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黄疸治疗效果及黄疸指数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9-27
/ 2

综合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黄疸治疗效果及黄疸指数的影响

伞晓梅

甘肃省兰州市西固区妇幼保健院 甘肃 兰州 730060

【摘要】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黄疸治疗效果及黄疸指数的影响。方法:2019年2月-2020年2月期间门诊接诊的6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是否行综合护理干预将患儿分为对照组(30例:未行综合护理干预而行常规护理)与实验组(30例:行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预后情况。结果:实验组患儿3天胆红素检测结果均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实验组患儿治疗5天后总有效率(100.00%)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结论:新生儿黄疸患儿综合护理干预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护理。

【关键词】综合护理干预新生儿黄疸黄疸指数

新生儿黄疸的发生是由于新生儿体内胆红素代谢异常,胆红素大量积聚在胎儿体内,从而使皮肤、巩膜出现黄染症状,一般情况下,生理性黄疸可随着时间的推移,皮肤、巩膜等黄染症状可自行消退,病理性黄疸的发生则有可能与胎儿肝肠循环功能异常有关,为遏制患儿病情,应及时开展诊疗护理[1]。本次研究比较我院2019年2月-2020年2月60例分别行常规护理以及综合护理两种护理干预模式新生儿黄疸患儿治疗前后黄疸指数以及单位时间总有效率,具体情况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9年2月-2020年2月期间门诊接诊的6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按照是否行综合护理干预将患儿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实验组行综合护理干预男(n=15)、女(n=15),日龄区间为:2天~5天、平均(3.12±0.32)天,平均出生体重(2543.22±10.12)g。对照组未行综合护理干预而行常规护理(n=16)、女(n=14),日龄区间为:2天~5天、平均(3.11±0.33)天,平均出生体重(2543.25±10.11)g。两组患儿一般资料相关数据经统计学验证,组间差异不明显,P>0.05

1.2病例选择标准

纳入标准:(1)参考我国胡亚美等编第九版《诸福棠实用儿科学》中小儿黄疸诊断标准内容,患儿均血清胆红素检测结果均超过19mg/dL,且患儿皮肤、巩膜均出现黄染体征,并且伴有精神萎靡、厌食、惊厥等症状。(2)本次研究征得患儿家长以及医学伦理会同意。排除标准:(1)排除伴先天性肝、肾、心等重要脏器疾病患儿。(2)排除中途转院患儿。

1.3方法

参与本次研究的患儿均给予菌桅黄口服液、双歧杆菌以及蓝光照射等常规治疗,对照组患儿护理人员遵循医嘱要求以及我国相关卫生条例要求,在无菌要求下开展相关护理,并持续性监测患儿各项生命体征。实验组患儿护理人员在落实常规护理的同时协同患儿家长开展综合护理干预,综合护理干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强化家属心理干预:护理人员在开展诊疗护理前应通过谈话、发放健康手册等形式,使患儿家长了解患儿病情及相关基础知识,同时列举治疗成功案例,从而安抚患儿家长负面情绪,有效引导患儿家长积极参与到诊疗护理中。(2)强化家属护理能力:①抚触护理:护理人员鼓励患儿家长探视、拥抱、抚摸患儿,在抚摸前双手进行消毒,按照自面部-胸部-腹部-四肢-背部等顺序进行抚摸,抚摸的过程中应动作轻柔。②喂养护理:对于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患儿应采取人工喂养的方式,护理人员应指导患儿家长正确将新生儿抱在怀中,而后开展人工喂养,防止患儿在进餐时出现吐奶、呛奶,并有效控制患儿每日进餐量,在患儿进餐后拍嗝,以促进患儿排便。(3)专科护理:护理人员指导患儿家属在日常生活中定期协助患儿清洁皮肤、更换尿布,同时观察患儿粪便颜色、性状变化情况,及时清洁患儿肛周皮肤,保持患儿肛周皮肤洁净。此外,定期入院门诊复诊。

