城镇污水处理厂化学除磷的试验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8-19
/ 2

城镇污水处理厂化学除磷的试验研究

林珲

广东联泰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汕头 515041

摘要:随着国家环保部对城镇污水处理设施排放要求的提高,城镇污水处理厂面临着提标改造,强化除磷是关键。为此进行了化学除磷的试验研究,为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提升除磷效率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持。

关键词:污水处理厂、生物反应池、除磷药剂、投加

为切实加大水污染防治力度,保障国家水安全,以改善水环境质量为核心,国家环保部发布了《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其中对敏感区域(重点湖泊、重点水库、近岸海域汇水区域)城镇污水处理设施要求应全面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排放标准。目前我国大多数城镇污水处理厂由于以前设计上的局限性,采用单纯的生物除磷,难以为满足新排放标准的要求。南方沿海某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凭借专业资质,积极探索,利用该厂A2/O生物脱氮除磷工艺开展实验研究工作,论证化学辅助生物除磷以降低出水TP浓度,确保出水总磷能稳定低于0.5mg/L。

  1. 项目概况

该项目建成处理规模为26万吨/日,一期工程处理能力18万吨/日,二期工程处理能力8万吨/日,均采用具有脱氮除磷的A2/O生化池处理工艺,净化后的尾水各项水质指标优于设计的二级排放标准(《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部分出水水质达到了一级A排放标准。

工艺流程图如下:

5f3cd6ad918f4_html_a67c2b6aca243eba.jpg

A2/O生物脱氮除磷工艺具有有机物去除、脱氮、除磷三种功能的综合,因而其工艺参数应同时满足各种功能的要求。除磷和脱氮往往是相互矛盾的,在运行良好时,可以实现脱氮与除磷同时达到60%,但要维持高效脱氮的同时,又满足高效除磷是不可能的。

  1. 化学除磷试验方案

  1. 目的

该项目原有设计工艺在兼顾脱氮除磷的情况下,TP的去除率只能达到50~60%,出水TP无法稳定保持在0.5mg/L以下。为有效降低出水TP指标浓度,同步观察投加除磷药剂对生化系统污泥及其他出水指标的影响,特开展除磷药剂小试、药剂筛选和现场生产试验等试验工作。

  1. 方案

  1. 烧杯小试

首先开展除磷药剂烧杯小试和药剂筛选工作。小试阶段通过取现场生化池末端出水混合液,分别投加聚合氯化铝、复合除磷剂、硫酸铝、聚合氯化铝铁和硫酸铁除磷剂等多厂家、多型号药剂,搅拌混凝沉淀后取上清液检测总磷指标。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筛选出除磷效果最佳、价格适中的除磷药剂。

  1. 生产试验

  1. 实验对象:项目二期生化池

  2. 水质条件:进水TP浓度2.5~3.8mg/L ,日处理水量为8万吨。

  3. 生产试验目标:二沉池出水TP<0.5mg/L ,SS<10mg/L,同时检测去除情况及生化池微生物的生长变化情况。

  4. 生产试验时间:4月1日~4月23日。

  5. 生产试验准备:

    1. 投药设施:20吨储药罐2只、加药泵2台、液位计2台等,现场安装一用一备投药设施。

    2. 投加点:在生化池末端出水口两端布设两个投加点,提升药剂与出水混合效果。

    3. 生产试验药剂:某品牌液体复合除磷剂90吨

  6. 投加控制:依据小试数据并按近一周进水TP数据,先按投加量80mg/L进行投药,在二沉池出水TP连续两天监测数据<0.5mg/L的情况下,逐步按60mg/L、50mg/L、40mg/L……递减投加量。若二沉池出水TP≥0.5mg/L,则需回调投加量。

