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皮针结合改良塞丁格技术在上肢 表浅静脉PICC置管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8-31
/ 2

头皮针结合改良塞丁格技术在上肢 表浅静脉PICC置管中的应用

王斌彬,李明芝

中国人民解放军 92493部队医院 普外胸外肿瘤科 , 辽宁 葫芦岛 125000

摘要 目的 探讨头皮针结合改良塞丁格技术在上臂表浅静脉PICC置管中的应用。方法 对2016年1月-2019年7月我科对23例消瘦、上臂表浅静脉患者运用头皮针结合改良塞丁格技术进行PICC置管。结果 23例患者均置管成功,一次穿刺成功22例,二次穿刺成功1例,其中2例置管过程中超声发现导管异位颈内静脉,调整后进入上腔静脉。结论 头皮针结合改良塞丁格技术可以提高上臂浅表静脉PICC置管成功率。

上臂表浅静脉;头皮针;改良塞丁格技术;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

改良塞丁格技术是将小号套管针进行静脉穿刺,退出针芯,通过套管送入导丝,保留导丝并将套管撤出,将可撕裂带扩张器的导管沿导丝送入,拔出导丝及扩张器,通过置管鞘置入PICC[1]。此种方法配合超声引导,可直观显示血管血流、横断面及纵断面,能够大大高PICC置管的成功率,目前是临床上PICC置管的主要方法[2]。但对于慢性消耗性疾病患者,上臂脂肪少、血管弹性差、管腔细小、微循环障碍,超声导针架不易固定,超声视野不便观察针入血管,给穿刺带来困难。2016年1月-2019年7月我科对23例消瘦、上臂表浅静脉患者运用头皮针结合改良塞丁格技术进行PICC置管,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16年1月-2019年7月我科运用头皮针结合改良塞丁格技术进行上臂表浅静脉PICC置管23例,其中男13人(其中1人此法置管3例),女9人,年龄45岁-83岁,平均年龄69岁;短肠综合征3例,肿瘤化疗7例,恶性肿瘤晚期静脉营养支持10例,消化道肿瘤术前胃肠外营养3例。以上患者均选用超声探查血管,无静脉血栓等置管禁忌,上臂可见贵要静脉,血管表浅,距皮下1.3-3.8mm,血管弹性及充盈度差,血管内径2.4-2.8mm,不适合超声直接引导穿刺。

1.2 方法 准备美国巴德公司4Fr导管及改良塞丁格穿刺件、一次性PICC穿刺包、9号头皮针、20ml注射器2支、1m注射器1支、利多卡因注射液1支、0.9%生理盐水及肝素盐水、藻酸盐敷料及弹力绷带。操作方法:(1)由具有PICC置管资质的专职护士进行操作,评估患者全身状况、肢体活动、患者血栓风险等级、血常规及疑血功能,超声下初次评估预穿刺血管管径、血流情况。患者及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2)患者取仰卧位、上臂外展90°,常规整臂消毒。超声对预穿刺血管再次评估,避开静脉瓣,于皮肤表面标记并定位穿刺部位,体外测量导管置入长度及臂围。取9号头皮针距针柄0.5cm处剪断延长管,静脉穿刺见回血后固定针柄,送入导丝10-15cm,退出头皮针并以无菌纱布轻压穿刺点。按改良塞丁格技术置入PICC导管,置管后行X线定位。

  1. 结果

23例患者均置管成功,导管尖端均位于上腔静脉内。一次穿刺成功22例,二次穿刺成功1例,其中2例置管过程中超声发现导管异位颈内静脉,调整后进入上腔静脉。

3、讨论

(1)慢性消耗性疾病患者,上臂静脉表浅、易滑动;超声导针架不易固定;穿刺针角度大易穿破血管造成穿刺失败[3]。而头皮针穿刺是护士临床工作的基本操作,其穿刺角度及持针方式更适合护士操作,能够大大提高穿刺置管的成功率[4]。(2)头皮针经济实用就地取村,能够避免不必要的浪费。(3)于头皮针根部剪断延长管,回血流速快不易控制,且导丝不容易通过头皮针。而延长管保留过长不利于护士操作[5]。临床实践证明,距头皮针根部约0.5cm处剪断延长管最为合适。

采用头皮针配合超声下改良塞丁格技术PICC置管,能够提高消瘦、上臂表浅静脉患者置管的成功率,经过临床实践适宜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 闻曲,成芳,鲍爱琴. PICC临床应用及安全管理,人民军医出版社,2012.11ISBN978-75091-6220-0.

[2]毛美芬,徐文亚,高雪娟,等.B超引导下赛丁格技术在乳腺外科PICC置管中的应用效果[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6,(8).31-32.

[3]黄伟萍,杨水秀.9号头皮针在改良塞丁格技术行外周中心静脉置管术中的应用[J].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12).84-85.

[4]Tabaro Gianna,Zotti Paola,Piazza Donatella,et al.Quality of Life, Pain Perception, and Distress Correlated to Ultrasound-Guided 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Venous Catheters in Palliative Care Patients in a Home or Hospice Set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