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园林绿化设计中植物造景的作用与艺术手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8-22
/ 2

分析园林绿化设计中植物造景的作用与艺术手法

麦小琴

贺州市园林绿化管理处 广西贺州 542899

摘要:根据当前社会经济学的飞速发展,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也正在加速发展。在城市建设过程中,景观设计已成为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造景植物的选择是设计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设计现代园林时,园林植物的设计必须与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相结合。通过各种艺术学科的融合,可以实现现代园林设计的和谐与创新。植物园林绿化的设计和建造在园林设计中非常重要,因为园林绿化不仅为城市建设赋予了生命力,而且有效地扩展了建筑物的内容和功能,分析了植物美化的效果和有关技术。

关键词:美化;艺术手法;园林设计

园林绿化在现代城市规划和建设中起着重要作用,作为园林绿化的基本组成部分,植物的园林绿化在整体景观设计中起着重要作用。设施的环境美化是环境美化总体设计的集中体现。相关行业的园林绿化技术的质量会直接影响到园林绿化的设计和进度。园林绿化不仅要满足居民需求的基本要求,而且还要符合现代化发展。园林绿化不仅增加了城市的绿化规模,而且还提供了健康、绿色的生活环境。园林绿化设计不仅给居民提供了便利,还满足了现代化城市建设需求。

1 园林植物的艺术特征

可以通过3种方式来分析美化环境中的景观:艺术多样性、自然和工作的完整性以及个人和群体的完整性。一方面,关于艺术效果的可变性,植物景观比建筑景观更加明显,其中最明显的动态变化效果是最显着的外形特征。比如植物在形状、颜色等方面表现出显着差异。在成长的不同阶段,植物会根据季节和气候的不同而产生一定的变化。植物的这种规律性具有动态变化的特征,使其作为景观更加丰富多彩。因此,在植物景观设计中,有必要学习植物变化规律。另一方面,需要将自然与人类创造相结合,使植物景观将生命力与景观设计融为一体。但人工设计无法完全模拟植物的颜色和形状。第三点,植物景观是人工加工的艺术品。通过人为因素的干预,植物可以按照自然和人为因素相结合的规定进行生长,从而使植物能够保持其自然生长状态并消除景观的人为痕迹。第四点,在个体和群体的包容性中,景观植物的类型可以与群体和个体结合,并且通过结合景观植物,可以表现出更好的视觉效果。

2植物在造景中的主要作用

2.1美化

在进行园林绿化设计的过程中,充分利用植物造景手法,能够让植物造景手法的生态美化功能得到充分体现。在进行植物造景时,运用艺术性的表现手法,与园林景观当中的基本设计理念进行有效的结合,精心挑选和配置植物,能够取得较为显著的净化空气与美化环境的作用。植物在生长过程中能够借助光合作用让空气中存在的二氧化碳得到有效吸收,经过转化之后能够释放出氧气[2],以此使区域内的小气候发生一定的改变。在植物造景时人们需要运用具有较好空气净化作用的植物,比如可以选择夹竹桃,若园林景观当中还有水源的存在,则能够合理选择浮萍草、荷花等,这些植物都具有比较优秀的空气净化的功能。

2.2环保

美化植物的主要功能是保护环境。在这个阶段,中国社会正在全面促进环保工作的发展,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但据资料显示,城市的空气质量在一定程度上恶化了。如近年来已变得普遍的雾霾严重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现如今,园林企业在净化灰尘和沙子以及在一定程度上净化空气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景观美化中合理使用植物美化环境可以更好地保护环境,例如在植物美化中使用植物和灌木环保的景观。这样的选择会使城市环境越来越好,居民的居住环境也越来越好。空气质量越好,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率越低。

2.3具有造景与休闲作用

园林植物具有枝叶繁茂与花果秀丽的特点,不仅能够让人们观赏,还能够有效遮挡夏日骄阳,在夏天为人们提供一片良好的绿荫,使得人们可以在绿荫下乘凉与休息。工作人员可以在园林当中安放各种棚架与其他形式的园林小品,使得豆科、葡萄科、猕猴桃科与葫芦科等藤本植物有地方攀援[3],这不仅可以使得园林造景的要求得到充分满足,还可以作为一个休息设施,有的时候还能够发挥其障景的作用。例如苏州古典园林中经常会在曲廊中种植各种攀援植物来引导游客进行游览,北京石景山塑造公园中的早春院则有效运用花架来将前庭与后院隔开。同时,借助植物进行园林造景,还可以促使园林景观的综合质量得到提升,在为人们提供休闲场所的同时,对提升居民日常生活的质量等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3 植物美化的艺术技巧

