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网线路隐患排查治理实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9-28
/ 2

配网线路隐患排查治理实践

李艳芬

国网山西电力公司左云县供电公司 山西省 左云县 037100

摘要:配网设备的安全运行,直接关系到供电质量与电力企业的服务水平,为了谋求长久可持续发展,电力企业要加强配网线路隐患的日常排查和治理,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坚持“一患一档、整改销号”的原则,落实运维管理的职责,通过完善的治理机制,降低电力企业配网故障率,减少由于设备故障导致的线路临时停电问题,控制故障停运率,进而提高配网系统的高效稳定运行,在这样的背景下,探究配网线路隐患排查治理实践思考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配网线路;环境隐患;排查治理

以配网线路环境隐患排查治理为核心,从常规性排查、创新排查治理方法和配网线路运维工作等方面入手,构建完善配网线路环境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及时排除隐患,保证配网线路的正常良好运行。

1 多项举措同步,加强常规化排查

1.1 制定完善的治理机制

为了促进配网线路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顺利开展,须要制定完善的治理机制,使配网线路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有章可循。生产单位为配网线路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责任主体,通过系统化治理机制与工作标准,落实主体职责,保证排查治理工作分工明确,为配网线路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提供基础保障。

1.2 组建隐患排查治理小组

根据相关标准和规定,组建配网线路隐患排查治理领导队伍,划分排查治理工作小组。由领导队伍统一调配配网线路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抓总体工作,保证组织协调,为排查治理小组提供监督指导,形成配网线路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运行体系。除此之外,工作小组负责配网线路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执行,完成上级下达的工作任务,推动排查治理工作的有序开展,制定具体的工作制度和工作标准,落实治理举措。

1.3 发动群众的外部监督作用

在山区等地势复杂区域,线路巡视难度大,对电力企业可能无法及时发现配网线路隐患。通过群众力量,在日常生活中留意附近的配网线路运行情况,及时发现配网线路隐患,并向电力企业运维部门提供隐患信息,节省排查治理成本和工作量,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电力企业可以运用沿街板报、宣传横幅或是设置标语等方式,加大法律法规的宣传,组织各项安全宣传活动,让群众也参与到配网线路隐患排查治理中,使得群众树立电力设施安全意识,降低外力人为破坏行为,形成配网线路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群众基础。

2 创新排查治理模式,达到最佳治理成效

2.1 采用“一档一患”治理模式

在配网线路隐患治理排查中,采用“一档一患”治理模式,建立配网线路隐患排查治理图像档案,对比治理前后,采用图文结合的方式,对图像档案进行统一编号管理,构建闭环管理系统。在实际应用中,管理人员要保证隐患档案内容详细且具体,其中标注配网线路隐患总体描述、具体发生位置、发现时间、发现人员、隐患评估和等级、治理方式、治理经验总结等内容,供日后使用查询,为配网线路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提供参考依据。组织一线管理人员进行隐患档案管理模式的学习,全面加强一线管理人员的辨识水平,提高配网线路隐患排查治理能力。

2.2 优化环境隐患排查治理环节

在发现配网线路隐患后,要遵循“月计划、周安排、日控制”这一治理流程,实施配网线路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细化和优化治理环节,提高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综合效率。首先,生产检修单位每月要提交下月配网线路隐患排查治理计划,提交到生技部门,而生技部门整理各个检修单位的治理计划,制定“月度停电检修工作计划”,通过阅读安全生产会议后,提交到主管部门批准,合格后开始具体执行工作。其次,各个生产检修单位按照下达的“月度计划”,在每周五提交下周配网线路隐患排查治理计划书,生技部门审核通过后,立即下发到各个单位;最后,各个生产检修单位根据已经通过的周计划,制定每日的排查治理工作,并公示到公示栏中。工作开展前,由负责人组织讨论会议,制定安全防范措施和隐患排查治理方案,每日汇报工作情况,及时发现隐患,提高排查治理工作的及时性。

2.3 加强排查治理信息化建设

为了提高配网线路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效率,须积极建设配网线路隐患排查治理系统,通过大数据技术、网络技术以及智能终端,配以完善的管理机制,形成全过程闭环管理体系,加强对作业过程的监控和审查,完善系统监督功能、查询功能和统计功能,便于工作计量与考核,有效预防配网线路故障的发生。

在系统运行中,可以根据配网线路环境现状,进行作业计划的自动上报、审批和发布,储存配网线路隐患排查治理图像档案,在线上即可进行治理工作的签批、审核和统计,突破传统地域和时间的限制,提高配网线路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执行效率。除此之外,系统依托于移动智能终端进行开票和签发,保存电子签章操作数据,有利于后期的追踪和检查。通过对配网线路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系统的建设,降低治理工作的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提高安全管理效率,在线办理“两票”,可节省办理时间和办理成本,节省人力,系统中的短信通知与智能终端,突破地域限制,在线办理无须人员现场签发,节省交通费用,有利于偏远区域的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开展。

2.4 完善内部因素管理,加强安全保护加强巡视力度

网格专员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对电力设施进行巡视,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消除缺陷、隐患和下发整改通知。有组织有安排地进行夜间巡视、故障巡视、监察性巡视和特殊巡视等,确保电力设施安全运行。加强预防措施制定奖惩措施,将目标层层分解,落实相关人员的责任,明确奖励,提高工作人员的责任心。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

县级供电公司积极探索法务专员、顾问制度,协助法律文书的撰写、整改通知书等的下发,为实际处理涉电纠纷提供依据。内部设立专门的电力设施保护管理机构,统一规范标准和流程。出现安全隐患时,专门的管理机构应牵头联合电力企业相关部门,明确责任和义务,制定解决措施。加大科技投入,提高防范水平。在科技发展的今天,电子监控、电子眼、GPS定位系统等科技设备应用于社会管理中,可引进这些高新设备,不断提高技防措施。在重点线路和地段,落实专人重点防范,人防和技防相结合,确保配电线路的安全运行。

3 加强配网运维管理,保证设备正常运行

电力企业要加强配网运维管理工作,保证配网设备和相关线路的正常运行,降低配网线路的故障率,及时消除配网线路环境隐患,保证电力供应水平。具体措施为以下几方面:第一,在每年配网运行高峰期,要加强运维工作,对10 kV线路负荷运载情况进行实时监控,注重过载线路的治理工作,在高峰时段采用红外测温的方式,检测重点路段线路情况,按照停电计划,合理检查线路,采用避雷器试验、电缆头试验等检测手段,及时防护重点路段线路,保证线路运行良好。第二,对配网线路实施标准化治理,对于容易受到外力破坏的路段线路,或是高风险变压器户头和引下线区域,须做好绝缘化治理作业,在鸟巢较多的杆塔处,设置鸟巢占位器,同时加强电缆普测,设置电缆警示桩,提高配网线路的运维管理水平,保证配网系统的良好运行。

4 结语

总之,配电线路是电力输送的重要基础,关系到人们的生产生活用电。只有做好配电线路的线路保护工作,才能够保护用电安全,促进经济发展,为人们带来便利。

参考文献

[1] 刘沛岩,周杨.“三点一面”开展配网安全隐患排查[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18(32):80-81.

[2] 邹一民.配网线路设备运行管理与维护措施[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8(06):114-115.

[3]刘浩超.对10 kV配网线路故障排查及预防措施的研究[J].科技资讯,2017,15(33): 4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