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建筑设计方法的对比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9-14
/ 2

低碳建筑设计方法的对比分析

纪艳敏

身份证号码: 37060219780803 ****

摘要:现代社会的迅猛发展使得人们对建筑行业的基本要求逐渐升高,人们所关注的不仅仅是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同时还充分意识到节能减排工作的重要性,这为现代低碳理念的普及提供了良好的支撑作用。如何行之有效地减少建筑物的能源消耗已经成为相关建筑单位亟待解决的问题,结合相关设计资料来看,建筑设计方案通常包含节能设计、成分设计等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将会从多个方面着手,对比分析现代低碳建筑设计方法的差异性,并针对性地寻求推动低碳理念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的策略,以求能够为相关单位提供借鉴作用。

关键词:低碳理念;建筑设计方法;对比方法

建筑物的设计将会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影响其节能减排能力,在绘制图纸的过程中,相关人员应该尽可能地在其中融入低碳理念,首先能够更为科学合理地控制实行建筑工程中的能源消耗;其次,则可以实现对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物质的排放控制。在最近几年,建筑业内人士探讨大量低碳建筑设计方案,取得极为可观的成效,此类低碳建筑设计方案几乎都具备其自身独有的优势,因而针对性地进行对比,明确何种建筑适合何种低碳建筑设计方法便显得极为重要。

  1. 常见低碳建筑设计方法

在低碳建筑设计的过程中,相关设计人员通常需要分门别类地分析终端的使用情况与有关能源的类型,同时深度结合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最小排放范围来开展低碳建筑设计活动,这是最为简单便捷的低碳建筑设计方案,深度分析建筑内部的热冷、水电的平衡节点,减少建筑中无意义的能源消耗,充分利用各种可再生能源等则从属于现代低碳建筑设计方案。在分析热冷均衡的过程中,设计人员需要精确地结合建筑冷热平衡特性,用于保证当前建筑内部的热力资源的正常供应。根据大量分析报道来看,机械设备的运作、人员的活动均是室内热增益的重要源头,因而可以借助于独立通风的方式来利用空间内部的机械设备热量,切实地降低热增益,与此同时还能够全面保障建筑的气密性以及其保温功能。此外,在针对性地开展建筑设计工作的过程中,还需要有效降低建筑能源的消耗量,为完成此项目标,相关设计人员应该重点提升对建筑构成以及其形式设计上的关注,通过降低碳排放和能源消耗的方式来完善建筑功能。在具体设计过程中,应该合理地利用组织构建和建筑元素,保证建筑形体能够更好地服务于节能工作等。

在选择低碳排放设备的过程中,应该尽可能地选择能够降低建筑主动能源需要的设备,以此来贯彻落实高效运作、低碳环保的理念,这能为低碳建筑设计提供良好的支撑作用。相关设计人员需要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系统,用于满足低碳建筑设计的所有能源需要,用于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切实地满足现代低碳建筑设计的动力需求。在应用可再生资源的过程中,供电系统以及可再生能源供热系统的技术要求均需要获得合理重视,同时充分考量建筑的整体性需要;为减少能源消耗,设计人员需要保留充足的空间位置,此举主要用于满足后续能源管理系统以及计量系统的设计需要。

  1. 低碳建筑设计的对比分析

  1. 以数学模型为核心的建筑设计

通过构建数学模型的方式在多媒体软件平台中整合分析,为低碳建筑设计提供充足的数据支撑。此种方法通常会被应用在暖通空调上。虽然现阶段有关此项设计方案的研究非常多,但实际上其精确度却仍旧是需要重点考量的,从建筑模型构建到多媒体软件中的求解,精准地模拟建筑的性能参数将会为后续多种设计方案的优劣比较奠定下良好的支撑作用。当然,此种方法也存在相应的问题:首先,尽管工作人员能够精简操作流程,但实际上所设计的模型往往与真实情况存在相应的偏差,因而使得求解结果与实际情况的误差较大;此种方法和设计人员的成果存在本质上的差别,在初始阶段,设计人员通常会综合考量多个方向,用以开展平衡设计工作,其自身非常灵活,但却难以满足设计人员的多样化思维变动需求。

  1. 单一成分设计方案

此种设计方案要求从建筑物的某个节能成分角度着手,将此作为核心内容开展后续设计活动。此前曾有学界人士专门讨论过建筑物的格局、节能形态以及其构造等因素,对有关技术做出了深入评价,并将此作为基础,立足于建筑的基本形式以及处理方法,为现代节能设计提供了大量合理成果的支撑。现如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升,低碳环保理念已经逐渐渗透到每个人的心中。将建筑物对风流以及能源的利用形态进行有效融合,构建出崭新的设计风格,这将会为建筑物的二氧化碳排放提供良好的支撑作用,使得低碳节能和建筑外观实行有效整合,同时还能够融合充足的个性化元素。当然,此种方法也存在相应的弊端,过分强调某种元素,因而导致二氧化碳排放以及彼此互作的影响受到忽略。

  1. 节能减排策略设计

对比上种方法的不足之处,此种设计方案能够综合照顾低碳节能的多个方面,同时还能建设完整的手法集,国外部分学者认为建筑外形将会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关系到建筑物的能耗,因而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充分关注此项问题,其细致探讨了现代建筑物的构建、系统架构等方面,提出了诸多与其相互关联的方法和措施,而业界人士也针对性地获取了大量有益成果。其特征主要包含下列方面:主要侧重点在于建筑设计中的策略方案,构建将全体布局作为初始阶段的策略总集合,集合内部细节将会逐步深入,进而实现有总体到分支的转化。简单来讲,此种方法的共性是针对性地结合节能减排的目标,探索出最为科学合理的建筑模式,但是需要予以关注的是此种方法也存在相应的弊端,虽然能够自由地设计相应的建筑模式,但是建筑设计人员往往需要同时考量多个方面所能够带来的影响,而并不是简单地考虑低碳减排的问题,尤其是需要充分考虑到经济实际、文化背景、区域文化建设和地区规划等方面,设计人员需要充分权衡多个因素,争取最大程度地解决碳排放过高的问题。

结束语:

总之,建筑设计的核心是为人民群众服务,伴随人们日渐增加的对低碳减排的需要,相关建筑设计人员也需要充分地融入到此项工作中,在分析多种低碳设计方案后,选取最为符合地区发展需要的建筑设计方案,只有这样才能满足现代建筑的可持续发展需要。

参考文献:

[1]余丹.低碳概念下的绿色建筑设计应对策略[J].城市建筑,2020,17(11):48-49.

[2]程苍苍.低碳背景下的建筑电气节能技术设计及应用[J].低碳世界,2020,10(02):111-112.

[3]方朝晖.浅析低碳建筑设计理念及其在建筑规划设计中的运用[J].四川水泥,2018(1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