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服务业人力资本投资的风险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9-17
/ 3

商业服务业人力资本投资的风险分析

朱立文 刘芬芳

武汉工商学院 ( 湖北 武汉 430065)

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以及行业的重新洗牌,我国的经济形态呈现出新的景象,产业的服务化程度逐渐增高,尤其是现代商业服务业的快速崛起,其已经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尽管近年来我国现代商务服务业得到了较好的发展,其增长速度与其他行业相比明显较高,但是不可否认我国现代商务服务业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和不足,尤其是其人力资本的投资往往表现出一定的风险,这些风险会产生潜在的问题,从而影响商业服务业整体的发展效果。本文将对商业服务业人力资本投资的分析进行分析,试图总结目前人力资本投资中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商业服务业;人力资本;投资风险

一、引言

在我国各产业逐步结构调整升级的同时,各行各业的商业模式也在不断创新,尤其是商业服务业较为明显,一方面商业服务业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其相关产业规模逐渐扩大,另一方面,服务化趋势促使企业在面对愈发激烈的竞争态势时主动求变,提高生产经营的水平和效率。此外,国家也大力推广商业服务业的优化措施,力图规范商业服务业的整体运营,保障商业服务业企业有利可图,例如,北京市商务局通过实地调研企业,分析商业服务业形势,推出“1 X”商业服务业企业防疫情稳经营系列政策措施,“1”即商业服务业企业防疫情稳经营总体工作方案,“X”即餐饮、家政、快递配送、商品交易市场等11个分领域具体措施,印发各区商务局落地实施。济南市为进一步提高全市商业服务业服务质量,促进城市品质提升,增强消费者消费体验度和满意度,经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同意,济南市商务局会同15个相关部门近日联合印发了《济南市商业服务业服务质量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按照《计划》,到2021年底前,济南市将着重完成提升服务质量工作的十四个方面重点任务和十一项具体任务清单。而其他省市也紧随其后,在餐饮方面,各省市鼓励餐饮企业积极开展网络订餐送餐服务、通过“共享员工”等多种方式稳定工作岗位、鼓励开展商务领域生产互助。支持具备中央厨房供应条件的品牌连锁餐饮企业在保证食品卫生安全、不影响交通的门前自有场所或周边区域,采取外摆形式销售外卖食品,便利社区居民生活。而在知识经济时代,各个国家都在努力加快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如何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我国在线商务服务生态的发展对经济活动的服务能力正在提升,并且正在重构商业格局,加速信息社会进程,引领全球商业服务生态,并对未来商业社会的结构和演化产生重要影响。同时,对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服务业创新发展、创业和就业、社会和谐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在中高端消费、创新引领、绿色低碳、共享经济、现代供应链、人力资本服务等领域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支持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瞄准国际标准提高水平”。在政策调整现实状况和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之下,我国商业服务业势必会进入新一轮的升级,而人力资本的投资也是商业服务业产业优化的必然趋势。

二、概念的界定

根据我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职业资格管理的官方文件来看,所谓商业服务业是指从事商业、餐饮、旅游娱乐、运输、医疗辅助和居民生活等服务的商业形态,商务服务业属于现代服务业的范畴,包括企业管理服务、法律服务、咨询与调查、广告业、职业中介服务等行业,是符合现代服务业要求的人力资本密集行业,也是高附加值行业。

根据商业服务业生态系统理论,商业服务业的主导逻辑将向服务生态系统的演变,服务生态系统理论的提出主要源自两个方向:一是从生态系统中探索组织生态系统的构成,继而进一步提出“商业生态系统”的概念,商业生态系统理论为服务生态系统的主体和构成要素提供了理论依据;二是服务主导逻辑的逐步演变,为服务生态系统的提出提供了实践需求。服务生态系统的核心是,参与者在服务生态结构所提供的动态服务中,通过资源高效配置和一定的制度约束下共同创造集体效益和价值的过程。服务生态系统强调参与主体和社会情境的多样性,研宄视角扩充到更为动态的生态系统方面,展现更多服务经济的特性。

根据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商业服务业的人力资本对以主动择居为主、有条件发生自主迁居行为的商业服务业进城务工人员,包括购销人员、仓储人员、餐饮服务人员、饭店、旅游及健身娱乐场所服务人员、运输服务人员、医疗卫生辅助服务人员、社会服务和居民生活服务人员、其他商业、服务业人员。

