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道内出血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9-22
/ 1

消化道内出血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牟敏华

昭化区人民医院,四川省广元市 628021

消化道是机体消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若是消化道出现问题,可能会影响整个消化系统的运转,危及生命安全。消化道内出血是常见消化道问题,可分为上消化道出血与下消化道出血两种类型,病因有所区别,具体而言:

一、上消化道出血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上消化道出血是临床急重症,若是出血不止,可能造成急性周围循环衰竭,从而危及生命,且不同病因所导致的上消化道出血,其干预方法不同,那么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都有哪些呢?

第一,消化性溃疡。通常情况下,我们的十二指肠粘膜与胃均具有丰富的血液供应以及极强的再生能力,并且大量粘液附着其上,能够形成防御屏障,但若是存在致溃疡因素,会削弱防御屏障,且由于溃疡的形成与胃蛋白酶以及胃酸有关,所以称之为“消化性溃疡”。消化性溃疡发病率较高,并且依据发病部位还可分为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对于胃溃疡而言,其最大胃酸与基础胃酸均分泌正常,主要是因为胃溃疡起因于胃粘膜局部,存在保护屏障被破坏,所以不能有效对抗胃蛋白酶与胃酸的侵袭。对于十二指肠溃疡而言,胃酸分泌过多是其主要发病因素。当溃疡较为严重且侵蚀血管后,可造成出血,且被侵蚀血管的大小直接影响着出血量,若是粘膜糜烂处的渗血,则出血量减少,若是较大动脉被侵蚀,则出血量多、出血急。

5f69c1ec0467b_html_a7f641613f6610a6.jpg

第二,出血性胃炎。出血性胃炎属于急性非特异性损害,疾病特征是胃粘膜出血、溃疡、多发性糜烂,主要因药物、酒精等因素刺激,从而使胃粘膜受损所致,且可因血流减少、血管收缩而发生粘膜屏障功能障碍、缺氧等情况,造成表层细胞崩解、坏死,发生急性损害。另外,临床中青年出血性胃炎病人多于老年病人,主要与青年人生活方式有关,例如长期进食辛辣食物、饮酒等,当进行胃镜检查时,发现存在粘膜水肿、充血,伴有多发糜烂。

第三,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导致上消化道出血的重要病因,常见于中年群体。

第四,胃癌。胃癌亦会发生上消化道出血,保守止血治疗疗效欠佳,容易复发,所以目前最有效的止血方法是手术切除病灶。另外,分析胃癌病人发生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为:(1)肿瘤会侵蚀胃壁大血管,从而使出血更为活跃;(2)肿瘤生长旺盛,而血供不足,从而肿瘤中央部位发生糜烂、溃疡;(3)肿瘤位置较高,当存在溃疡时,容易累及左动脉分支,发生大量出血;(4)若是胃癌病人伴有动脉硬化,容易降低止凝血功能,发生凝血功能障碍,会对出血的自限功能形成阻碍;(5)部分早期病变也会侵犯病人粘膜下血管丛,进而导致出血;(6)若是肿瘤侵犯骨髓,会减少全血细胞与血小板,继而加重出血。

二、下消化道出血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下消化道出血的病因较多,常见病因有:

第一,肠道感染。其由多种原因引起,表现为腹胀、便秘、腹痛、腹泻等症状,可分为多种类型,如:(1)炎症性肠病:炎症性肠病属于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疾病,目前尚未明确其发病机制与病因,但是普遍认为与免疫、遗传、环境、感染等因素有关,可结合病理检查、影像学检查、内镜检查、临床表现等予以确诊;(2)嗜酸性粒细胞性肠炎:此病在临床中较为少见,疾病特征是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无特异性临床表现,通常有腹痛、便血、腹水、腹泻等症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但普遍认为此病是过敏原导致的一种变应反应,结合其累及消化道的部位,可划分为浆膜病变型、肌层病变型与粘膜病变型,其中粘膜病变型最容易引起消化道出血;(3)放射性肠炎:放射性肠炎会引起慢性失血,可接受口服铁剂治疗,若是病人出血量较大,需要考虑内镜、药物治疗,若是上述治疗方法无效,需要接受手术治疗。

第二,结直肠息肉。结直肠息肉亦是消化系统常见疾病,典型症状是腹胀、大便性状改变、腹痛、便血等,好发于横结肠、乙状结肠、直肠等部位,若是按照病理进行分类,可分为增生性息肉、炎性息肉与腺瘤样息肉,且腺瘤样息肉的发病率最高。

第三,结直肠癌。结直肠癌是恶性肿瘤疾病,由于饮食习惯、生活方式的改变,结直肠癌发病率呈现不断攀升趋势。另外,结直肠癌预后较好,但晚期结肠癌生存率较低,所以早诊断、早治疗是改善生活质量、延长寿命的关键。

第四,血管病变。血管病变也会引起下消化道出血,如常见疾病有动静脉畸形、门脉高压性肠道血管疾病、毛细血管扩张、缺血性肠病等,其中门脉高压性肠道血管疾病的主要表现是肠道异位静脉曲张,存在血流量增加、毛细血管扩张、动静脉短路等改变,通常因门脉高压性肠道血管疾病所致下消化道出血病情较轻,并且具有自限性特征,可经由内镜检查确诊;缺血性肠病常见于老年群体,可分为缺血性结肠炎、慢性肠系膜缺血以及急性肠系膜缺血三种类型,典型症状为腹痛,也可伴有肠梗阻、大便习惯改变以及便血等,早期无明显症状,容易与其他疾病混淆。

总之,引起消化道内出血的原因较多,如消化性溃疡、出血性胃炎、肠道感染、结直肠癌等,当存在上述因素,需要警惕消化道内出血,并且若是出现呕血、粪便性状改变等消化道内出血的常见症状,需要及时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