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适护理在急性脑梗塞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9-22
/ 1

舒适护理在急性脑梗塞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魏丽

黑龙江省大庆市第五医院 163714

  摘要:目的 针对急性脑梗塞住院患者展开临床护理研究,了解舒适护理的运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近2年内收治的此类患者共6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舒适护理模式。对比两种护理模式在预后效果上的差异性。结果 采用舒适护理的观察组中未出现并发症情况,护理总有效率达到了100%;而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有3例出现并发症或发病情况,护理总有效率仅为90%。两组患者在护理效果上呈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舒适护理能够针对患者住院期间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或并发症达到干预效果,提升预后有效性。    关键词:急性脑梗塞;预后;舒适护理   Abstract: objective to carry out clinical nursing research on hospitalized patients with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and understand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comfortable nursing. Methods 60 cases of such patients in our hospital in recent 2 years were randomly p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conventional nursing mode,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comfortable nursing mode. To compare the difference of the two nursing modes in the prognosis. Results there were no complication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ith comfortable nursing, and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nursing was 100%; while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re were 3 cases of complications or morbidity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nursing was only 90%.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nursing effect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 < 0.05). Conclusion comfortable nursing can achieve the intervention effect for the possible adverse reactions or complications during hospitalization, and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prognosis.

Key words: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prognosis; comfortable nursing

 急性脑梗塞多发生于年龄偏大患者,具有高死亡率、高发病率、高致残率的特点[1]。通常造成患者出现急性脑梗塞的因素在于颅内段动脉狭窄,继而引发血液动力学变化或出现栓塞,血运循环下滑[2]。在这一情况下,患者脑部会出现运血不足的状况,之后出现缺氧症状,引发脑梗。本院基于这一背景,采用对比方式研究了舒适护理对患者预后的优越性,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7年3月~2019年3月这2年时间内收治的急性脑梗塞患者共60例,按照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中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龄在43~76岁,平均年龄(54.4±6.2)岁。观察组中男性16例,女性14例;年龄在41~75岁,平均年龄(52.8±6.5)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即针对患者住院期间用药、注射等方面实施护理,同时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观察组采用舒适护理模式,针对预后展开干预,具体操作如下:    1.2.1心理护理 心理状态是患者住院期间安排用药治疗、积极配合治疗的重要因素。由于急性脑梗塞具有起病急、病死率高特点,因此患者可能会出现恐惧、焦虑感,严重者会影响到配合程度,尤其是出现抵触治疗状态。护理人员应注意与患者之间的沟通,同时应主动向患者讲解注意事项以及预后方法,减少患者由于自身疏忽造成并发症的可能性,让患者树立康复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1.2.2饮食护理 脑梗塞患者由于血管存在栓塞情况,因此应注意饮食的清淡性,患者应食用高热量、高营养以及高蛋白的食物,并注意维生素的摄取。部分脑梗塞患者在发病之后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吞咽障碍,饮食若存在困难,可让患者食用流食。营养摄取方面,可将蔬菜或水果榨汁让患者饮用。榨汁应注意饮用的及时性,一杯最好能够在榨好5min之内小口饮用完毕,避免过长时间接触到空气发生氧化。必要时可实施鼻饲营养供给。    1.2.3行为护理 急性脑梗塞易造成偏瘫,多发生于梗塞产生的2w~3个月期间。此阶段应加强对患者行为功能的训练,通过持续性锻炼或是刺激影响其器官功能,逐渐让其加强对器官的控制。此类患者偏瘫部位必须隔一段时间就至少活动几分钟,若在3h内患侧未活动,可能出现轻微肌肉萎缩;若不活动时间超过了14h,易引起关节挛缩。    在舒适护理理念中,行为护理的目的在于减轻患者由于长期不活动造成的关节麻痹感并降低偏瘫产生几率以及程度。护理人员应制定详细的行为活动方式,并形成康复计划。具体而言,活动应先从健侧开始,训练患者自行侧卧坐起,之后逐渐转为从患侧坐起。在患者病情稳定阶段,可训练其在床旁进行平衡训练,之后可逐渐训练其坐轮椅。若恢复状况良好,可进行迈步训练,并适当训练其使用双手进行基础生活行为,如刷牙、洗脸等。训练过程中应注意控制患者运用正确姿势,护理人员需及时在旁纠正,以免恢复过程中养成不正确行动方法,影响肌肉及关节恢复,避免过度劳累。    1.3护理效果判定标准 本次研究将护理效果按照显效、有效以及无效分为三个程度,各程度判断标准如下:显效--患者预后状态良好,未出现发病现象,且在住院治疗期间未出现并发症,患者及家属对护理效果满意。有效--患者住院期间出现轻微并发症但及时发现并有效控制,期间存在轻度不适感,对护理效果比较满意。无效--患者住院期间出现发病情况或是并发症,住院费用因此上涨,对护理效果满意程度一般甚至不满意。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7.0软件处理实验数据,计量资料使用 x±s表示,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采用舒适护理的观察组患者在预后总有效率方面达到了100%,而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仅为90%,两者对比呈显著性差异(P<0.05)。在无效人数方面,住院期间出现了并发症或发病的患者共3例,均为对照组成员。由此可见,舒适护理能够针对患者可能出现的预后症状展开干预,提前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控制住。同时可有效提升患者及家属对护理的满意程度,优化护患关系。    3讨论    舒适护理能够减少患者的紧张恐惧心理,通过优质护理,健康指导、心理护理、手术前护理以及手术后的护理,有效的缩短缺血时间,同时尽最大努力修复脑功能达到正常工作状态[3,4]。    根据本次研究结果,在两组人数均为30例的前提下,研究的60例患者中共有3例出现了并发症,发生率为5%,产生于对照组。且观察患者人数分布状态不难看出,观察组患者大都分布于显效程度,有19例,占该组总人数63.33%,对照组仅有40%患者处于显效。说明在舒适护理干预下患者住院期间预后状况将更优,并发症产生几率大幅下降,为疾病的控制提供切实帮助。    综上所述,优质的护理服务满足患者的基本医疗需要,体现"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原则[5]。对急性脑梗塞患者实行舒适护理,能有效促进患者的各方面功能恢复,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舒彦桂,路海芳.浅谈急性脑梗塞患者临床护理分析[J].现代养生,2013,20(17):74.    [2]刘淑英.60例急性脑梗塞的临床护理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3,01(21):267-268.    [3]王丽竹,陈水红,王钰炜.改进急救护理路径在急性脑梗塞患者溶栓治疗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4,01(04):84-85.    [4]佟爱云.急性脑梗塞患者的临床治疗和护理探讨[J].黑龙江医药,2014,02(12):419-420.    [5]孙耀霞,李艳军,郑冰杰.急性脑梗塞患者护理中全程优质护理的应用[J].中外医疗,2014,02(08):159-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