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在环境管理中的作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9-01
/ 2

环境监测在环境管理中的作用

赵雨辰  1 文震 1 谢兰娜 2

1. 昆明北理工孵化器有限公司

2.云南鼎琪环境检测有限公司

摘要:中国经济发展给国民的生产生活品质带来了巨大的提升,人们的需求也从基本温饱向物资生活和精神生活转变。但是随工业的发展以及各种自然资源的大量开采,使得人们的居住环境遭到了巨大的破坏,不论是森林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还是土地资源都遭受了不可逆的损伤。中国政府已然发现自然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对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此提出了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来作来社会价值观的体现。本文将从环境监测的推广意义和对环境管理的作用出发,分析当前环境监测工作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希望可以通过研究给中国当前的环境监测工作提供一些有用的建议,促进中国环境管理工作的发展。

关键词:环境监测;环境管理;作用

经济的发展伴随着一系列的资源损耗,因此越发达的地区对于环境的破坏可能越为严重,同时也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影响。其中以污染问题对人类生存的影响最为严重,污染的环境造成了人类食品的污染以及身心健康的影响,因此保护环境成为了当前社会最为重要的工作和要求。中国也同样响应了世界卫生组织关于环境保护的倡导,采取了一系列环境保护的措施建立了相关环境保护的法律,其中强化环境监测工作就是政府监管的一项重要举措。

1.环境监测的概念和重要性

环境监测是作为政府参与环境保护工作以及监管工作的重要手段和有效措施,它即是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政府监管的日常工作。因此提升环境监测的手段和方法,减少日常工作资源消耗,保障监测工作的高效完成,杜绝环境保护环节的疏漏有着重要的作用。通过环境监测可以及时发现某区域内存在的污染物水平,包括污染深度、变化趋势以及污染分布等情况,从而帮助环境管理中进行数据分析,为环境保护提供直接的数据依据。

中国第四次环境监测会议中明确指出,环境监测工作必须作为环境管理的重要工作来开展,从而充分体现其为环境管理服务的特性。此外,政府应采取相应的法规和要求,针对环境监测工作进行引导,从法律法规以及公共管理的角度来提升环境监测工作的合法性和规范性,从而使整个环境监测工作更具权威性。因此环境管理部门应重视环境监测的重要性,从而建立起用于指导环境监测、保障环境监测、持续提升环境监测技术水平的管理系统,为环境管理工作提供系统性的支持。

2.环境监测在环境管理工作中的作用

所谓环境监测是对环境质量或者变化趋势的确定过程,是对环境质量影响因素值的测定。当前政府对环境管理的一项重要措施是针对排污企业进行收费管制,也就是说通过对排污企业进行征收相应金额的费用来起到控制排污量的作用,在确保经济正常发展的前提下,对排污企业进行有效的限制,并将相应的费用应用到环境治理中去。而环境监测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就是排污收费制度有效实施的基础,从而确保制度实施的社会价值。

监察部门对于企业进行环境监测时,会对企业运作所产生的污染源进行排查,并对现场环境进行堪察和取样,其中包括了对气体、废水、废料等污染源的取样,并依据国家相关排污标准进行数据比对,从而测定企业是否存在排污超标的情况,作为环境管理和重要执行依据,避免纠纷的发生。

(1)环境监测是环境评影响评价的数据来源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中国环境保护工作中的重要政策,是保障各地区环境部有效管理和控制环境污染问题造成风险的重要措施,同时也是对各地区进行风险评价的数据来源。

(2)环境监测是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手段

我国对于环境保护的工作越来越重视,在建立一系列环境保护制度的基础外,采取了有效的管理机制,包括了排污许可、环境影响评价、污染限期治理和排污收费等机制,这些机制都必须依托环境监测为手段进行实施,从而使机制做到有理有度,发挥出环境保护机制的效果。

(3)环境监测可以为突发环境污染事件提供支持

由于我国企业规模及数量都比较大,因此对于风险防范机制比较重视,除了常规的环境保护机制,还需要面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而环境监测手段可以从检测概率上来缓解突发事件所带来的损失和影响,从而保障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

(4)环境监测是环境保护工作开展方向的依据

环境保护工作需要随着现状和趋势进行及时调整方向,从而确保各项工作都保持同一目标和要求开展。而环境监测工作,不仅可以提供给环境保护工作基础数据,也可以通过数据模型研究的方式来对未来的工作方向进行测算,从而保证环境保护工作保持预见性和适用性。

3.当前环境监测工作存在的问题

(1)环境监测人员工作素质不足

环境监测作为技术要求较高的规范实施工作,不仅要从专业技术角度上达到标准要求,还要在人员个人综合素质和政治水平方面保持较高的水平,从而确保各项监测数据是正确、准确和及时的。当前由于地域、经济以及资源配置的问题,偏远地区存在资源人员素质不够,且监测专业人员流动较大的问题,再加上设备陈旧以及技术普及不够等问题造成监测工作开展的困难。

(2)个别环境监测人员意识欠佳

环境监测作为我国环境保护的重要数据来源的,要求数据准确及时,且严格按照标准实施,因此对于员工的责任意识比较高,只能从意识上充分认识工作的重要性以及数据的科学性和严谨性,才能保证区域内的环境数据归集工作顺序进行,确保我国环境保护整体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3)环境监测内容反映不全面、不真实

环境监测仍然存在极少数虚化、私改监测结果现象,致使当地的环境现状与监测的结果截然不同,从而破坏了环境管理体系的合理性、真实性以及公正性。

4.提高环境监测质量的有效措施

(1)提高队伍业务素质

在实际工作中,需要确保通过严格的操作流程和正确的操作方式进行检测。所以,相关环保机构、单位要对从事环境监测人员加大培训力度,不断更新其知识结构,并提高业务水平,从而保证监测工作人员对新型设备能够熟练掌握,使环境监测工作的整体水平得到提高。

(2)增加技术与资金投入

想要使环境监测的范围进一步扩大,使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得到提高,就需要对环境监测加大资金投入,将新技术和新设备及时引进,坚持与时俱进,对国外先进的监测方法进行研究学习,从而使我国环境监测能力和水平得到不断提升,使环境监测在服务环境保护工作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3)加强管理力度

要对环境监测的管理方法不断进行改进,使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提高。相关部门要将工作质量与个人业绩挂钩考核,并进行科学的奖惩制度,在实际工作中让工作人员的责任感和上进心得到激发,从而进一步提升环境监测工作质量。

5.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环境保护工作中,环境监测能够提供更加精确、全面的数据,提高环境监测的质量,需进一步完善相关管理机制的完善程序,提升参与环境监测人员的素质、技术水平、责任意识,可以确保环境保护工作的进行,可以推动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

参考文献

[1]孙鑫,赵金媛,曹文倩,孙泽林.论述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J].广东化工,2020,47(12):184-185+201.

[2]赵湖南.探究环境监测中质量管理体系的创新途径[J].低碳世界,2020,10(06):31-32.

[3]本刊编辑部.加强生态环境监测 筑牢生态环境管理“顶梁柱”基石[J].环境保护,2020,48(11):2.

[4]郝孝波.环境监测现场采样的质量控制措施[J].科技经济导刊,2020,28(16):85-86.

[5]王圣蜜.影响环境监测数据可靠性的因素[J].化工管理,2020(16):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