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疑难指印的检验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9-27
/ 3

常见疑难指印的检验

严志楠

12019028 警硕七期 云南警官学院

摘要:手印的细节特征在指纹的同一认定中有重要意义。根据手印细节特征的种类、稳定性和差异性来对指纹进行同一认定,来为案件的侦查提供方向,为确定犯罪嫌疑人提供线索和证据。利用手印的细节特征对模糊、变形、残缺手印的检验与分析。把现场提取到的模糊、变形、残缺手印与样本进行比对鉴定,确定或否定同一。很多现场提取到的指纹都是模糊、变形、残缺的,要想使手印的证据潜力最大化,就必须对模糊、变形、残缺手印进行分析与鉴定。

关键词模糊、变形、残缺手印;细节特征;分析检验

1引言

指印在案件的侦破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却因为很多现场遗留的指印是模糊、变形和残缺的,使很多检验人员都束手无策,让很多在现场提取到的指印发挥不了它该发挥的作用。在很多的犯罪现场,因为不同原因的影响,技术人员提取到的现场指印大多数都不是完整的。要提高指纹破案的效率,就必须加强对疑难指印的检验与分析,完善指印的鉴定。为了使现场提取的指印发挥它的作用,挖掘指印的证据潜力,在此讨论模糊、变形、残缺指印的一些认定技巧和方法。因为疑难指印的形成原因很多,所以在案件中疑难指印非常的常见。研究疑难指印的检验与分析也就变得十分有意义。研究疑难指印能够帮助我们了解更多的案情,确定犯罪嫌疑人,为破案提供帮助,使指印的证据潜力最大化。

  1. 指印的鉴定意义

指印是指指纹遗留在被触物体上的印痕。由于手指表面经常附有汗液等物质,在接触物体时由于物体之间的吸附性和渗透性的作用,使手掌表明的附着物遗留在物体上而形成指印。因为手纹具有人各不同、终身基本不变、触物留痕、认定个人的特点,而在犯罪现场或多或少都会遗留一定的指印,并且指印的认定价值极高,所以指印在现在的案件侦查中应用非常的广泛。通过运用手印学的理论和方法,结合现代科学技术和相关学科知识,对与案件有关的指印进行勘验、检查及鉴别,为侦查破案、起诉和审判提供线索和证据,在公安机关以及司法部门的工作中有重要意义。通过指印来破案,无论是破案速度的提升,还是破案成本的降低都是可行的。特别是随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了空前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使得指纹破案更容易。如现在办理身份证就必须录入指纹,对通过指纹破案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在一些案件中仅仅通过指印的鉴定就可以侦破一件案件。

  1. 常见疑难指印的种类极其成因

3.1常见疑难指印的种类

常见的疑难指印主要有模糊指印、变形指印和残缺指印。模糊指印指的是在肉眼的观察下可以看见指印印痕,但是基本无法分辨手印上的乳突纹线和犁沟线条的特征的一种指印。

变形指印是指由于指纹形成的复杂性,在指纹形成时乳突纹线的粗细、间隔、密度、弯曲程度以及细节特征和几何形态发生了一定的改变的指印。

残缺指印是指现场遗留的指印中仅出现手指的某一小部分的指印。

3.2常见疑难指印的形成原因

模糊、变形、残缺手印的形成原因很多,首先从承很客体来说,承痕体表面的附着物和光滑度、承痕物体的形状、指印所在面的坡度、承痕物体的弹性以及可塑性都会对指印的形成有影响。如:形成指纹是承痕物体表面有附着物,但是在指纹形成之后附着物脱落,指纹在附着物脱落的部位就会形成模糊。如果承痕客体有凹入部分,那么手印在形成之后就会出现残缺。

