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优质护理在心血管内科临床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9-12
/ 3

分析优质护理在心血管内科临床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杨媛

湘潭市第一人民医院 湖南 湘潭 411100

【摘要】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在心血管内科临床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研究阶段为2018年6月~2019年6月,共纳入研究对象97例,均为心血管内科患者,采用便利抽样法进行分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取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94.0%(47/50)高于对照组76.6%(36/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前QOL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QOL评分高于对照组, 比较具有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针对进入心血管内科患者采用优质护理可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关键词】优质护理;心血管内科;临床护理;应用效果

心血管内科主要收治的心血管疾病患者,由于大部分疾病属于严重危害到患者身体健康以及生活质量。大部分进入心血管内科的患者,主要为中老年人群,但是近些年也有年轻化趋势。考虑到患者对护理需求的提高,常规的护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有护理需求。优质护理服务在临床中可极大程度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最大满足患者健康需求,甚至对配合医疗专科发展、丰富学科内涵均有重要意义[1]。本次研究拟共筛选出97例进入我院心血管内科的患者开展护理分析,现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收治的97例心血管内科患者,所有患者的收取时间(2018年6月~2019年6月),便利抽样法分为两组。

纳入标准:(1)均为进入我院心血管内科病房患者;(2)患者依从性良好;(3)患者同意配合调查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4)经过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以及同意。

排除标准:(1)预期寿命<3个月;(2)无法正常沟通患者,例如精神障碍、视听障碍者;(3)已知的酒精依赖、药物依赖史者;(4)已知有HIV病史、活动性乙肝或丙肝病毒感染;(5)经研究者判断,受试者不太可能遵守研究程序、限制和要求。

对照组例和观察组例患者各项指标无差异,见表1,采用P>0.05表示。

表1 两组一般资料

组别

例数

年龄

性别(男/女)

病程(年)

疾病类型

高血压

冠心病

心力衰竭

心肌梗死

对照组

47

63.69±4.13

29/16

3.21±0.89

14

20

9

4

观察组

50

62.97±4.09

31/19

3.18±0.94

11

19

13

7

t

0.654

0.415

0.661

0.825

P

>0.05

>0.05

>0.05

>0.05

1.2方法

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包括用药护理、心理安抚、饮食指导等。

观察组:开展优质护理:(1)建立“学习型”护理团队:定期组织心血管内科疾病的学习,提高护理人员专业操作技能。强化护理人员基础护理知识,在护理工作中深入贯彻“首诊负责制”“一日清单制”“服务承诺制”等一系列制度,明确护理人员工作职责,严明工作纪律。(2)环境优化:优化心血管内科病房环境,通过创建健康教育宣传栏,定期就常见病多发病的医疗生活护理知识进行宣教,在病房护士站设立便民服务盒,内备指甲刀、针线包、剪刀等生活用品,解决患者家属所需。(3)心理护理:由于部分疾病患者属于慢性病,考虑到疾病对自身的影响以及对经济方面带来的担忧,护理人员需要考虑到患者的情绪变化及时性的进行心理疏导,针对不同心理状态患者采取相应的心理疏导。例如针对感觉孤单的患者,积极寻求家庭支持和社会支持,给予患者更多的关心。对于心理状态波动较大的患者,可通过播放音乐等方式舒缓其情绪,鼓励患者有良好心理状态。(4)饮食护理:开展对患者有针对性、个性化的饮食护理,结合每一个患者个体情况开展个性化的饮食方案,确保饮食方案符合患者需求以及改掉不良饮食习惯。(5)延续性护理:通过建立微信群的方式将护理服务延伸至每个患者家庭,帮助患者随时答疑解惑,让患者在家里也能接受专业的护理服务和指导。定时在微信群众进行科普知识宣传、健康教育,让患者了解疾病、面对疾病,减轻患者焦虑的情绪。运用基础护理、专科护理、快速康复护理相结合的方法,促进患者快速康复。

1.3观察指标

采用电子满意度调查器于患者出院时进行患者满意度的调查,调查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3个选项,其中非常满意和满意均计入满意度。使用生活质量评分(QOL)[2]评估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满分为60分,分数越高生活质量越好。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7.0 统计软件,计量资料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用X2检验。

2.结果

2.1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94.0%(47/50)高于对照组76.6%(36/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n(%)]

组别

例数

非常满意

满意

不满意

满意率

对照组

47

16(34.04)

20(42.55)

11(23.40)

36(76.6)

观察组

50

30(60.0)

17(34.0)

3(6.0)

47(94.0)

X2

9.662

P

<0.05

2.2两组生活质量比较

两组护理前QOL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QOL评分高于对照组, 比较具有统计学价值(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生活质量比较(5f5c7a642df08_html_1a62f66148df3ac9.gif ±s)

组别

例数

QOL评分

t

P

护理前

护理后

对照组

47

18.01±3.26

24.16±2.64

5.125

<0.05

观察组

50

17.92±3.29

44.11±3.06

10.824

<0.05

t

0.884

8.125

P

>0.05

<0.05

3.讨论

有数据显示,我国18岁以上成年人中高血压患者约2.7亿[3]。可以从侧面发现,我国现阶段以及未来对专业护理需求的程度越来越高,也对现阶段的护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优质护理模式在临床的应用于开展,实现了将传统护理模式由“以疾病为中心、以病人为中心、以医院为中心、以照顾病人为中心”转变为“以人的健康为中心、以个人、家庭和群体为中心、以社区为中心和以健康促进、疾病预防和康复治疗相结合的卫生保健为中心。优质护理服务是将工作与深化医改紧密结合,在逐步完善护理管理服务体系和标准的接触上为患者提供生命全周期的健康护理服务[4]。优质护理服务实现了护理服务方式的创新,拓展了服务内涵。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94.0%(47/50)高于对照组76.6%(36/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优质护理服务在每一项护理工作中都体现出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其为患者提供优质、精细护理,夯实基础护理、强化专科护理、提升特色护理,运用PDCA的管理理念,对危重症护理进行持续质量改进,在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同时,进一步提升护理人员的护理能力[5-6]。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护理前QOL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QOL评分高于对照组, 比较具有统计学价值(P<0.05)。优质护理服务其不仅对心血管内科患者生活质量有改善,另外优质护理服务提高了护理人员素质管理、技术管理、制度管理等管理措施的水平[7],更重要的是提升了每一名护理人员“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服务理念,提高以优质护理为根本的服务质量,满足患者的需求,这对于护患关系的改善有重要帮助。

综上所述,针对进入心血管内科患者采用优质护理可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参考文献】

[1]黄燕芳,黄桂喜.急性心肌梗死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的延续护理[J].吉林医学,2019,40(08):1892-1893.

[2]杨凤蕊,杨淑婷.信息化延续性护理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9,16(14):39-40.

[3]万宝艳,陈霞,罗子妹,曾勇,高瑞雪.冠状动脉造影及介入术后造影剂迟发型过敏反应的观察和护理[J].中国医药,2019,14(07):1100-1103.

[4]李正红.风险评估护理管理在心血管内科重症监护病房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产业,2019,16(18):95-96.

[5]臧正明.心血管内科急重症患者护理风险因素及对策[J].中华心脏与心律电子杂志,2019,7(02):113-114.

[6]刘文颖.优质护理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11):268-269.

[7]徐丽娟,程丽,龚娜.优质护理在老年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18,25(30):191-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