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血管瘤的形成机制及治疗后的护理要点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9-21
/ 2

婴幼儿血管瘤的形成机制及治疗后的护理要点

王飞

贵州省肿瘤医院 550001

摘要:目的探究婴幼儿血管瘤的形成机制及治疗后的护理要点。方法以50例血管瘤患儿为对象,研究时间为2019年2月-2020年1月,分为参照组25例与研究组25例,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护理干预,对比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参照组,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结论婴幼儿血管瘤在治疗过程中实施护理干预,有效预防不良反应,护理效果显著,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关键词:血管瘤;婴幼儿;护理干预;形成机制;

前言

血管瘤属于先天性良性肿瘤,可发病于身体各个部位,以皮下组织、皮肤较为常见。目前,血管瘤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往往可自然消退,但部分血管瘤存在生长趋势[1],严重影响患儿的外型美观,还可引发多种并发症,如功能障碍、感染、出血等。血管瘤应用而需及时给予有效治疗,配合实施科学护理干预,有效预防不良反应。本文将以50例患儿为对象进行研究,详细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50例血管瘤患儿为对象,研究时间为2019年2月-2020年1月,分为参照组25例与研究组25例。参照组,男:女=12:13;年龄为3-21个月,平均是(8.71±1.68)个月;病变部位为颈部、头面部、躯干部、四肢分别为3例、19例、1例、2例。研究组,男:女=11:14;年龄为3-22个月,平均是(8.93±1.57)个月;病变部位为颈部、头面部、躯干部、四肢分别为2例、18例、2例、3例。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对比分析,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

1.2 方法

所有患儿均实施药物治疗。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关注患儿体征变化,监测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指标,与患儿家属沟通交流,讲述疾病有关知识,提高认知水平。

研究组实施护理干预:治疗初期,指导患儿家属需频繁喂食,密切关注血压、血糖、心率、脉搏等指标,在发现不正常指标时需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干预。关注患儿哮喘、心律失常、低血糖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询问患儿家属家族史、疾病史,观察患儿喘息、气促等症状,评估哮喘发生概率,给予对症治疗;监测患儿心率变化,完善有关辅查,把握用药指征,预防心律失常;了解患儿腹泻情况,排便次数增多者,需增加饮水量,避免脱水,症状严重者需实施止泻处理。给予患儿家属心理护理,讲述血管瘤治疗现状,强调治疗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不良反应,患儿家属可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消除疑虑,顺利完成治疗过程;与患儿家属耐心沟通交流,做好解释与安慰工作,关心患儿家属,讲述治疗成功的案例,帮助患儿家属树立自信心。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统计学分析。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0.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用t检验,用均值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用X2检验,用%表示,组间比较,差异显著性水平均为:P<0.05。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研究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参照组,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如表1所示。

表1:两组患儿的不良反应结果比较(n/%)

组别

n

哮喘

心律失常

腹泻

发生率

研究组

25

0(0)

0(0)

1(4.00%)

1(4.00%)

参照组

25

2(8.00%)

1(4.00%)

3(12.00%)

6(24.00%)

X2

/

/

/

/

4.1528

P值

/

/

/

/

0.0416

3 讨论

血管瘤的发生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清楚,但多数研究认为是与血管形成有关的疾病。血管瘤(内皮细胞增生)可能是促血管生成因子水平增高、生长抑制因子水平降低所致

[2]。血管瘤为新生儿常见的先天性畸形,与婴幼儿同步发育,经历生长、静止、消退不同时期,部分患儿的血管瘤不影响器官功能无需特殊处理,且部分患儿的血管瘤可自行消失,也无需特殊处理[3]。然而,若患儿的血管瘤具有特殊的生长位置,严重影响患儿的器官功能与外形面貌,则会增加患儿家长的心理负担。当前,临床在治疗婴幼儿血管瘤时多采用药物治疗,但用过药过程中伴随哮喘、心律失常等不良反应,需重视护理干预[4]。本次研究中,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护理干预,结果可见,研究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参照组,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在护理干预中,将心理护理、用药指导、预防不良反应作为重点,密切关注患儿体征变化,监测不良反应先兆反应,一旦发现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干预,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促进疾病的治疗;加强患儿家属健康教育、心理指导,取得患儿家属信任,并积极参与治疗过程中,有效预防护患纠纷,对疾病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5]

综上所述:婴幼儿血管瘤在治疗过程中实施护理干预,有效预防不良反应,护理效果显著,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参考文献:

  1. 林小玲.心得安治疗小儿血管瘤的应用效果观察与临床护理[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20):113,117.

  2. 陈剑伟,原博,张再重, 等.普萘洛尔凝胶治疗小儿血管瘤的病理分析[J].医学研究杂志,2017,46(8):69-72,75.

  3. 封志强.聚桂醇注射治疗小儿血管瘤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12):173-175.

  4. 吕文强,王亮,徐兵, 等.普萘洛尔和聚桂醇分别治疗小儿血管瘤的临床效果比较[J].安徽医药,2017,21(12):2270-2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