其次是作用力,在形成指印是作用力的不同,形成的指纹也不相同。物理学学上的作用力包括力的大小和力的方向。如:作用力太小形成的指印会模糊不清晰甚至有残缺,如作用力太大或者作用力的方向中途发生改变又会使形成的指纹发生变形等等。作用力的大小和方向是手印发生形变的主要原因,人的真皮下面有较为发的的脂肪层,脂肪层可以发生弹性形变,在不同的作用力下脂肪层发生形变的程度不同,就会导致留下来的指印发生的形变也不相同。

如图3-1就是因为在拍照时操作不当导致的。

5f6ff3e77efd2_html_63c91376766ebee3.jpg

3-1

  1. 疑难指印鉴定的难点

4.1疑难指印鉴定易出现的失误点

针对模糊指印、变形指印和残缺指印的鉴定必须要有比较科学的鉴定技巧和方法,用一般的指印鉴定方法很容易造成失误,甚至得出错误的鉴定结论。在对疑难指印进行鉴定时,要想得到正确的鉴定结论,要注意以下几个容易造成失误点:

  1. 当现场遗留的指印不完整(面积较小)、不清晰时,高度相似的指印就会被误判为同一。

  2. 当现场遗留的指印变形程度相对较大时,检材与样本会出现少数特征点不相符的现象,使鉴定人误判为检材与样本不同一。

  3. 鉴定人员对案件了解不到位,对可以做出合理解释的差异点无法给出合理的解释,把非本质差异认为是本质差异。

4.2避免失误的方法

因为很多现场提取的指印都数疑难指印,所以避免失误就变得非常重要。针对容易造成失误的点:

  1. 在对遗留条件较差的指印进行检验鉴定时,庙提高警惕,慎防将相似看成相同。1】要注意对特征点本身的分析,不仅要关注特征是否出现,还应该要关注特征自身形态,关注特征和特征之间的位置关系和乳突纹线的线数关系。特别是对指印面积和特征质量要达到一定的标准,对于模糊、变形、残缺的指印要经过多个鉴定人员的检验和鉴定,最后有资深专家把关,切实提高鉴定质量。防止出现失误。

  2. 当检材和和样本出现少数的特征点不相符时,不要轻易断定为检材与样本不相符,要结合实际情况,分析差异点可能出现的原因。必须结合现场指纹提取的部位,分析、判断形成差异的原因。2】从客观条件分析,差异点是不是因为指印的变形才出现,差异点是本质性的差异点还是非本质性的差异点。

4.3案例分析

  1. 案件摘要

张某借款纠纷

  1. 鉴定要求

分别遗留在日期为2019年5月21日(检材1)和2019年6月22日(检材2)的借条左下方签字人签名处的两枚手印与张某签名的十指纹捺印样本是否为同一人所留。

5f6ff3e77efd2_html_4703e41b0fae2156.jpg5f6ff3e77efd2_html_22fc4c87b5b12dca.jpg

检材1 检材2

4-1

  1. 分别检验

  1. 分别对检材1和检材2进行检验。两份检材均为红色印泥捺印手印,红色纹线为乳突纹线。经观察发现:检材1为指头左侧部位,纹线较清晰,间隔均匀,特征稳定,有鉴定价值;检材2痕面积小、大面积出现模糊、部分纹线变形,细节特征较少,无鉴定价值。

根据花纹结构及纹线形态、流向等判断出检材1的遗留方位后,再从纹线分布的位置、流向等逐一进行检验,分别在检材1上确定了9个稳定可靠的细节特征。

2、对样本进行检验。样本为黑色油墨捺印样本,黑线为乳突纹线。纹线基本清晰、完整,可供比对。

(四)比对检验

将检材1与样本进行比对,经观察发现样本中的右手拇指纹线流向与检材1相同,在该指印的相应位置上,分别找到了9个与检材1相应的细节特征,细节特征的形态、位置、相互关系、间隔线数均一致(见特征比对照片图4-2和图4-3)。

