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肺结核该不该告诉学校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9-22
/ 2

得了肺结核该不该告诉学校

马志美

盐源县人民医院 四川凉山 615700

肺结核为慢性传染病之一,主要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导致,且机体多个脏器受到影响,其肺部为最常见感染之一。该疾病主要通过空气传播,且传染性极强,属于我国发病率和病死率占首位的传染病。由于学生作为人群高度集中场所,人员互动较为密切,同时处于机体发育阶段的小学生、中学生,机体免疫力、抵抗能力均较弱,且自我保护意识较差,因此易受到结核病的传播,给学生身心健康造成较大危害。因此需依据我国教育部、卫计委《中小学生健康体检管理措施》,将肺结核可疑症状实施筛查,并将结核菌素试验(PPD)列为新生入校查体首要检查项目之一,给予针对性预防措施,最大限度降低发生率,进而为后期生长发育打下良好基础。

一、肺结核症状

肺结核主要由结核分支杆菌诱发的慢性传染性,该疾病以肺部结核感染较为多见,且可危及多个脏器[1]。临床主要表现为消瘦、纳差、乏力、盗汗、低热等症状,若未及时给予针对性治疗,可诱发呼吸道症状,如胸痛、咯血、咳痰、咳嗽等症状,且伴有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以及胸闷。由于学生机体免疫力较弱、学习压力大、体育锻炼较少,使学生时期极易感染肺结核疾病[2]。因此需通过针对性干预措施,提高学生针对该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最大程度降低感染率,对其日后成长发育具有重要意义。

  1. 诱发因素

1、细菌因素

诱发肺结核主要由结核分支杆菌的细菌所导致,其具有较强的致病性及传染性。由于学生时期学习压力较大、作息不规律、机体免疫力较低,更易感染肺结核,若营养不良,诱发肺结核风险更高,同时学生主要在学校集体学习生活,与同学接触较为密切,若存在肺结核同学,若未及时控制给予针对性处理,可在校园内逐渐蔓延、传播,进而增加肺结核感染风险[3]

2、呼吸道传播

肺结核主要通过说话、打喷嚏、唱歌、咳嗽时从喷出唾液飞沫中传播,由于结核患者唾液存在大量结核菌,其较大的飞沫颗粒逐渐落至地面,较小的颗粒可持续悬浮在空气中,若学生受到飞沫侵入后,极大可能受到感染[4]。尤其学校教室具有几十名学生上课,宿舍房间通风不当,健康学生吸入飞沫后,可造成结核菌感染。

三、预防措施

1、主动上报

若学生确诊为肺结核,一定做到主动上报学校,禁止隐瞒病情,并让平时存在密切接触的学生尽早实施检查,维护学生身体健康。同时禁止带病上课,需依据医师的要求,给予针对性治疗,严格遵医嘱按时服药、定时复查[5]。并在治疗过程中禁止在人群密集的场所活动,尽量减少与他人接触,若必须出去,佩戴口罩,尽量减少感染他人的现象发生。

2、心理干预

由于学生心理承受能力较弱,且处于青春期,感染肺结核后可诱发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如害怕、恐惧、焦虑、烦躁等症状,因此需详细掌握学生心理状况,告知其该疾病的治疗方案、护理措施,使其详细掌握学校肺结核的管理机制,加强预防措施,并告知学生该疾病的成功案例,使其树立治愈的信心,只要规范治疗,绝大多数肺结核均可治愈[6]

3、加强营养

在治疗期间需注意休息,并给予充足的营养,在饮食方面应嘱咐学生以高蛋白、高热量食物为主,如牛奶、蛋奶、肉类,进而提高机体免疫力,降低不良事件发生。并维持环境温湿度适宜,空气新鲜、安静。

4、尽早诊断

对肺结核患者的密切接触者,如宿舍、同班同学,需严密观察有无出现上述可疑症状,并通过学校、疾控中心、卫生保健室老师的安排,尽早到结核定点医疗机构实施全面检查,最大限度降低感染率发生[7]。除了对患者实施卫生宣教外,还需对周围同学、家属给予针对性卫生宣教,告知其肺结核属于一种可防、可治的疾病,促进学生提高肺结核疾病的认知,消除偏见,告知其尊重肺结核同学的重要性,告知学生可在条件允许的状况下,与患病同学进行交流、谈心,以爱心唤醒患者战胜疾病的勇气和信心。同时需依据心理学的特点接近患病同学,做好针对性生活护理,观察其言论、举止、生活需求以及心理特点,进而制定针对性护理干预,尽量满足患病同学的生活需求。同时依据心理特征做好院外指导,患病同学因疾病治愈而高兴,但又害怕回到学校后,未具有良好的治疗条件,怕结核病传染给同学。因此需依据每个同学心理状况实施院外干预指导,消除患病同学的焦虑、紧张情绪,并使其能够有效遵守合理治疗,进而提高康复率[8]

四、小结

学生若确诊为肺结核,一定要做到主动上报学校,禁止隐瞒病情,并让平时存在密切接触史的学生、老师尽早到结核病定点医院实施检查,维护学生身体健康。同时针对学生这一特殊患病群体,需详细掌握其心理状况,并依据其不同心理特征,给予针对性心理指导,应正面引导、多加鼓励,树立患病同学战胜疾病信心,不仅有效建立和谐医患关系,还能够提高其治疗依从性,进而提高治愈率,降低感染率发生,促进学生早日康复,回归校园。

参考文献

[1]李娜苗,范亚莉,赵瑞婧, 等.中国人群肺癌合并肺结核与单纯肺结核临床及影像学特征Meta分析[J].安徽医药,2020,24(7):1278-1282.

[2]王倪,张慧,张铁娟, 等.使用电子药盒辅助肺结核患者服药管理的实施情况分析[J].中国防痨杂志,2020,42(7):682-686.

[3]汤玲玲,陈丹萍,方雪娥, 等.耐药肺结核患者领悟社会支持的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防痨杂志,2020,42(6):604-608.

[4]毛燕君,鲁敏,陈丹萍, 等.从肺结核患病学生角度看高校结核病防控现状[J].上海护理,2020,20(6):10-13.

[5]周仪竟,聂金,张景涛.MSCT鉴别薄壁空洞肺结核和薄壁囊腔类肺癌的价值观察[J].中国CT和MRI杂志,2020,18(8):46-48,89.

[6]黄嘉,杨薇,田沙沙.完全管理模式在耐多药肺结核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贵州医药,2020,44(6):1004-1005.

[7]黄爱菊,陈慧娟,荀梦君, 等.贵州省学生肺结核流行趋势分析及预警系统建立[J].实用医学杂志,2020,36(4):532-537.

[8]冯宗欣,肖殿超,贾会英, 等.河南省濮阳市731例学生活动性肺结核临床特征分析[J].临床肺科杂志,2020,25(3):427-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