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培酮、奥氮平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比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9-02
/ 2

利培酮、奥氮平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比较

牛雪芹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 黑龙江 哈尔比 150001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利培酮、奥氮平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比较。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服用奥氮平)和对照组(服用利培酮),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在治疗之后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出现泌乳、静坐不能、失眠以及头痛的不良反应情况明显多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患者出现口干、嗜睡以及发胖的不良反应情况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使用利培酮与奥氮平对精神分裂症的患者进行治疗,两组药物对精神分裂症均具有比较良好的治疗效果,但是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有所差异,临床的主治医生要根据患者具体的临床症状采取具有针对性的用药治疗。

关键词:利培酮;奥氮平;首发精神分裂症;临床比较

精神分裂症的发病人群主要为青年或者中年,处于这个年龄阶段的患者生活充满了压力,这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劳动能力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影响。但是诱发精神分裂症的因素尚不明确,目前推测可能诱发精神分裂症的因素有遗传因素、患者的大脑结构或者脑神经递质出现异常、患者所处的生活环境等。目前对患者进行药物治疗是最主要的方法。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与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治疗精神分裂症的药物被陆续研发。利培酮与奥氮平均为非典型的抗精神病药物,这两种药物与传统的抗精神病药物相比较,服药后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明显减少。本文主要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在治疗之后的临床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患者使用利培酮进行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使用奥氮平进行治疗。其中对照组中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18例,平均年龄为(29.18±5.42)岁;其中对照组中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16例,平均年龄为(29.80±4.90)岁。两组患者均同意且签署同意书。

    1. 方法

对照组患者使用利培酮进行治疗,最初的剂量为1mg/日,在进行治疗两周之内,根据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的情况逐渐加大用药剂量,患者的最大用药剂量为6mg/日,每日平均服用(4.4±1.2)mg。观察组患者使用奥氮平进行治疗,最初的剂量为5mg/日,在治疗两周之内,根据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的情况逐渐加大用药剂量,患者的最大用药剂量为20mg/日,每日平均服用(13.9±1.8)mg。两组患者在进行治疗的期间不能够与其他抗精神病类的药物同时进行使用,在治疗8周以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1. 观察指标

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出现的情况。

    1. 统计学分析

数据用SPSS20.0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使用(x±s)进行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的方式,计数资料使用例数(n,%)表示,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 结果

    1. 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比较

由表1可以看出,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比较(n,%)

组别

例数

治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观察组

39

17(43.59)

19(48.72)

3(7.69)

36(92.31)

对照着

39

16(41.03)

19(48.72)

4(10.26)

35(89.74)

P

>0.05

>0.05

>0.05

>0.05

    1.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率

由表2可以看出,对照组患者出现泌乳、静坐不能、失眠以及头痛的不良反应情况明显多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患者出现口干、嗜睡以及发胖的不良反应情况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

表2 两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情况比较

组别

例数

发胖

口干

便秘

嗜睡

泌乳

静坐不能

失眠

头痛

对照组

39

3(7.69)

1(2.56)

3(7.69)

3(7.69)

3(7.69)

5(12.82)

9(23.08)

6(15.38)

观察组

39

8(20.51)

5(12.82)

3(7.69)

9(23.08)

0(0.00)

1(2.56)

2(5.13)

0(0.00)

P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1. 结论

    患者在精神分裂症首次发作的时候,患者可能仅仅出现轻度的焦虑、抑郁或者失眠的情况,对于这些患者应该提早的发现以及进行提早的治疗,患者在这种情况下应该及时的进行就医治疗,合理的使用药物以及积极的配合医生进行心理治疗。医生应该尽快的选用一种抗精神病药物进行治疗,如果患者得不到及时的治疗,很有可能会使患者的痛苦程度增加,使病情更加严重,极大的增加患者患病的风险性。大多数精神分裂症首次发作的患者应该首先选择非典型的抗精神病药物进行治疗,同时大多数的首发精神分裂症的患者通常对抗精神病药物比较敏感,因此进行药物治疗的时候应该从小剂量开始,然后缓慢的增加用药剂量,增量的间歇时间至少在一周以上,防止增量过快对患者的病情产生不利的影响。

    非典型的抗精神病药物又称之为新型的抗精神病药物,其主要为5-羟色胺以及多巴胺的拮抗剂,使用这类抗精神病药物进行治疗的主要特点为受体的亲和能力强,药效显著,不良反应的出现率少以及中枢作用的选择性强。利培酮以及奥氮平都属于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通过使用上述两种药物对患者进行治疗,可对患者的症状进行有效的改善。本文的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出现泌乳、静坐不能、失眠以及头痛的不良反应情况明显多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患者出现口干、嗜睡以及发胖的不良反应情况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通过使用利培酮与奥氮平对精神分裂症的患者进行治疗,两组药物对精神分裂症均具有比较良好的治疗效果,但是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有所差异,临床的主治医生要根据患者具体的临床症状采取具有针对性的用药治疗。

    参考文献

    [1] 赵瑾, 张燕, 晁阳阳,等. 利培酮和奥氮平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前后认知功能的对比观察[J]. 中华医学杂志, 2016, 96(37):2960-2964.

    [2] 胡乃启, 张朋, 宋宁,等. 利培酮联合奥氮平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和认知功能及临床疗效的影响[J]. 河北医学, 2016, 22(11):1837-1839.

    [3] 任丽. 利培酮与奥氮平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J].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5(2):45-46.

    [4] 鲍成, 郭街仔, 龚发金,等. 奥氮平、利培酮、齐拉西酮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心脏代谢的影响[J].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7, 17(7):7-9.

    [5] 周围. 奥氮平与利培酮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记忆功能及P300的影响[J].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5, 25(8):3-4.

    [6] 张虹. 利培酮与奥氮平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比较研究及其对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7, 10(30):46-47.

    [7] 谢志桦. 利培酮与奥氮平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效果分析[J]. 青岛医药卫生, 2017, 49(5):358-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