根据产业融合理论,服务业不像传统农业以及工业,它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具有一些特殊的特性,随着电子商务的大力发展,服务业与其他产业融合的现象逐日增多,其中服务业主要与制造业、新兴互联网产业、农业等产业发生融合。现阶段,信息技术的逐步发展,其不断向传统产业渗透,最终通过产业融合影响产业之间相互关系。服务业产业融合离不开外界的推动因素,产业融合以不同的路径影响传统产业,导致现代服务业业内联系紧密,更重要的是促使了服务业与制造业、农业之间的相互作用明显。服务业与制造业、农业融合往往通过产品融合,技术融合以及业务融合等方式进行。

综上所述,由于服务离不开人力资源,那么人力资本的投入将是商业服务业一项重要的要素投入,人力资本是存在于人身之上的具有经济价值的知识、技术和健康等要素之和,不仅具有使用价值,同时也具有内在的价值属性。商业服务业企业人力资本投资,其主体是企业,对象是企业的在职员工,目的是实现企业的长远发展,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

三、我国商业服务业人力资本投资现状

我国商业服务业人力资本投资,其主体是商业服务业企业,对象是商业服务业企业的在职员工,目的是实现商业服务业企业的长远发展,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企业人力资本也具有一般人力资本的共性,必须对人力资本个体进行投资,才能获得人力资本价值增值,实现增加企业的总体的收益。商业服务业企业人力资本的衡量标准是能否为企业带来价值增值。在企业中,人力资本主要是为企业创造价值,并实现价值增值。但有时,由于员工不能适应其所从事的工作,或由于在不同的企业,不同的环境,同一人力资本个体价值,不能充分发挥其潜能,都不能够为企业创造价值增值。因此,那些不能为企业创造价值并实现价值增值的企业在职员工,不能算作企业人力资本。

目前,从整体来看,我国商业服务业内部结构不均衡,发展质量亟需提高。从服务供给能力和发展水平来看,我国生活性服务业存在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发展方式比较粗放,体现在服务业提供高质量、个性化服务的能力有限,服务质量和标准化水平有待提高。许多服务业在中、高端服务有效供给上存在供给不足的问题,集中反映在旅行(包括教育、医疗、旅游)、个人文娱等领域,难以满足我国人民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在此趋势之下,人力资本的投资是企业和市场发展的必然选择,为了提高产业的整体质量和行业信息化程度,在人力资本投资过程中,各方主体也越来越关注人力资本的投资效果。根据《中国统计年鉴》数据显示,如下图1所示,我国商业服务业的人力资本投资中,人力资本存量和人力资本价格逐步提高,人力资本劳动比例较为平稳,这可以反映出我国商业服务业人力资本的密集程度表现出一定的上升趋势,从商业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来进行衡量,也可以得出商业服务业的行业结构逐渐细分,资源逐渐在整合集中。

指标定义

样本数

最大值

最小值

标准差

中位数

平均值

人力资本存量

182

14.4

8.9

1.63

12.0

11.9

人力资本价格

182

122478

12618

2.37

38884

44301

资本劳动比例

182

469.6

0.6

96.8

13.9

50.1

图1我国商业服务业的人力资本投资数据统计

四、人力资本投资风险

第一,人力资本投资成本快速提升。近些年,部分服务业的高收入也是人们所讨论的热门话题。从统计数据来看,我国的服务业各行业工资收入的确呈上升趋势,各个行业差异也较为明显。我国服务业就业人员的收入水平不断上升。根据统计数据,我国服务业的工资水平普遍髙于我国的第一、第二产业,差距较大,可以说服务业大部分的行业均处于我国相对高收入水平。尤其是金融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这四个行业,收入水平均遥遥领先于全国各个行业。这种人力资本的投入成本往往表现出初始阶段的基础投入即人力资本的市场进入环节投资和后续持续的人力资本维护环节的投资,和商业服务业整体的价值缓慢产生相比较而言,由于人力资本的前期投资是短期的,并且成本增长率较产出增长率更高,因此可以得出人力资本投资成本较大的结论,这无疑增加了投资价值回收周期和回收可能性的相关风险。

