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服务,发展专科 —— 儿科护理人员新入职培训、专科培训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9-15
/ 2


优质服务,发展专科 —— 儿科护理人员新入职培训、专科培训

彭瑶

江西省儿童医院 江西 南昌 330000

【摘要】目的:组织好新入职儿科护理人员学的专科培训,打造一支具有职业道德精神的年轻护理团队,适应医疗市场的竞争需要。保证安全护理风采的延续,弘扬护理职业精神,树立护理职业形象。方法:制定合理的培训目标、计划、采用恰当的方法,对培训结果进行评估和完善。结果:新入职人员学习理论知识的情况下,实践中熟练专业护理技能,在工作中展现护理工作的新风采。结论:儿科护理方面得到有效保障,为患儿提供安全、满意的优质服务,促进医疗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专科培训、护理工作、职业精神。

引言 在我国由于儿科患者年龄小,自身抵抗力薄弱,更容易导致病毒的感染和入侵,并且疾病种类繁多复杂,其中需要的儿科护理工作难度可想而知。对于儿科护理的特殊性、精细性、管理的复杂性都对护理工作的进步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在医疗事业蓬勃发展的今天,通过一系列系统化的培训打造一支年轻专业的护理队伍,在护理的岗位上做出成绩,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1. 什么是儿科护理,儿科护理的特殊性、重要性。

(一)儿科护理的内容主要涉及儿科护理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包括生长营养与喂养、儿童保健与疾病预防、住院患儿的护理、小儿常用护理技术、新生儿及患病新生儿的护理、营养性疾病患儿的护理、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呼吸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循环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造血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泌尿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神经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传染病患儿的护理、结核病患儿的护理和小儿急症的护理等⑴。

  1. 儿科护理是对尚处于成长发育阶段、其生理机能和免疫功能较差、易感染疾病儿童的护理,有助于疾病的恢复治疗及预后。但儿科护理的特殊性就在于儿科护理的操作过程,充分考虑患儿的耐受能力,合理控制药剂量。其中因为患儿普遍年龄小和理解能力不足,无法将自己切实的症状准确传递给医护人员,接受治疗和护理都处于一种被动的状态。这时候护理人员对患者及时的临床观察、和与患者家人及时沟通就显得尤为重要,做出正确的诊断。其中,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加强护理干预,增强服务质量,对于治疗效果的改善有着积极的影响。

  1. 护理入职培训该如何开展。

  1. 在充分了解儿科护理的主要内容、特殊性、重要性的前提下。对于新入职人员要提出掌握“三基”(基础知识、基础理论、基本技能)的要求,把“三严”(严格要求、严格组织、严谨态度)落实到各项工作中,制定合理的培训计划,在专业培训中进一步提高医护人员的技术水平、提升基础护理质量、规范护理工作的程序。按照教学大纲要求,对新入职人员的政治思想、医德医风、组织纪律、临床业务、集体活动和生活进行带教管理,由带教老师负责对新入职人员介绍各科室的情况、专业特点、物品仪器、人员组成及规章制度等,尽快熟悉和适应工作环境。

(二)首先要在合理的规章制度、护理操作规程下增强护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坚守自己岗位的职责,在理论与实践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处处在细心、耐心、责任心下弘扬医护人员的职业道德。帮助护理人员尽快适应临床执业环境,在工作岗位上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提高护理的人文关怀意识,有效对护理培训阶段性成果进行评估,为患者提供全面、全程、专业的责任制整体护理服务,具备分管病情相对平稳患者的能力。掌握基础护理技术操作及技能,培养新人员的临床思维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应急问题的工作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医德医风、职业态度、树立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思想。

(三)针对新入职护理人员对规章制度和操作章程熟悉程度的欠缺、观察病情不到位、或者不能与患者家属进行及时有效沟通的时候。要针对儿科服务对象的特熟性,善于对护理中的安全问题采取相对对策,加强对患儿生活场所的消毒隔离,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提高护理安全意识、责任心,大大降低护理工作中遇到的安全问题。强化医疗服务意识,i不定时组织学习有关法律、法规和各项制度,加强护理人员核心能力的培训。

(四)在单位开展宣传培训,采用医疗人员自学与科室讲座、医院集中培训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把理论授课、护理查房、案例讨论、操作示范、院内轮转等方式融入专科护理人员培训。评判性的吸收专科护理工作内涵、配合新技术、新业务的开展,不断提升自身来满足护理岗位大的需求。加强急救仪器、设备的管理和使用培训,强化护理安全教育,排除工作不安全因素的同时,以自身建议提出整改建议,从优化护理流程、细化护服务中学习经验方法,提升护理水平。全面落实责任制度,对培训一定期间的新护理人员进行周期性的理论考试、业务考核、操作考核、综合测试保证全体的积极性。对自我进行自评,根据自身能力和层级的不同,制定核心能力培训计划。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培训,顺应医疗工作的加强,对培训内容做出创新,引进先进的教学模式,独创护理操作新方法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打造培养高素质、具有创新、实用护理人才的途径。以临床护理为主,熟悉各岗位工作的职责与程序,从素质、基础及专业理论知识、技能、工作能力等方面对新入职人员进行综合考核并作出实事求是的评价,严格履行考勤制度,时刻在护理工作中了解新入职人员思想工作、生活情况,征求护理人员对教学的意见,反馈阶段实习情况,及时总结、解决实习中存在的问题⑵。

  1. 结论

组织好儿科护理新入职人员的培训,可以促进医院护理工作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加快培养临床专业护理骨干,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工作人员在临床专科护理领域的专业技术水平,促进护理工作与临床诊疗技术的同步发展,提高护理管理团队的整体管理质量,促进医疗事业的发展。

i 参考文献:

⑴贺鸿远,《儿科护理》,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⑵实用文,《护理工作计划》,2017年10月发表

作者简介:彭瑶( 1993.4- ),女,汉族,江西省南昌市,护师,本科,单位:江西省儿童医院,研究方向:护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