  7. 水样采集:每两小时取进水格栅后及二沉池出水水样各一瓶。

  8. 化验分析:分析水样TP、SS、微生物镜检。

  1. 实验实施情况

      1. 生产试验期间药剂投加量的确定

5f3cd6ad918f4_html_bfe7e8cc16c13e92.gif

图1:除磷剂投加量调整曲线图

本次生产试验实验依据小试数据并按近一周进、出水总磷数据,投加量由高到低以阶梯式逐步减少,初步投药量按80mg/L,若反应后二沉池出水达标,逐步降低药剂投加量。从上图中可以看出,自4月3日完成设备调试,系统稳定之后,二沉池出水稳定达标,运行人员不断下调投加量,虽然期间进水TP水质波动较大,瞬时最高值为3.87mg/L,但出水均能稳定降至0.5mg/L以下,达到新排放标准要求。生产试验结果表明,通过投加药剂在系统内进行沉析反应1~2天后出水总磷能稳定降至0.5mg/L以下。

      1. 生产试验期间与去年同期出水TP浓度值的对比

5f3cd6ad918f4_html_ff0dc5798d4e7a17.gif

图2: 药剂投加前后处理效果曲线图

从图2可以很明显的看出,生产试验期间日均进水TP浓度在2.22~3.66mg/L之间,均值2.78mg/L,略高于去年同期1.51~3.22mg/L,均值2.49mg/L。去年同期出水TP浓度相对较高,最高值达到2.04mg/L,且波动大,处理效果不稳定。在投加除磷剂生产试验实验期间,对二沉池出水进行了跟踪,加药1~2后二沉池出水TP日均值能稳定在0.5mg/L以下,水质稳定达标,除磷效果明显。

      1. 生产试验期间与去年同期TP去除率对比

5f3cd6ad918f4_html_5b74b80ef7f73311.gif

图3: 生产试验期间与去年同期TP去除率的对比

由图3可以看出,去年同期TP去除率在23~80%,均值46%,去除率低,且波动比较大。而本次生产试验期间,TP去除率在70~97%。自4月3日稳定投加后,TP去除率能保持90%以上,日均去除率93%,去除率较高。

      1. 生产试验期间与去年同期出水SS浓度值的对比

5f3cd6ad918f4_html_5a75b8c3ec079b22.gif

图4:生产试验期间与去年同期进出水SS对比

从图4可以很明显的看出,生产试验期间进水SS日均值在64~86mg/L之间,均值77.7mg/L,与去年同期70~89mg/L之间,均值79.5mg/L相近。但去年同期出水的SS浓度相对较高,在10~12mg/L之间,去除率86.7%。在投加除磷剂试验期间,对二沉池出水进行了跟踪,二沉池出水(加药后)SS在1~8mg/L之间,去除率94.7%,除磷剂与活性污泥反应形成的矾花絮体具有助沉作用。

      1. 生产试验期间生物相镜检情况

生产试验期间通过对生化池中活性污泥的镜检观察,菌胶团边缘清晰,结构紧密,微生物的种类、大小、数量及活性较加药前没有明显的变化,出水色度较加药前也没有明显的变化,工艺系统未见异常现象。

  1. 生产试验结论

(1)根据现场试验结果表明,除磷剂除磷效果明显,投加药剂后的1~2天后出水TP即可稳定达到要求。另外,药液在强化除磷效果的同时,在系统内进行的不仅仅是沉析反应,还进行化学絮凝反应,絮凝有利于改善二沉池的沉淀效果,提高SS去除率。

(2)根据现场完成调试后稳定运行二十天的生产试验结论,运行人员在运行控制过程可根据进水TP浓度来初步判断除磷剂的投加量,当进水总磷低于3mg/L,投药量可控制在30~40mg/L左右,当进水总磷3~4mg/L,投加量提升至50mg/L左右,进水SS浓度在64~86mg/L之间,出水SS稳定在10mg/L以下,可满足新排放标准要求。

(3)本次实验投加点选择在生化池末端出水口,并且两端分设投加点,提升药液与出水混合效果,药液与出水的充分混合,是除磷效率的关键。

参考文献:

[1]王洪臣.城市污水处理厂运行控制与维护管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7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