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护理干预对雾霾天气中哮喘患者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9-02
/ 3

综合性护理干预对雾霾天气中哮喘患者的影响

李娟 付娟娟 赵琳燕 通讯作者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三医院 300142

摘要 目的:探讨综合性护理干预对雾霾天气中哮喘患者的影响。方法:针对2015年10月份至2016年3月份在雾霾天气中收治的哮喘患者146例,对其进行“认知-行为干预”、药物使用指导、病情自我监测、饮食及心理综合性护理干预等。结果:通过综合性护理干预哮喘患者在雾霾天气中对自身疾病及治病因素有了更高的认识,自我防护水平有了进一步的提高。结论:哮喘患者通过医护人员全方位护理干预措施的落实,降低了哮喘的发病率,提高了生活质量,使哮喘发作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关键字: 综合性护理干预 雾霾天气 哮喘患者

近年来,随着空气质量的下降,雾霾天气频发出现,雾霾趋势越发严峻,特别是在京津冀地区,雾霾天气几乎成了常态,严重影响着人们的正常生活。雾霾天气的出现主要原因是PM2.5浓度上升,PM2.5又称“可入肺颗粒物”,是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粒的细颗粒物的总称[1]。研究表明[2-4]这些细小的颗粒物对哮喘患者有着严重的诱发作用,能加重哮喘患者肺部相关弥漫性炎症损伤,同时造成哮喘患者呼吸功能的进一步下降,气道高敏反应的加剧。据郭峰[5]报道雾霾天气对哮喘患者的肺功能影响极大,这将严重的影响哮喘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在雾霾天气中哮喘患者应积极的做出预防措施,以减少气象灾害对人体造成的损伤。本文针对2015年10月份到2016年3月份同期雾霾天气下收治的哮喘患者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使病人的哮喘急性发作得到有效控制,采取正确的自我防护、提高自我管理能力、消除雾霾天气对哮喘患者造成的恐慌。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提高,哮喘发作得到了有效控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5年10月份至2016年3月份同期雾霾天气下收治的146例哮喘患者,其中男性84例,女性62例;年龄18~86岁。病情诊断均符合哮喘诊断标准。

1.2 方法 雾霾天气来临之前科室组织专职人员在门诊定期进行哮喘相关疾病知识讲座、发放宣传单、解答患者疑难问题。雾霾天气同期收治的哮喘患者,责任护士在住院期间给予健康宣教,出院给予跟踪随访。

2 护理干预

2.1 患者应对雾霾的“认知-行为”干预 雾霾风险认知指的就是个人或群体对雾霾的客观认识以及对己受到或将受到这种风险影响或损失可能性的一种判断与评估[6]。由于每位患者均是独立的个体,其所形成的生活方式在个体间的差异较为明显,开展个体化的认知干预,借助一对一的宣教模式,并针对患者特有的性格特征因人制宜地拟定相关干预策略,能使患者直观地面对自己所存在的问题,并对其予以重视,有利于促进患者正确的认知行为[7]

2.1.1 正确认知雾霾天气对哮喘患者的危害 病理学研究表明[8],哮喘患者由于呼吸较正常人过度收缩,因此雾霾细颗粒物沉积量更大,沉积点位置更深,且颗粒物直径低于2.5时,无法随痰液排除肺部,直接干扰了肺泡的气体交换,对肺泡带来较大的伤害。据袁果[9]研究报道,雾霾中的颗粒物进入人体呼吸道后会增加呼吸道阻力,影响肺部空气流速,造成肺功能下降;同时在雾霾环境中,哮喘患者更易诱发气道炎症反应,造成痉挛,诱发哮喘的急性发作,引起喘息、气促、咳嗽等症状。