1.4观察指标

  1. 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治疗3天后黄疸指数变化情况,借助胆红素检测结果以直观反应黄疸指数。

  2. 比较两组患儿治疗5天后总有效率,若患儿黄疸症状均完全消失且胆红素检测结果已恢复正常,则表示治疗显效。若患儿黄疸症状均基本消失且胆红素检测结果接近正常,则表示治疗有效。若患儿黄疸症状以及胆红素检测均未明显改善,则表示治疗无效。

1.5统计学处理

结果中计量数据录入SPSS21.0系统进行处理,(5f7036ffdebbd_html_4b6de43e75c9e3db.gif ±s)相关计量数据t 检验,(%)相关计数数据χ2检验,P值<0.05预示组间数据差异明显,统计学意义成立。

2结果

2.1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黄疸指数变化情况,具体情况(见表1),实验组患者治疗3天后胆红素检测结果明显低于对照组。

表1 两组患儿黄疸指数变化情况 [5f7036ffdebbd_html_4b6de43e75c9e3db.gif ±s、n]

组别

例数

治疗前(mg/dL)

治疗3天后(mg/dL)

t值

P值

实验组

30

20.12±1.24

12.13±1.31

12.203

<0.05

对照组

30

20.14±1.23

16.53±1.33

11.165

<0.05

t值

2.141

11.263

-

-

P值

>0.05

<0.05

-

-

2.2比较两组患儿单位时间治疗效果,具体情况(见表2),实验组患儿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

表2 两组患儿单位时间治疗效果 [n/%]

组别

n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实验组

30

16(53.33%)

14(46.67%)

0(0)

100.00%

对照组

30

14(46.67%)

10(33.33%)

6(20.00%)

80.00%

χ2

5.811

P值

<0.05

3讨论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诊疗过程中,绝大多数患儿家属因对新生儿黄疸相关知识缺乏了解,易出现负面情绪,甚至对诊疗护理干预产生抗拒,因此,儿科也是医患矛盾发生率较高的科室,现阶段,护理应从患儿以及患儿家长的角度出发,完善儿科护理[2-4]。新生儿黄疸综合护理实施过程中,护理人员在满足患儿需求的同时应关注患儿家长心理情绪的该病,对患儿家长开展针对性护理干预,使患儿家长正确认识患儿病理特点,从而获得患儿家长对诊疗护理的信任,协同患儿家长开展新生儿黄疸哺育护理、专科护理,同时鼓励患儿家长与新生儿黄疸患儿进行接触,以提升患儿家长护理能力[5,6]。本次研究,与护理干预前相比,护理干预后两组新生儿黄疸患儿胆红素检测结果均降低,其中实验组患儿护理诊疗干预3天后胆红素检测结果为(12.13±1.31)mg/dL,明显低于对照组干预3天后胆红素检测结果(16.53±1.33)mg/dL,且实验组患儿治疗5天后总有效率为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治疗5天后总有效率80.00%,由此可见,新生儿黄疸患儿综合护理干预的实施有利于患儿病情的改善与黄疸指数的降低。

综上所述,新生儿黄疸患儿综合护理干预有较高的实践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张晓芳.综合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黄疸治疗效果及黄疸指数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5,15(21):26-27.

[2]郝芳芳.综合性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黄疸治疗效果及黄疸指数的影响[J].实用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42):45.

[3]张信,胡慧丽,陈张.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对新生儿黄疸患儿治疗效果及黄疸指数的影响[J].饮食保健,2018,5(43):124-125.

[4]王艳,张妙萍,庄婷婷, 等.综合护理干预在新生儿黄疸治疗中的效果及对黄疸指数的影响[J].甘肃医药,2019,38(8):762-764.

[5]黎月银,梁玉云,区凤玲.综合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黄疸疗效及黄疸指数的影响[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9,13(15):161-163.

[6]周茜.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J].母婴世界,2015,12(15):9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