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保密工作考核评价体系的几点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9-14
/ 2

建立保密工作考核评价体系的几点思考

高晓艳

陆军装甲兵学院士官学校 吉林长春

摘要:保密考核评价体系是激发保密工作内在动力、促进履行保密责任、确保保密规章制度落实、及时发现保密问题隐患的重要手段。本文通过建立军队保密考核评价体系,为进一步检验保密工作效果、分析保密工作形势、提出保密工作建议、促进军队保密工作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保密工作;考核评价;体系建设

军队保密工作是一项基础性、全局性、长期性的工作,是巩固军和提高部队战斗力、完成各项任务的重要保证。近年来,中央保密办、国家保密局、解放军保密委员会先后印发了《机关、单位保密自查自评工作规则(试行)》、《关于进一步做好机关、单位保密自查自评工作的通知》、《军队保密工作检查标准》,为开展保密自查自评构建了规则标准。如何运用考核评价规则,通过定性、定量的方法,建立符合保密工作实际、科学有效的保密考核评价体系,是军队保密工作面临的新课题。

一、建立保密考核评价体系的意义

保密工作考核评价体系是保密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建立军队保密考核评价体系对于强化官兵保密责任意识、确保各项保密制度落实、营造良好的保密环境、构建保密工作长效机制具有重大意义。

一是建立保密考核评价体系符合军队保密工作“突出重点、综合防范”和“业务工作谁主管,保密工作谁负责”的原则,能够积极推进涉密单位落实保密工作责任,推动业务归口管理部门履行保密工作职责,有力促进保密工作与业务工作相结合。

二是通过保密考核评价体系的建立,督促日常保密管理,规范涉密人员日常保密行为,在考核评价实施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针对重点扣分项目和存在的共性问题,研究制定防范措施,堵塞漏洞,消除失泄密隐患。

三是将保密考核评价结果作为单位综合考评的必要条件,纳入年度考评和考核内容,强化保密考核评价结果的激励导向功能,建立相应的责任追究和奖惩机制,有助于调动涉密单位和涉密人员做好保密工作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营造良好的保密工作氛围。

二、保密考核评价体系的建立

建立保密工作考核评价体系,关键在于考核评价内容的综合性、全面性,考核评价程序的规范性以及考核评价量化的科学性。

(一)保密考核评价内容的设置

一是日常保密管理。参照《军队保密检查标准》设置考核评价内容的主体部分,主要涉及保密工作组织领导、涉密人员教育管理、涉密文件资料管理、信息化办公设备管理、重大活动管理、新闻出版管理、涉密信息网络管理、互联网和智能电子设备管理、要害部门部位管理、基础建设等方面,即对日常保密管理的情况进行全面考评。

二是落实年度工作情况。保密工作除了日常保密管理外,每年上级机关或本单位都部署一些工作任务,为贯彻落实保密工作任务要求,推动保密工作有效开展,将落实工作部署情况进行分值量化纳入考评。

三是保密检查情况。定期组织保密检查是《军队保密条例》规定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检验保密工作最直接的方法,检查结果能够反映出一个单位整体保密工作水平。在保密考核评价中充分运用各类保密检查情况,将保密检查结果与保密综合考评相结合,视违规情节轻重进行量化打分。

四是保密考核评价附加项。为激发各单位参与保密工作的积极性,增强内在动力,军队可结合自身实际,选择附加项目纳入考评范围。比如,为推动业务归口主管部门落实保密工作职责,可设置业务工作归口管理附加分,如科研部门负责的科研项目保密管理、教务部门负责的教学训练保密管理、政治工作部门负责的新闻报道保密管理等,各业务部门须对照保密管理的具体职责和管理规范进行全面总结,按要求提供支撑材料,结合年度保密工作总结与履职表现给予适当加减分考评。另外,在保密管理过程中,对创新保密教育形式内容、改进保密管理方法且在实际运用中效果明显的,以及积极参与保密征文、保密调查等活动的给予加分奖励。

(二)保密考评程序的设置

军队各级保密委员会是保密工作考核评价的领导机构,保密部门作为办事机构组织保密考核评价具体工作,为确保考核评价程序严格规范,保密考核评价流程按照自评、初评、复评的程序进行。首先由各单位按照评分规则对日常保密管理工作进行自评,并提供相应的佐证材料。在单位自评的基础上,保密部门对照各单位提交的佐证材料对自评情况进行审核,同时结合日常工作部署完成情况、保密检查情况统计数据和附加项情况,对保密工作进行初评,形成初评结果后送保密委员会进行复评确定。对于保密考核评价的形式可以采取书面审议与现场查验相结合的方式。

(三)考核评价办法的制定

保密考核评价采用综合性量化指标,其中日常保密管理、落实工作部署、保密检查情况各自给予不同的分值权重。

首先,对照日常保密管理评价内容,根据相关佐证材料,结合单位保密工作开展情况,按照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原则进行打分,没有材料支撑的项目不得分。

其次,落实工作部署按照当年上级机关和本单位所部署的保密任务执行情况量化处理,涵盖保密部署任务完成的及时性和质量、保密教育培训及保密会议出勤情况等,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工作任务的得相应分值。

最后,保密检查中发现的违规行为,以检查结果通报、整改通知等为主要依据,在日常工作或内部保密检查中,每发现一项即在项目基础分上扣除一定分数,在上级单位保密检查中发现则从严扣分,对于单位自查发现并报告的违规事件酌情减少扣分。

(四)保密考核结果的评定

按照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划定考核分数区间,根据分数情况对号入座,形成最终考评结果,也可以根据最终分数对各单位保密工作综合考评进行排序。对于发生严重失泄密案件实行“一票否决”,对于相关责任单位年度保密工作考评为不合格。

三、保密考核评价结果的应用

(一)建立激励机制

制定保密工作奖惩细则,明确奖惩标准,将保密考核评价结果与奖惩挂钩,奖优罚劣,调动各涉密单位和涉密人员做好保密工作的积极性,使保密工作状态变被动为主动,从而使得考核和激励二者动态关联,形成良性循环。

(二)考核评价信息分析

保密考核评价结果可以客观反映军队单位保密管理的总体情况与能力水平,特别是主要扣分项目和共性问题给保密管理提供了大量可靠的信息,对这些信息进行梳理归纳,能够及时发现管理漏洞和主要风险要素,进而制订应对方案,通过管理和技术手段尽可能降低风险发生概率,最大程度降低失泄密风险,保证军事秘密安全。

参考文献:

张迪.构建高校保密工作管理体系及评价模型的研究 [J].科技创新导报 ,2013(7):213-214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