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信息化与数字化浅论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9-22
/ 2

文博信息化与数字化浅论

吴宏

王羲之故居 山东 临沂 276000

摘要:在我国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升的背景下,我国文博事业也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和提升,这有利于更好的维护我国文物博物馆的运行和发展,促进我国精神文明的传承。在文博事业不断发展的同时,对于文博信息化、数字化的探讨越来越多,文博工作更加需要先进的、科学的进行和开展,因此,本文以文博信息化与数字化浅论为题进行论述。

关键词:文博信息化数字化浅论

引言:文博,顾名思义是指我国文物和博物馆,通过文物学、博物馆学、历史学、考古学以及相关学科进行研究和实践,在文物管理部门、考古部门、各级博物馆、文物经营企业、高等学府和科研院所、海关、新闻出版、广播电视、教育等单位进行文物与博物馆管理研究的活动。开展数字化、信息化的文博工作,可以更好的促进文博事业的发展和进步。

  1. 文博信息化与数字化的必要性

文博行业是我国文物和博物馆行业,是对我国文物和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行业。我国是五千年文明的古老国家,从古至今,无数历史遗留下来的文物和文明都承载着我国人民的精神文化和历史习俗,都是我们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需要我们进行妥善的保存和保护,并继续传承和发扬下去。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古代文物和历史遗迹被发现和利用,很多历史遗迹作为景区供人们参观和游览,出土的一些古画、陶瓷、钱币也被收藏到历史博物馆中,进行保管和留存,供人们参观鉴赏[1]

但是由于对古代遗迹和历史文物保管不当,历史文物和古代遗迹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给文博工作造成影响,造成了我国文物和遗迹的流失和损坏。据相关报道,在国庆期间,游客的大量到访和游览,导致遗迹景区的环境和温度出现巨大变化,遗迹笔画色彩剥落,给历史遗迹造成损失。同时历史博物馆中对很多出土的文物的管理不够严格,缺少必要的记录和统计,很多博物馆对文物的数量和类别不够清楚,管理上较为粗糙,导致文博工作混乱,严重影响我国文物的保存质量,导致文博工作难以提升。

通过上述的例子不难看出,传统的文博工作管理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当前人们的需求,随着越来越多先进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文博更需要信息化和数字化的管理发展模式,需要更好的提升文博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更妥善的对我国历史文物进行保管,满足人们不同的需求,更加明确和系统的对文物进行管理和保存,才能使我国文物和遗迹更好的传承下去,因此,推进文博信息化和数字化建设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2]

  1. 文博工作当前存在的问题

想要推进文博工作的信息化和数字化建设,必须要对当前文博工作的实际情况进行深入的了解和调查,详细掌握文博工作中各个方面的问题和不足,从而才能有针对性的对文博工作进行改革和提升,更好的进行信息化、数字化转变。经过对传统的文博行业进行分析发现,传统的文博行业思想观念较为落后,资金设备以及专业的人才都很匮乏,管理方式不够科学合理,诸多方面的弊端和问题导致文博工作质量和效率都难以提升,严重阻碍文博行业的发展和提升[3]。具体问题如下:

  1. 思想观念落后,缺乏先进的理念

文博工作是一个非常积极和正向的工作,展现着我国传统的历史文化,传承着我国优秀的精神文明,同时随着各个行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文博行业的发展也受到了较大的考验和挑战。传统的文博行业思想观念较为落后,仍保留着传统的工作理念和思想,缺乏必要的先进的意识和观念,也不懂得利用先进科学的技术和方法开展文博工作,文博管理工作也存在很多落后和不合理的地方,严重影响文博工作的提升和发展,导致文博工作效率和质量的降低[4]

  1. 文物展出数量少,文物流失严重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出土的文物数量庞大,等级在册的文物点就有三十五万处之多,各个文物博物馆中的收藏件数更高达一千二百多万件,按照这个基数文物博物馆应该有大量的文物供人们参观和鉴赏,但是实际上只有极少部分被文物馆所展出,展出的文物数量很少,难以满足人们鉴赏的需求。同时,我国文物流失问题严重,很大一部分文物在保管中被流失、损坏,文博管理工作存在较大弊端。

  1. 文物保护陈列方法落后,缺少优秀人才方法

在出土的文物当中,有很多文物的保存保管要求很高,较为脆弱,需要精心的保存,才能还原历史的色彩,例如:纸质、壁画、织绣等物品,就很容易受到温度、湿度、空气等因素的影响和侵蚀,出现退化、褪色、剥落等现象,在保存上较为困难,文博馆的保护手段落后,对于这些易损物品缺乏妥善保存的方法,导致文物的流失和损坏。同时,大部分文物博物馆在文物陈列上,方法较为落后,仍采用传统的说明牌等手段进行展示和说明,很多文字说明较为简单或者生硬,不够生动有趣,难以激发人们鉴赏参观的兴趣,影响人们鉴赏的体验。在文博馆中很多管理人员综合素养和工作能力较低,没有创新和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文博行业缺少必要的优秀专业人才和方法,自然导致文博行业的发展越来越低下

