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控制环境温湿度对配电系统安全运行的积极影响

/ 2

有效控制环境温湿度对配电系统安全运行的积极影响

白晓华

宝钛集团有限公司

1 放电现象简介及初步判断

1.1 放电现象简介

我企业工业园区110kV变电站的35kV配电室共有8面柜体,分别为进线柜2面(357开关、358开关)、出线柜3面(新一开关、新园开关、备用开关),母联柜1面(350开关)、PT柜2面,进、出线全部采用电缆,高压开关柜属于金属全密封式柜体。

自2010年因投产的要求紧急投入运行,运行后不久35KV配电柜内即有不同程度的放电现象。放电分布情况:母排套管处、开关柜静触头处、PT熔断器的套管处、以及电缆头均出现过不同程度的放电声和电晕现象。

针对此类放电现象,由厂家做了大量消缺工作,例如,缺陷电缆头增加绝缘层、更换耐压等级更高的母线套管及支柱,但是效果均不理想,没有彻底解决问题。

1.2 原因初步判断

2014年2月24日,工业园区变电站35KV备用柜母线侧静触头B相对其套管放电,使整段母排声音异常,在停电检查处理的过程中,发现35KV母排上凝结有一层水雾,备用柜位于配电室的地势最低处,其竖母排处已凝结成结露,A、C相竖母排与电流互感器连接,结露附着在电流互感器的根部,有放电烧黑的痕迹,而B相为套管直通至静触头,所以在B相静触头处直接表现出来放电火花现象。

经过初步分析认为,一直以来困扰大家的放电现象很有可能与这些水雾及结露有关,即可能与环境的温湿度的变化有关。

2 原因分析

2.1 资料汇总分析

根据初步判断的方向,整理工业园区变电站的运行记录及缺陷记录本,经过对现场记录情况汇总分析,剔除无关因素,抽取某一时期的典型记录,制作天气变化与放电现象的关系(由于前期对环境温湿度的信息记录不具体,只能看到天气与放电现象的变化趋势)如下表所示:

日期

天气

相关记录描述

分析

2013.7.15

35KV配电室有放电声,园新开关、园三开关、358开关柜内有放电声

较干燥,放电不明显

2013.7.16

2013.7.17

35KV配电室有明显严重的放电声,母排非常大的振动声,园新开关、园三开关、358开关静触头处有明显的放电弧光,园三电缆头处有放电火花

天气骤变,湿度持续上升,放电现象非常严重

2013.7.18

2013.7.19

2013.7.20

35KV配电室有明显的放电声、母排振动声,园新开关、园三开关、358开关静触头处有轻微的放电弧光,园三电缆头处有放电火花

湿度达到一定的饱和状态,放电现象稍有减弱

2013.7.21

2013.7.22

2013.7.23

……

……

……

随着环境湿度逐渐降低,放电现象有所减弱

2013.7.28

35KV配电室有放电声,园新开关、园三开关、358开关柜内有放电声

环境较干燥,放电现象不明显

2013.7.29

通过上表内容总结出一种趋势:天气干燥的时候,放电现象不太明显;天气转阴雨,空气中湿度增加的过程中,放电现象最为严重;当湿度保持在某一个水平的时候,放电现象稍有减弱。

2.2 结露的产生

在缺陷处理的过程中,发现并总结,此配电室中,在高压配电柜中结露产生的方式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①柜体内部通风缺失,配电室内温度骤变、湿度上升时,导致配电柜内水雾凝结,附着在电气元件表面形成结露。

②变电站中电缆地沟内的积水外排不畅,长期积水,天气变化后预热蒸发,通过电缆沟缝隙进入配电柜的电缆室,并可通过柜体缝隙及导体表面进入开关室及母线室,遇冷凝结成结露。

③配电室与室外直接相通,当天气变化时,配电室的温度、湿度变化会比较大,稳定性差,尤其是高湿度的环境中,水蒸气通过配电柜缝隙进入柜体内部,在柜体内表面及导体、绝缘体周围遇冷形成结露。

2.3 温湿度控制设备检查并分析

经过现场检查,发现工业园区变电站35kV配电室的每台高压配电柜面板上安装一套YB-CK-B智能操控仪,内部包含温湿度控制器;仪表室、电缆室、手车室装设有150W加热器各一组;母排室、电缆室以及手车室均装设温湿度传感器各一组。对温湿度控制器设定值进行检查后,发现对温湿度上下线的设定在出厂值,根本起不到温湿度的调节作用。