5f6ff3e77efd2_html_c3510bb5bc2ac38a.png5f6ff3e77efd2_html_9e02e308f62fbd3f.png

4-2 4-3

  1. 鉴定意见

检材1与样本指印,不仅纹线流向相同,纹线的具体结构和形态一致,而且相应部位的细节特征相符,反映出它们相同的本质特征,可以构成同一认定的依据。

5、常见疑难指印的检验

5.1模糊指印的检验

案例1:2019年8月大仓镇发生一起入室盗窃案件,技术人员在现场勘验时在窗户上用磁性粉显现提取到一枚手印,这是一枚靠指尖部分的手印,手印的中心花纹比较模糊,但是指尖部位的细节特征清晰(见图5-1)。

5f6ff3e77efd2_html_10b450026ed2e526.png5f6ff3e77efd2_html_bc3c3556acaaa740.png

现场提取手印 钱某捺印指印

5-1

指印的检验与分析,通过观察指印发现中心花纹部位太过模糊,无法分清细节特征,比对价值不高,但是分析人员发现指尖部位有比对条件,所以在检验时以指尖部位为定点,如图5-1中画圈的部分作为定点,展开寻找细节特征。在定点附近找到8个质量较高的细节特征,在检验时技术人员用质量较高的细节特征作为比对点,认定为是犯罪嫌疑人钱某的右手拇指所留。

5.2变形指印的检验

案例1:2018年5月26日,云南省某县居民房内发现一具女尸,为服毒自杀,家人不服,多次上访。现场提取到一瓶“敌敌畏”,在瓶上的瓶颈结合部位提取到一枚汗液和灰尘混合形成的变形指纹。经与死者的十指进行比对确定是死者的左手拇指所留。提取到的指纹见图5-2:

5f6ff3e77efd2_html_24a59b1502351b9a.png

5-2 药品上提取的指纹

在指纹检验时在指纹的中心花纹的上方找到9个细节特征点,而在死者样本上也可以找到这9个细节特征点,无论是细节特征点流向、形态还是间隔数都符合同一认定的标准。但在左侧却找到几个特征点与样本上的特征点的间隔的乳突纹线条数不同,有差别。技术人员通过用ps将指纹向右侧移了一根纹线后,发现指纹的细节特征完全符合,差异点已经消失。具体过程见下图5-3:

5f6ff3e77efd2_html_bff31d3bffa3dfca.png

滑动范围 ps移动后 处理后的特征点

5-3

5f6ff3e77efd2_html_655711b0986eebb8.png

5-4 样本指纹

在对变形指纹分析检验时,要以价值高的细节特征为主,以此向外扩张寻找稳定特征。4】在分析检验时如果发现差异点,要寻找出现差异的原因。因为此案的指纹是遗留在瓶颈结合部位,而瓶颈结合部位是圆柱形且有一定的坡度,所以形成的指纹乳突花纹的弯曲会变大,使指纹变形。

  1. 结论

很多时候提取到手印是不完整的,存在很大的不足,但是我们应该扬长避短,充分利用可以利用的部分,避开模糊、残缺的部分,重点抓住可以找到细节特征点的位置,通过对多个局部的比对来确定或者否定同一。(一)鉴定人要了解案情,结合案情分析指印可能出现的变化。(二)对存在的差异要认真分析,寻找差异出现的原因。确定其为本质差异还是非本质差异,如为非本质差异,合理解释差异出现的原因。(三)把指印放到证据链中,验证差异存在的原因,得到科学的鉴定意见。

参考文献

[1] 李彦雷,李刚.相似指印鉴定1例[J].刑事技术,2011,(3):66~67

[2] 孟柯,杨华.对变异指纹鉴定的几点体会[J].刑事技术,2009,(1):53~54

[3] 岳挺,郭二伟,郭锐.1起指纹鉴定错误的启示[J].刑事技术,2013,(1):72~73

[4] 尹相迎,张建东,昝小波. 变形指纹的检验鉴定1例[J]. 刑事技术,2009(5):79~80.

[5] 徐克林. 现场模糊、残缺手印案例的分析与检验[J]. 诉讼与案例,2013,(2):130~140.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