2.1.2 患者应对雾霾天气的行为干预 将患者的认知行为作为护理干预的契合点,具有较佳的新颖度及可行性[10]。科室组织护理人员在院门诊定期进行雾霾天气与哮喘相关知识讲座、发放宣传单、利用多媒体播放疾病知识,使患者及家属更易于掌握疾病转归的注意事项与防护措施。指导患者加强雾霾天气中自我防护:雾霾天气中应减少外出,避免户外运动、晨练,控制活动。跑步比慢走的呼吸幅度要深、快,易导致外界有害微颗粒侵入呼吸道,造成有害颗粒沉淀吸收,避免室外运动及放慢呼吸可以减少霾颗粒的吸收[11]。若外出时应佩戴PM2.5防护专用口罩或N95口罩。口罩佩戴时间不宜过长,佩戴30分钟后,摘下来休息一下较为稳妥。外出回来后及时漱口、清理鼻腔,清洗脸部、手部及裸露的皮肤,更换衣物,去掉身上所附带的污染残留物,以防止PM2.5对人体的伤害。关闭门窗,避免室外污染物污染室内空气,诱发哮喘的急性发作。④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室内使用空气净化器,减少室内空气的污浊。据谷红霞[12]报道,应用空气净化器结合专业的防霾口罩可以起到显著降低哮喘患者急性加重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使患者保持较好的哮喘控制水平。

2.2 保持呼吸道通畅,正确使用药物 坚持氧疗:根据患者缺氧症状及血气分析数值,给予适量的氧气吸入,一般氧流量维持在2-4L/min之间,伴有高碳酸血症时应低流量吸氧。及时排痰:病情允许的情况下指导并教会患者正确的咳嗽、咳痰方法,适量饮水,每日的饮水量在2000~3000ml。痰液粘稠者,遵医嘱给予雾化吸入,若无力咳出,则借助机械协助排痰。正确使用吸入性药物:雾化吸入法是哮喘病急性发作期间,治疗的首选给药方法。在雾霾天气中可适量增加吸入药物的次数1-2次,以降低气道的高反应性。告诫患者不得自行减量或停药,解除其顾虑,提高对哮喘认知程度及用药的依从性

[13]。让患者随身携带短效β2受体激动气雾剂,了解哮喘发作的警告强调出现哮喘发作先兆时立即吸入β2激动剂,同时使患者保持平静,以迅速控制症状,防止严重哮喘发作[14]

2.3 自我监测病情,识别哮喘加重的早期情况,做好哮喘日记。哮喘日记除记录每日症状、用药情况外,有条件时应利用峰速仪来监测自我的PEFR值,峰速仪可帮助病人发现气道是否狭窄,争取早期用药(在有症状前),避免哮喘的严重发作,并了解治疗反应,因此在日记中应记录PEFR值。判断哮喘加重的指标包括症状、吸入β2激动剂控制症状的需要量和自我监测的PEFR值下降。同时教会患者学会哮喘评分,通过评分,让患者了解自己的哮喘控制水平,提高患者用药的依从性。

2.4 饮食护理干预 雾霾天气,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多饮水,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新鲜蔬菜和水果,还可多吃一些梨、枇杷、橘子等清肺化痰水果,以提高机体的抗污染能力。少食一些刺激性食物,同时避免食用与哮喘发作有关的食物,如:鱼虾、贝壳类、坚果类、奶制品、小麦制品等。

2.5 心理护理干预 长时间在雾霾天气下生活,面对昏暗的环境,会给人在心理上带来沉闷、压抑的感觉,刺激或加剧心理焦虑、抑郁程度,甚至使人出现不同程度的精神懒散、情绪低落。焦虑、抑郁是患者发病及影响治疗后患者生活质量重要的因素,患者一般会认为雾霾天气有“毒性”,患者的胸闷、憋气、喘息等表现为重度表现,甚至惶惶不安,严重影响患者的睡眠。据郭存兰[15]报道,采用及时、有效的心理护理,缓解了患者的不良情绪,调动了患者的积极情绪,使患者心理转向正常状态,有效提高了护理质量。患者心理状态的有益转变,是心理疏导护理的直接结果。同样据廖国霞[16]报道,护理人员在心理上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释放心理压力是疾病恢复的重要前提,也是患者积极配合治疗的一个因素。医护人员应帮助患者正确认识雾霾天气与哮喘疾病的相关知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采用简单、易懂的沟通方式,乐观的语言让患者放松心情,放松自我,确保其心理健康。

