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维生素 D缺乏与早发冠心病的关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9-21
/ 2

血清维生素 D缺乏与早发冠心病的关系

张子龙,高方明,何林龙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新疆乌鲁木齐 830001

摘要:目的 探讨维生素D缺乏与早发冠心病之间的关系。方法 2019年6月至12月在某三甲医院连续纳入了6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病例组,非冠心病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收集研究对象的基线资料及测定的血清维生素D值。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维生素D缺乏与冠心病之间的关系。结果 病例组血清维生素D平均水平为(18.4±10.2)ng/mL,对照组为(20.4±10.9)ng/mL,两组中血清维生素D平均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53)。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校正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吸烟、BMI、糖尿病、血脂紊乱和高血压后,维生素D缺乏者和严重缺乏者冠心病的患病风险分别是维生素D正常者的2.05倍(OR=2.05,95%CI: 1.10~5.12)和2.23倍(OR=2.23,95%CI: 1.05~5.92)。 结论 维生素D缺乏和严重缺乏可能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补充维生素D有助于治疗和预防冠心病。

关键词:维生素D缺乏;冠心病;危险因素;病例对照研究

前期研究显示维生素D受体广泛分布于血管内皮细胞、心脏平滑肌细胞表面,在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关键性的作用[1]。维生素D缺乏会导致血管内皮功能的障碍、血脂异常及增加高血压的发病风险[2]。尽管目前有研究表明维生素D缺乏与冠心病患病风险增加有关,但也有一些研究却得出了相反的结论。鉴于维生素D缺乏与冠心病的关系仍然存在着争议,并且前期大部分研究是在老年患者中进行的,缺乏探讨维生素D与早发冠心病之间关系的研究。因此本研究欲通过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旨在探讨血清维生素D缺乏与早发冠心病之间的关系。

1 研究方法

1.1研究对象

2019年6月至12月在某三甲医院心内科连续纳入年龄≤55岁并明确诊断的冠心病患者作为病例组。不符合诊断标准的患者与病例组进行年龄(±3岁)和性别1比1匹配作为对照组。早发冠心病定义为冠心病的发病年龄≤55岁。

1.2资料收集 通过医院病历系统,收集研究对象的人口学资料(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吸烟史及糖尿病、血脂紊乱和高血压病史,同时记录患者住院期间维生素D测定值。

1.3变量的定义 (1)根据患者血清维生素D浓度分为三组:正常:>20 ng/mL,缺乏:10-20 ng/mL,严重缺乏<10 ng>。(2)BMI分类:正常:BMI<24 kg>2;超重:24 kg/m2≤BMI<28kg>2;肥胖:BMI≥28kg/m2

1.4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且方差齐的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Student’t-test)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和百分比表示,比较采用χ²检验。运用Logistic回归探讨维生素D缺乏与早发冠心病之间的关联。数据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一般资料的比较

病例组及对照组各纳入60例。两组间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吸烟、超重肥胖及维生素D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病例组糖尿病、血脂紊乱及维生素D缺乏的比例较对照组高(P<0.05),见表1。

表1. 病例组与对照组一般资料比较

变量

病例组(n=60)

对照组(n=60)

P 值

年龄(岁)

50.2±4.1

49.3±3.9

0.831

性别,男(n,%)

38(63.3)

35(58.3)

0.709

文化程度(n,%)

初中及以下

46(76.7)

40(66.7)

0.311

高中及以上

14(23.3)

20(33.3)

吸烟(n,%)

31(51.7)

39(65.0)

0.195

29(48.3)

21(35.0)

BMI,kg/m2

正常

12(20.0)

24(40.0)

0.055

超重

25(41.7)

20(33.3)

肥胖

23(38.3)

16(26.7)

合并疾病(n,%)

糖尿病

20(33.3)

9(15.0)

0.032

血脂紊乱

35(58.3)

15(25.0)

<0.001

高血压

31(51.7)

20(33.3)

0.064

维生素D(ng/mL)

18.4±10.2

20.4±10.9

0.153

正常

23(38.3)

38(63.3)

0.023

缺乏

26(43.3)

16(26.7)

严重缺乏

11(18.3)

6(10.0)

注:BMI:体重指数。

2.维生素D缺乏与早发冠心病之间的关系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对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吸烟、BMI、糖尿病、血脂紊乱和高血压进行校正后,维生素D缺乏者及严重缺乏者患冠心病的风险分别是维生素D水平正常者的2.05倍(OR=2.05,95%CI: 1.10~5.12)及2.23倍(OR=2.23,95%CI: 1.05~5.92),见表2。

表2. 维生素D与早发冠心病之间的回归分析

维生素D

单因素

OR(95%CI)

多因素

OR(95%CI)

正常(>20 ng/ml)

1

1

缺乏(10–20 ng/mL)

2.68(1.18~4.45)

2.05(1.10~5.12)

严重缺乏(<10 ng/ml)

3.03(1.12~5.23)

2.23(1.05~5.92)

注:OR: 比值比;CI:置信区间。

3讨论

本研究最主要的研究结果是血清维生素D缺乏作为早发冠心病患病的危险因素。维生素D缺乏导致冠心病发病的机制还不完全清楚。有研究表明,维生素D缺乏可增加动脉内皮功能障碍、钙化和硬化的风险[3]

很多研究支持血清维生素D缺乏是冠心病患病的危险因素之一。Akin等[4]发现评价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Gensini积分与维生素D水平之间呈负相关关系。Syal等[5]研究发现,与维生素D>20ng/ml的患者相比,维生素D<20ng/ml在两或三支血管病变和弥漫性血管病变的患者中更为普遍。然而,近年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冠心病患者中维生素D缺乏的患病率虽然很高,但与冠心病的严重程度无关。其中也有研究报导维生素D缺乏症并非冠心病的危险因素[6]。因此,关于血清维生素D缺乏与冠心病之间的关系一直存在争议。但上述研究纳入的研究对象几乎是老年患者。因此使得这些研究结果不能推广到所有的冠心病患者中。本研究主要探讨了维生素D与早发冠心病之间的关系,结论支持血清维生素D缺乏是早发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总之,维生素D缺乏与早发冠心病患病风险增加有关。如果这一证据得到不同地理区域的更大规模研究的证实,早期监测血清维生素D水平和补充维生素D可能对冠心病患者有很大的益处,特别是对于那些有早发冠心病风险的患者。

参考文献:

  1. Bikle DD, Bouillon R. Vitamin D and bone and beyond [J]. Bone Rep,2018,9:120-121.

  2. Sogomonian R, Alkhawam H, Jolly J, et al. Serum vitamin D levels correlate to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severity: a retrospective chart analysis [J]. Expert Rev Cardiovasc Ther,2016,14(8):977-982.

  3. Al Mheid I, Quyyumi AA. Vitamin D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 Controversy Unresolved [J]. J Am Coll Cardiol, 2017,70(1):89-100.

  4. Akin F, Ayça B, Köse N, et al. Serum vitamin D levels are independently associated with severity of coronary artery disease[J]. J Investig Med,2012,60(6):869-873.

  5. Syal SK,Kapoor A,Bhatia E,et al.Vitamin D deficiency,coronary artery disease,and endothelial dysfunction:observations from a coronary angiographic study in Indian patients[J].J Invasive Cardiol,2012,24(8):385-389.

  6. Mostafavi A, Jafarnejad S, Khavandi S, et al. Effect of vitamin D deficiency on coronary artery stenosis[J]. Iranian Heart J, 2015,16: 38-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