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心话胸心外科术后肺部感染的临床护理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9-22
/ 2

胸心话胸心外科术后肺部感染的临床护理观察

刘亚亚

榆林市第一医院胸心外科 陕西 榆林 719000

摘要:目的文章主要针对胸心外科术后肺不张和肺部感染的临床护理观察进行分析研究。方法先选取观察对象,选取范围为近两年来在我院胸心外科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其中200例患者中30例术后发生肺不张和肺部感染,比较护理前和护理后病人的肺功能恢复情况。结果经过对患者进行的心理健康辅导教育以及合理指导患者正确咳嗽、辅助吸痰和体位引流的护理干预等,使得胸心外科术后肺不张和肺部感染的发生概率明显下降,明显缩短了恢复时间。结论通过临床积极护理后,患者肺功能与护理前相比得到了明显的改善,这种护理观察的模式值得临床上应用及推广。

关键词:胸心外科;肺不张;肺部感染;护理

引言

手术后感染一直是困扰外科医生的一大难题。抗生素的使用作为预防术后感染的重要治疗手段,不仅能有效地减少感染,还能降低治疗费用。普通胸外科手术多属二类切口手术,有使用预防性抗生素的指征;多数心脏手术因需行体外循环,植入人造物,手术时间长,感染后果严重,也需要使用预防性抗生素。随着器官移植手术的推广,心、肺移植围术期使用抗生素是保障手术成功和移植器官长期存活的一个重要环节。当前滥用抗生素的情况十分普遍。使用预防性抗生素多采用联合用药,大剂量、长时段覆盖。这势必引起耐药菌株比例升高,破坏体内正常菌群,增加感染风险。因此,合理使用预防性抗生素直接关系到提高医疗质量和控制医疗费用。现就胸心外科手术预防性抗感染治疗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先选取200名观察对象,选取范围为近两年来在我院胸心外科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其中男120例,女80例,年龄22~70岁,平均(46.1±3.5)岁,原发疾病包括肺大泡、周围型肺癌、胸腔积液、支气管扩张伴感染、肺结核等肺部疾病。其中发生肺部感染者居多,有25例,感染部位包括右侧肺部感染、左下肺感染、双肺感染以及发生5例肺不张的情况。

1.2护理方法

1.2.1术前护理

(1)首先应对肺部感染的诱发因素展开调查分析,并以此为依据制定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方案。调查发现,肥胖、吸烟史、慢性肺部疾病史、手术治疗等均是肺部感染的重要影响因素。对于肥胖患者,应为其制定科学、合理的饮食食谱,尽量避免暴饮暴食,以便有效控制患者的体重;对于吸烟患者,应与患者展开积极沟通,提醒患者戒烟;对于本身伴随慢性肺部疾病的患者,应进行心理辅导,同时给予患者祛痰、止痛、消炎类药物,以便缓解患者的肺功能;对经手术治疗的患者,加强术后呼吸道的管理,指导患者有效咳嗽咳痰,雾化吸入、机械辅助排痰等方法的运用,提高患者肺功能的恢复。(2)给予患者心理干预及健康宣教。通过讲座、座谈会等形式对患者开展胸心外科手术相关知识的普及工作,以便提升患者对胸心外科手术的认知水平,纠正患者的不良就医行为,帮助患者选取健康的生活方式及饮食习惯。护理过程中,相关护理人员应与患者保持良好的沟通关系,增强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依赖感及信任度,密切关注患者情绪的波动情况,及时给予患者心理干预及心理疏导,以便缓解患者的焦躁、抑郁等负性情绪,提升患者的配合度及诊治依从性。