[5]

  1. 文博信息化与数字化应用

  1. 藏品信息三维立体扫描技术

想要改善文博行业当前的问题,提升文博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一定要合理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推进文博工作的信息化和数字化建设,才能更好的促进文博行业的长远发展。文博信息化和数字化建设总体来讲较为复杂,技术水平要求较高,还要合理结合文博的实际情况,才能使信息化和数字化达到理想的效果。对于文博数据来说,与其他纯文本或文本数据的行业相比,有着较为明显的区别和特点。文博数据不仅仅包含着传统上的数值和文本数据,其中还包括很多古代建筑、古遗址等二维平面图像和三维立体图像,还有一些音频和动态图形等组成的多媒体资料,这就需要对这些特有的文博数据资料进行精确的输入,以求使文博数据色彩、格式都得到妥善的还原和处理。因此,对文博藏品进行信息、数字化转化,将三维立体扫描技术更好的应用到文博中,提升文博工作的效率。可以根据录入数据的类别将文博数据进行分类,大致划分为文本数据、静止图像、运动影像和三维数据四种,再根据不同类别的数据,分别采用不同的数据收集和录入方法进行数据输入,例如文本数据就可以采用手工输入的方式进行数据输入;静止图像可以利用扫描仪进行扫描输入;运动影像可以利用编码器进行采集和输入;三维数据可以利用三维扫描仪或者计算机重构来进行数据的输入,以更好的提升文博藏品信息的输入效率,使数字信息化技术发挥最大的功效[6]

  1. 藏品资料数码影像与多媒体技术

在当前社会时代不断发展进步的今天,博物馆的作用和意义也得到了相应的提升和变化。博物馆不仅仅有简单的文物收藏和展示的功能,更要有一个向社会和公众进行信息资料资讯服务的作用,它不仅是地区和城市的基础设施和建设,更是一个国家精神文明的象征和文明发展的标志。因此,博物馆一定要提升这个层面的认识和重视,将数字化更好的运用到博物馆工作中。在传统的博物馆文物展示中,由于受到场地和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限制,通常采用图片和说明牌向人们展示,但是单一的展示形式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人们不仅是要对历史文物进行欣赏,更多的是要探求文物背后深厚的文化历史背景和积淀。所以,将数码影像与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博物馆文物展示中,可以一改传统的展示形式,更加清晰、生动、具体的展示文物的各个信息和背景,使文物展示由静态到一个动态的过程,提升人们的参观体验和感受,避免传统展示对文物的损坏和影响,还可以通过数字化检索查阅等方式,使人们参观更加便利,减少工作人员的强度,提升博物馆的工作效率[7]

  1. 网上虚拟博物馆与VRML技术

当前我国互联网信息和计算机技术不断发展和提升,计算机先进的技术可以更好的促进博物馆展览的效果,提升人们的文物参观体验,其中网上虚拟博物馆的应用就是最好的体现。利用计算机技术构建出一个虚拟的场景,利用三维和VRML技术给人们营造一个虚拟的情境,重现古代的遗迹、物品和场景,使人仿佛身临其境般的回归到古代,提升人们的观感和体验,使博物馆的展示效果得以更好的提升。

  1. 现代化藏品管理和数据仓库技术

对博物馆藏品进行现代化技术管理,主要包括文物的分类、检索、统计、鉴定、拍卖等,利用数据仓库技术使文博信息管理更加高效和科学,提升文博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及时纠正文博工作中的错误和弊端,使文博工作更加系统化、规范化,促进文博行业的长远发展。

总结:综上所述,文博信息化和数字化的推进可以更好的促进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文博事业机构的不断提升,将原有的历史文化资源转化为经济资源,对我国经济文化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要深入分析当前文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加强对文博信息化数字化的重视,从多方面促进文博工作信息化、数字化的转变和发展,促进文博事业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孙卿.文博数字资源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应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9(13):255.

[2]张毅.文博图书馆文献资料数字化与共享[J].文物春秋,2018(S1):84-88.

[3]李云陆.浅谈数字化古籍资源与文博事业的发展[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2(26):69-70.

[4]陈利民.数字化古籍资源与文博事业的发展[J].山西档案,2018(01):110-112.

[5]李艾.论数字化对博物馆的影响——以秦皇岛市玻璃博物馆为例[J].大众文艺,2017(21):29.

[6]李昕,宫路.我国文博创意产业发展思路探讨[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7,15(02):47-50.

[7]刘纲举.文博信息化与数字化浅论[J].中国城市经济,2004(03):5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