由此可判断,温湿度控制器设定不合理,加热器不运行,环境温度降低,或湿度上升时,导致配电柜内温度低并且使得设备受潮,甚至水雾凝结产生结露附着在电气元件表面,产生相间、相对外壳的放电现象,严重者产生了火花,破坏了设备绝缘表层,使得绝缘强度大幅度下降。

2.4 与我公司新区变电站(另一座110kV变电站)DE 35KV配电柜对比分析

如此严重的放电现象,在新区变电站35KV配电柜内并不明显,经过分析总结,对比因素如下:

因素

班站

负荷

情况

位置

配电柜结构

温湿度控制方式

新区

重负荷

处于二楼,配电柜下无电缆沟,环境干燥

JYN1-35柜体,柜体内部空间较大,采取空气绝缘

柜内加热器设置按照宝鸡地区要求

园区

负荷小

处于一楼,配电柜下直通电缆沟,受潮严重

KYN61C-40.5柜体,内部空间较小,全部采用固体绝缘

未设定

2.5 放电原因总结

天气变化,空气中湿度高、温度低的情况下,配电室环境湿度、柜内湿度均较高,遇到物体表面后,引起柜内有机绝缘件绝缘表面结露而爬电或放电,严重着击穿造成供电事故。

3 采取措施及效果

3.1 完善柜内温湿度控制部分

①检查每台柜体的温湿度控制仪及其配套元件(温湿度传感器、加热器)是否在正常工作状态下,对失效的元件进行更换处理。

②根据《国家电网公司十八项电网重大反事故措施(修订版)》第12.3.1.6 条要求,应在开关柜配电室配置通风、防潮设备,防止凝露导致绝缘事故。

经过各方面综合讨论,调整温湿度控制范围如下:

温度下线:15℃,加热器的启动温度条件;

温度上线:30℃,加热器的停止温度条件;

湿度下线:30%RH,加热器的停止温度条件;

湿度上线:50%RH,加热器的启动温度条件;

效果:2014年2月26日温湿度整定之后,在同等的环境条件下,相较于之前放电现象有所减轻,但并未完全解决设备的放电问题。

3.2 治理35KV配电室环境

①由于配电室环境湿度变化不可控,容易受天气变化的影响,且结露的最主要原因是湿度大的问题,故在工业园区变电站35kV配电室安装了两台OJ-1501E型号工业除湿机,恒定配电室的湿度范围。

②并将配电室与外界进行处理隔离封闭,将风机通风口与配电室的窗户均安装隔离窗的动态封闭方式,在需要通风时电动或手动打开通风口及窗户,其余时间通风口与户外完全封闭,很好的控制住了配电室的整体环境温度与湿度。

3.3 治理配电柜的柜内环境

由于潮气往上走,所以在配电柜内的最上部空间,即在母排室的两端各自加装了一台小型CE-CS6-60型号的柜体除湿器,并将除湿器压缩的水分通过绝缘软管流到配电柜外部,从除湿效果看,湿度大的天气里,压缩的排水量达到过500毫升/天,对改善配电柜的母排通室的湿度起到了很大效果。

3.4 治理电缆沟环境

配电室下面电缆沟道的潮气由于受地势较低的影响,很难完全处理,为了防止电缆头的放电,需将电缆沟的潮气排出,针对这个因素,将配电室的电缆沟盖板更换为自制带排气孔的盖板,以使电缆沟与配电室空气连同。在电缆沟内部,与外部电缆的入口处,做了完全的防潮封堵,杜绝变电站外部电缆沟的水倒流,以及潮气的入侵。

3.5 加强综合治理力度

为了完全杜绝放电现象的发生,在上述措施完成后,通过观察,大部分情况下未发生放电,仅在极端持续的温度骤变、且高湿度天气中,仍有部分点位的放电,故在配电室增加了一台工业空调,综合控制配电室的温度以及湿度。

3.6 效果

上述综合治理的措施从2015年开始至2019年8月之间全部完成,在整个过程中,每实施一项,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目前,经过近一年的运行观察,工业园区变电站35kV配电设备运行良好,放电现象已消除。

4 结论

有效控制环境温湿度对配电系统安全运行具有重大的积极影响,但环境温湿度的有效控制是一项综合性治理问题,需结合配电设备的具体情况,从整体综合的角度考虑,从建筑物结构的改善,柜内小环境的控制、配电室大环境的控制等多方面进行全面治理。

参考文献

【1】国家电网公司十八项电网重大反事故措施(修订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