第二,人力资本存量快速增长。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转型,我国的服务业总体规模不断扩大,服务业的就业总人数也不断增加:从2008年的25087万人增加到2016年的33757万人,年均增长率达到3.84%,增长速度呈上升的总趋势。这种存量的提升也具有一定的风险,主要表现在细分行业和城镇之间的质量差别,资本密集型行业的就业集中度较小,而劳动密集和知识密集型行业的就业集中度分别都在40%以上。且从动态来看,就业从资本密集型行业流出,流入劳动、知识密集型行业。所有行业中,主要的流出的行业有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教育这3个行业。就业主要流入的行业有批发和零售业、租赁业和商业服务业。在共享经济时代背景之下,资金、知识、人脉和信息等资源逐渐打破了地缘性的限制,资源整合的速度较之以往更快更便捷,在产业融合和细分同时发生和变革的趋势之下,商业服务业的人力资本存量的提升并没有直接表现出产业质量的提升,相反,由于大量的人力资本投入会使得细分行业人力资源参差不齐,这无疑也制约了行业经济效益的实现。

第三,人力资本错配投资。由于中国商业服务业生产率总体损失的趋势是波动上升的,说明人力资本错配状况依旧较为严重,这直接制约着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在中国的经济结构转型期,人力资本要素的市场化改革相对滞后,致使人力资本要素不能够充分实现自由流动,同时,人力资本要素的价格还不能完全由市场的供求所决定,导致中国服务行业之间出现人力资本错配。人力资本的错配投资主要表现在商业服务业行业所处的产业升级阶段短期内需要一定的人力资本存量,企业以及其他相关主体在发展趋势中会选择吸收大量的人力资本并快速增加相关投资,这是市场的客观规律也是发展的内在要求,但是随着细分行业的不平衡发展,这种错配投资趋势难以抑制,行业的重组会导致细分行业产出效果好坏不一,比如“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等生产性服务业对高素质、专业型人力资本的需求量大,在无法满足巨大的高素质、专业型人力资本需求的前提下,使得生产性服务业的人力资本出现过高的使用成本,从而引发人力资本供给不足的结构性失衡问题,需要大力发展高等教育、不断培养高素质人才,优化人力资本的结构,从而满足这些服务行业的人力资本需求。那么如果商业服务业长期处于人力资本错配的发展阶段,那么产业的发展滞后问题将会日益凸显。

五、总结

融危机以后,我国服务业一直处于快速发展时期,商业服务业不断优化我国产业结构、为经济增长增添新活力。。目前,商业服务业己经成为我国的发展主动力,商业服务业的产值得到快速发展。国家享受到了服务业发展带来的经济增长的成果的同时,也应该意识到商业服务业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现状和问题,而人力资本的投资无疑是重中之重,人力资本的投资往往表现出一定的风险,这些风险会产生潜在的问题,从而影响商业服务业整体的发展效果。我国商业服务业的整体发展趋势不会改变,由于政策的倾斜和城镇乡村之间的差距的缩小,以及市场中各个主体对于资源投入的意识增强,商业服务业依然将持续发展,但是对于人力资本投资方面的不合理的问题也将长期存在,而这些问题将导致在我国商业服务业的人力资本投资过程中给投资主体带来一定的风险,这些风险往往表现在行业发展质量和市场经济效益方面,第一是人力资本投资成本快速提升,第二是人力资本存量快速增长,第三是人力资本错配投资,这些也值得引起投资者和监管者的注意。

参考文献

[1]项松林.人力资本、服务业结构与生产率增长[J].现代经济探讨,2020(08):90-94+100.

[2]李侠,李梦云.中国服务业发展现状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J].时代金融,2020(20):187-188.

[3]邓仲良.中国服务业发展及其集聚效应:基于空间异质性的视角[J].改革,2020(07):119-133.

[4]姚战琪.人力资本、协同集聚对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影响:基于有调节的中介效应视角[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40(04):80-90.

作者简介:

第一作者:朱立文,男,汉族,1988年8月生,湖北武汉人,讲师,企业管理硕士,研究方向为财务管理。 第二作者:刘芬芳,女,汉族,1979年3月生,山东青岛人,副教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财务预警、内部控制。课题项目:《商务服务业人力资本投资风险及防控研究》,为2017年度湖北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湖北商务发展研究中心开放基金课题立项,项目编号2017Y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