1.2.2术后护理

(1)体位护理:术后应使患者保持去枕平卧位,并将患者的头部偏向一侧,待患者全麻清醒生命体征平稳后将体位变换为30°的低卧位,待患者适应后,将体位变换为45°的半卧位。(2)气道护理:给予患者相应的雾化剂,以防发生气道感染。指导患者进行腹式呼吸训练,或给予患者排痰机,以便改善患者的肺部功能,相关护理人员五指分开按压伤口处,鼓励患者咳嗽,或嘱其抱枕咳嗽,减轻咳嗽对伤口振动引起的疼痛。(3)术后长时间留置引流管 ①食管癌患者术后长时间留置胃管,禁饮食时间长,营养低于机体需要量,导致口腔干燥、口腔异味、咽喉干燥引起脱水,痰液粘稠不易咳出或无力咳出和胃液的返流误吸,而致肺部严重感染;禁饮食期间因口腔感染而致严重的吻合口感染。②插尿管和留置尿管是患者尿路感染最直接的危险因素,留置尿管每延长1d,发生菌尿症的危险性增加5%。③开胸术后胸腔内积存一定的液体或气体限制了肺膨胀,使有效的呼吸面积减少,不可避免地造成呼吸功能下降,易并发肺部感染等并发症。术后留置胸腔引流管能引流胸腔内积液积气,但引流管的刺激、手术时肺部挤压、创伤的打击使肺部分泌物增加;术后疼痛患者未能深呼吸、用力咳嗽排痰,分泌物淤积于肺部,其生理功能下降,恢复缓慢,增加感染机会。(4)心、肺移植手术中预防性抗生素的应用心、肺移植手术后由于免疫抑制,常导致单纯疱疹病毒再发和机会性感染。针对卡氏肺囊虫、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曲霉菌、念珠菌和弓形虫,高危患者应当预防性使用抗生素6~12个月。6个月后,主要是社区获得性感染,可以停用预防性抗生素。病毒感染(尤其是疱疹病毒)常发生在康复后期,但术后早期抗病毒治疗才有效。更昔洛韦(ganciclovir)能减少巨细胞病毒和其他疱疹病毒感染。对巨细胞病毒感染的高危患者,应术后静脉和口服更昔洛韦序贯治疗3个月。但更昔洛韦可能导致骨髓抑制,应当常规监测血常规。如果血清学检测阳性的患者未接受更昔洛韦治疗,阿昔洛韦和泛昔洛韦(famciclovir)能防止单纯疱疹病毒和带状疱疹再发。对于其他呼吸道病毒感染,如鼻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体病毒及腺病毒者,建议口服、静脉滴注或气雾吸入利巴韦林(ribavirin)。肺移植受者和供者常规气道分泌物真菌培养,指导术后抗真菌治疗。肺移植患者曲霉菌定植和以前有巨细胞病毒感染史是侵袭性曲霉菌病的高危因素,可以气雾吸入两性霉素和静脉小剂量使用,或静脉注射伊曲康唑、伏立康唑(voriconazole),防止侵袭性曲霉菌真菌感染,以及曲霉菌感染影响吻合口愈合。分泌物培养出念珠菌,常选用氟康唑。

2结果

通过观察统计肺部感染和肺不张患者呼吸功能,得出引起术后肺部感染和肺不张主要原因是手术创伤、麻醉剂抑制呼吸、黏液纤毛清除率减少等;经过积极护理后,患者肺功能得到明显改善,与护理前相比存在明显差异。

3讨论

有研究指出,病理生理变化是致使胸心外科术后患者产生肺部感染等不良反应的主要诱因,常见的病理生理变化包含呼吸类型、呼吸道通畅状况、非机械灌注等。此外,术中麻醉药物的副作用也与肺部感染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具有一定的关联性,术中麻醉药物的副作用主要为阻碍患者舌下神经的正常活动,致使患者肌肉松弛,甚至引发呼吸道堵塞,影响黏液纤毛的清除功能。综上所述,护理人员对患者的心理辅导教育以及专业的指导,对患者病情的恢复作用很关键,这样胸心外科术后肺不张和肺部感染的发生概率就会明显下降,恢复的时间也会大大缩短。

参考文献

[1] 王丽.胸心外科术后肺不张和肺部感染的观察与护理[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8,20(12):7821-7822.

[2]李海燕.纤维支气管镜吸痰治疗肺不张护理观察[J].当代医学,2017,19(9):890-891.

[3]宁曼申.胸心外科术后肺不张和肺部感染的观察与护理[J].大家健康(中旬版),2014,2(12):318-319.

[4]陈热花,张筱波.护理干预对胸部术后预防肺不张的效果观察[J].健康必读(下半月),2010,4(10):4410-4411.

[5]阮汝娟.综合护理用于胸外伤患者预防肺不张的效果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4(18):41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