3 结果

雾霾天气中,通过对哮喘患者积极地采取综合性护理干预,消除了患者对雾霾天气紧张、焦虑、抑郁的心理,能够更好地了解哮喘发作的控制水平,采取防护措施,做好自我防护。同时提高患者治疗用药的主动性、参与性、依从性。

4 结论

哮喘是一种慢性气道性炎症的呼吸道疾病,表现为喘息、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症状。近年来,随着空气的污染和环境的改变,该病的发生率逐年上升,死亡率为36.7/10万,居全球第一[17]。有报道称,个体过敏体质和外界环境的影响是发病的危险因素,尤其是雾霾天气中硫化物、氮化物等环境激发因子的刺激,易诱发哮喘的发作。本文通过对哮喘患者在雾霾天气中的综合性护理干预,包括“认知-行为”干预、保持呼吸道通畅、正确使用药物、病情自我监测、饮食及心理护理干预方面给予充分的指导,让患者自行参与其中,减少气象灾害对人体造成的损伤,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水平及在不良环境中的自我防护和自我评价的管理水平,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哮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参考文献

[1]李金岚.论雾霾天气的成因危害及预防措施[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3,10:146

[2]韩建康,刘小琦,顾志伟,等.气象因素对呼吸道疾病的影响及预报研究[J].疾病检测,2008,23(11):674-676.

[3]时彦玲,邓林红.细颗粒物(PM2.5)对气道的病理作用及其与哮喘病理机制的关系[J].医用生物学,2013,28(2):127-130.

[4]Dales R,Chen L,Frescura AM,et al.Acute effects of outdoor air pollution on 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1 s:A panel study of schoolchildren with asthma[J]. Eur Respir J,2009,34(2):316-323.

[5]郭峰,郑志刚,田峰.雾霾天气对哮喘病人呼吸功能和气道反应的影响[J].中国伤残医学,2014,22(7):111-113.

[6]洪大用,范叶超.公众环境风险认知与环境倾向的国际比较及其理论启示[J].社会科学研究,2013,35(6):85-93.

[7]仁爱芬.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30):30-31.

[8]Joe Mathews,John Allen,Miller,John E,George,Durland,Fish,John F,Carroll,Terry L,Schulze,Thomas J,Daniels,Richard C,Falco,Kirby C,Stafford,Thomas N,Mather.The 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s Northeast Area-wide Tick Control Project:summary and conclusions[J].Vector borne and zoonotic disease(Larchmont,N.Y.),2009,9(4):439-48.

[9]袁果.雾霾对哮喘患者肺功能、FeNO和血清IgE水平的影响[J].慢性病学杂志,2017,18(2):232-234.

[10]刘海燕,刘海霞.同伴式健康教育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和效果分析[J].重庆医学,2013,42(16):1923-1924.

[11]李颖.“老病号”如何度过雾霾天[N].科技日报,2014–02–27(4).

[12]谷红燕,刘宁,马蕴蕾,等.不同雾霾防护措施预防石家庄地区哮喘患者急性发作的疗效[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16,31(2):208-210.

[13]杨爱萍,吴迪,张静,等.系统护理干预在支气管哮喘患者药物吸入治疗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22):85-86.

[14]何良爱,何良燕,徐凌忠.护理干预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27):76-77.

[15]郭存兰,于丽丽.心理疏导护理干预对雾霾天气诱发COPD患者呼吸功能的影响研究[J].中医学报,2014,12(29):256-257.

[16]廖国霞.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对支气管哮喘患者依从性的影响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36):236-237.

[17]黄波,李天禹,秦建平,等.固本平喘汤治疗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48例[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3,19(20):227-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