3.1园林设计中植物的选择

基于园林绿化的基本概念,需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园林绿化植物,还要满足生态环境的需求和审美需求。因此,园林设计中植物的选择十分重要。在设计美化环境时,必须严格控制植物品种的选择,以避免由于植物品种选择不当而导致的不适当情况。引入北部和南部相结合的方法减少了植物的生存并浪费了人力资源。另外,必须选择一些易于生长且高度抗污染的植物,以使植物景观的价值和生态环境的环境价值达到最大化。在污染严重的地区,需要着重于引进具有强大防污性能的植物,同时结合当地条件以在景观设计过程中保护原始的生态环境。植物的选择需要在贴近生态结构的前提下,这样的条件会使设计贴近大自然。

3.2景观美化的意义

一方面,在景观美化中,植物的美化应使用美学原理,并在景观和植物色彩选择中充分考虑植物的形状和颜色,以创造出更具美感的园林。当植物处于生长期时,植物的色相开始逐渐变化,需要合理选择植物品种。然后欣赏植物中包含的美,展现出艺术的美感。当选择植物时,其必须能够产生出艺术意念。如松、柏树和四君子等各种植物会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这样人们可以体验各种艺术概念并确保景观设计的多样化。因此,需要合理设计园林植物。在设计景观时,不仅要构思植物的颜色,而且还要构思植物的品种。如在设计过程中,将具有相似生长特性和相似要求的植物划分为一个区域,或者将具有相似效果的植物划分为一个区域。在设计景观时,可以确保来自同一地区的植物具有不同的生长特性。在某些情况下,它们互惠共生,有效地减轻了园艺工人的困难和压力。

3.3植物的科学组成

植物美化过程结合了美学的基本原理,充分融合了各种类型的植物。我们需要特别关注园林绿化的实际需求,并有效地以颜色体现不同植物的功能。我们需要通过园林设计创造出完美的景观。由于不同的植物会因季节的变化而变化,所以相同的景观之间也会有所不同。所以,在选择植物时(例如开花植物的开花期),有必要将它们与植物季节有效地结合在一起。美化是基于时间序列的,可以使您获得适合不同季节特征的景观。在植物的景观设计过程中,必须将植物与植物本身的艺术概念相关联,并根据不同植物景观的性能来确定它们放置的位置。通过园林设计可以大大增强景观的艺术魅力,还可以使人们体验自然之美。

3.4植物美化增强了艺术的多样性

景观设计工作不仅只是绿色的植物覆盖,而且还是多样化的艺术设计过程。需将实际设计与现实情况相结合,并还要与各种户外空间相结合。这些元素的组合改变了园林绿化的形状,让其不再只是单一的绿化,而是一种创新的园林绿化概念。这种园林设计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因为甜美的风景常常带给人们新的想法,所以需要改进花卉和树木的创新设计。坚硬的景观往往具有强大的特征,但岩石可以提供休息和人类娱乐,因此有必要设计景观。通过不断丰富形状并发挥柔和美的视觉效果。在景观设计中这两者的有效运用也就变得更加重要,并且两者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可以提供更好的景观效果。

4 结语

园林绿化设计的目的是改善生态环境和保护环境。园林绿化设计是对美学、生态学、区域条件和环境概念的切实体现。该设计还将生物多样性纳入其中。除此之外,在不断提高园林绿化设计水平和质量的同时,还合理规划设施选择和空间布局设计。在进行植物造景的过程中可以有效运用自然式造景、规则式造景,合理选择造景植物以及科学配置植物等艺术手法,以此来让植物造景所具有的作用得到充分体现,让人们可以更为直观的感受植物造景的效果,从而可以为园林绿化工程的顺利进行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蔡子良.园林植物造景艺术及原则研究进展[J].绿色科技,2020(05):72-73.

[2]张辉.探究园林绿化设计中植物造景的作用及艺术手法[J].现代园艺,2020(04):60-61.

[3]陶加伟.园林绿化设计中植物造景的作用及艺术手法研究[J].南方农机,2019,50(24):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