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消融治疗甲状腺的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9-03
/ 2

超声消融治疗甲状腺的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分析

吕昭宝 , 张俊静

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 252600

摘要目的分析超声消融(HIFU)术在良性甲状腺结节应用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在2017年到2019年期间收治的72例甲状腺结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的手术方案,将患者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6例。在对照组中,采用常规甲状腺结节切除术治疗,在观察组中,则是应用超声消融治疗,对比患者的临床疗效、甲状腺功能、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是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甲状腺各项功能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超声消融治疗甲状腺结节,能降低对周围健康腺体的损伤,疗效显著、并发症发生率低,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关键词】超声消融;治疗;甲状腺;临床疗效;安全性

甲状腺结节是指甲状腺细胞在局部异常生长所引起的散在病变川,近年来发病率逐渐升高。一般人群中通过触诊的检出率为3.0%-7.0%,借助高分辨率超声的检出率高达20.0%-76.0%,甲状腺结节中甲状腺癌的患病率为5.0%-15.0%。近十年来,甲状腺结节微创消融技术日趋完善并逐步推广,目前主要用于良性甲状腺结节的治疗,本研究主要是分析超声消融治疗甲状腺的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在2017年到2019年期间收治的72例甲状腺结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对本研究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依据手术方案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6例。对照组男13例,女23例,年龄23~68(36.72±5.02)岁,结节直径0.6~3.1(2.1±0.7)cm;观察组男12例,女24例,年龄21~69(36.73±4.72)岁,结节直径0.6~3.3(2.2±0.6)cm。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

1.2HIFU术方法

术前10min静脉推注地西泮10~15mg和哌替啶50~100mg。所有操作均由同一名医师实施。患者仰卧,颈部略微伸直,充分暴露颈部。局部皮肤消毒后应用重庆海扶公司生产的JC型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系统,由机载超声系统进行瘤体的靶区定位,移动HIFU焦域,通过焦域形成的点、线、面的组合,完成对治疗靶区的适形性消融治疗。治疗头参数频率为0.9MHz,曲面直径为120mm,焦距为130mm,功率为240~480W。每治疗8s,暂停30~40s,以对治疗局部进行冷却。总治疗时间为400~2400s,治疗方式为点扫描。所有患者均为一次性治疗,以病灶出现明显的灰度变化为止。治疗过程中注意保护病灶周围的健康组织,并及时冷却病灶区域。术中严密监测患者的心率,血压,呼吸频率等生命体征。

1.3观察指标

疗效判定,治疗后患者疼痛、肿胀感完全消失,甲状腺功能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临床疗效为显效;治疗后患者疼痛、肿胀等症状明显改善,甲状腺功能指标显著改善,临床疗效为有效;治疗后未达到上述标准,临床疗效为无效。详细记录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甲状腺功能指标[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素(TSH)],记录各组患者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与住院时间,并应用统计学软件进行组间比较分析。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采用5f50a352c9859_html_257d01b07868af34.gif 检验,计量资料利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临床疗效

观察组临床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f50a352c9859_html_257d01b07868af34.gif =21.533,P<0.05)。见表1。

2.2甲状腺功能:

治疗前,两组甲状腺功能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甲状腺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并发症与住院时间:

观察组有声音嘶哑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78%,住院时间(1.5±0.5)d;对照组有声音嘶哑3例,手术部位肿胀/出血2例,高热1例,饮水呛咳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2.22%,住院时间(4.6±0.5)d。两组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1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

组别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

对照组

36

12

17

7

80.56

研究组

36

20

16

0

100.00

2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甲状腺功能指标

组别

例数

FT3(pmol/L)

FT4(pmol/L)

TSH(μU/ml)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对照组

36

5.12±0.39

5.09±0.37

18.39±2.73

17.96±1.01

1.78±0.20

1.92±0.13

研究组

36

5.13±0.40

4.36±0.31

18.26±2.59

16.03±0.72

1.79±0.19

2.28±0.11

t值

0.1115

9.0739

0.2073

9.3360

0.2175

12.6840

P值

0.9115

0.0000

0.8364

0.0000

0.8285

0.0000

注:FT3为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4为游离甲状腺素,TSH为促甲状腺素

3讨论

甲状腺结节临床发病率较高,且女性患者较多,甲状腺结节切除术是临床治疗该疾病的常用方法,虽然手术效果好,但创伤大、瘢痕明显,会一定程度上影响患者外观。甚至造成喉返神经、甲状腺功能损伤,进而影响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故患者满意度不高。近几年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微波消融术在治疗甲状腺结节中取得了显著效果,与传统手术相比,该治疗方案对患者造成的创伤较小、术后患者恢复更快。

HIFU术目前已成为临床治疗良性甲状腺结节较常用的方法,但术中对患者的疼痛管理对医师提出了巨大的挑战。超声消融治疗甲状腺结节,在超声引导下将消融针置入病灶内,借助微波能量使肿瘤组织短时间内受热凝固,以达到消灭肿瘤细胞的目的。采用该方法治疗甲状腺结节,除了对患者造成的创伤更小外,该方案可避免对喉返神经、气管等结节周围组织造成损伤,故安全性更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因此该治疗方法更容易被患者接受、认可。虽然在甲状腺结节治疗中微波消融术效果确切,但为了确保手术效果,还需注意完善术前准备,排除凝血功能异常与血液系统疾病患者,准备好止血、镇痛药物,减轻术中患者不适感;彩色多普勒超声探测时,应准确判定肿物位置,根据甲状腺周边血管情况确定穿刺路线,对表浅、外侧甲状腺结节,可采取峡部进针,避开血管、神经重要器官,借助气管支撑进行压迫止血;内侧或深部的结节,则采取相反的方法治疗;消融针需先进入结节底部,由内而外、由下而上进行消融;建立液体隔离带保护喉返神经、气管、颈动脉、食管等重要结构;对于较大的结节可通过多次消融逐渐缩小结节体积,加大重要组织/结构间的距离,让消融操作更易开展;手术人员应熟悉掌握手术技巧、方法,准备评估结节性质,规范消融治疗。

综上所述,超声消融治疗甲状腺能降低对周围健康腺体损伤,疗效显著、并发症发生率低,且该治疗方法术后无瘢痕,患者更易接受,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勇.超声引导下微波介入术治疗甲状腺结节的效果[J].临床医学,2019,39(04):33-34.

[2]李玉凤,崔炎.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术治疗良性甲状腺结节疼痛评估及其影响因素[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9,25(01):1-4.

[3]高腾,于璐,李红光,张振华,段少傅,张连仲,苏自杰.超声引导射频消融治疗非恶性甲状腺结节[J].中国实用医刊,2018,45(07):1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