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伤性脾破裂的 CT的表现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0-12
/ 2

外伤性脾破裂的 CT的表现

张黎萍

盐边县人民医院  四川 攀枝花 617000

外伤性脾破裂,就是指当人的身体受到外界力量的撞击而受伤时,导致的脾脏破裂,统称为脾破裂。脾脏是一个血供丰富而质脆的实质性器官,被与其包膜相连的韧带固定在左上腹的后方,有下胸壁、腹壁和膈肌保护,然后外部上方的暴力造成其破裂而发生内出血的可能性很大。一般来说,脾破裂可以分为真性破裂和假性破裂,假性破裂就是包膜下的脾脏虽然受了伤,但是包膜是完整的,腹腔没有积血。真性破裂就是脾脏的实质和包膜完全部破裂,腹腔内有积血。发生外伤性脾破裂的时候,一定要及时的诊治,以免造成严重的后果,目前在诊断上主要是采用CT,那么外伤性脾破裂患者应用CT诊断的表现有哪些呢?

1外伤性脾破裂发生因素

当人体处于怀孕状态下,产生的间接冲击力很有可能会导致脾脏的突然受伤,就算是一个小血肿也容易在怀孕后期引发脾实质破裂,子宫的膨胀会增加腹腔的压力,脾脏进一步抬高,而且被周围韧带牢牢固定,这种时候腹腔压力的有一点点的升高,就会很容易造成脾脏弯曲或破裂。

与腹部钝性闭合性损伤相比,腹部被划伤、刺伤及枪伤等穿透性损伤而导致的脾外伤几率要小一些。所有左侧第六根肋骨以下的创口,包括子弹的出入口都要考虑到脾脏和腹内其他脏器发生损伤的可能性,就算枪伤的出入口离左上腹的位置很远,也有发生脾外伤的可能性,减速的弹头进入腹腔后一般都会在皮下或筋膜下穿行一段较远的距离,动能比较高的弹头还会因为周围组织而转向,发生意想不到的过程,造成脾脏或其他脏器损伤的可能性很大。

大部分的脾脏裂伤都与脾轴处于垂直的状态,而且沿着脾段的边缘,所以发生脾门附近大血管损伤的可能性不大,也很少有脾段血管发生损伤。横向裂伤的出血量通常都是中度出血,出血时间不长。但是纵向的裂伤超过了脾段间的界限,因此很容易出现较为严重的出血现象,而且40%的脾外伤都是属于多发性脾裂伤。

2外伤性脾破裂症状

根据人体出血的多少和快慢不同,其脾脏破裂的性质、程度、是否合并其他脏器的损伤以及多发伤等方面均有不一样的表现。如果患者只是包膜下或者中央出现破裂,那么其主要的症状表现为左上腹疼痛,而且这种疼痛在呼吸的时候会加剧,脾脏一般也会发生肿大现象,在挤压的时候和发生疼痛,腹肌紧张通常表现不明显,大部分患者不会出现恶心、呕吐等现象,也不会发生其他脏器的内出血。但是如果脾脏不完全破裂发展成为完全性破裂,那么就会导致其立即出现急性症状,病情也会迅速恶化。

脾脏完全性破裂发生后,患者首先就会出现腹膜刺激症状。出血速度不快而且量比较少的患者,左季肋部就会出现腹痛;如果是出血量比较多而且已经扩散到整个腹部的患者,就会造成弥漫性腹痛,还是左季肋部的疼痛表现最明显,而且经常会发生反射性呕吐,尤其是在发病最开始的那段时间,患者会由于血液刺激左侧膈肌而造成左肩部的牵涉性疼痛,在深呼吸时还会加重疼痛,临床上一般都被称为Kehr征。在这之后患者会在短时间内发生较为明显的内出血症状,例如口渴、心慌、耳鸣、四肢无力、神志不清等;情况严重的患者还会因为在短时间内出血过多,发生循环衰竭最终导致死亡。

3脾破裂患者应用CT诊断的表现

使用CT进行诊断,能够确定患者是否存在脾损伤以及损伤的范围,而且敏感性和特异性都比较高。一般患者脾包膜下血肿表现为局限性包膜下积血,呈现出来的形状类似于新月或半月,而且还会伴随出现相应实质受压变平或呈锯齿状,通常最开始的血肿密度和脾的密度比较接近,但是超过10天时间之后的血肿其CT值会缓慢的下降,变成比脾实质密度低的血肿密度。CT扫描中,增强CT扫描可以非常清晰的显示出平扫时与脾实质密度相等的撕裂口和血肿,进一步加强脾破裂的诊断准确率,这对于平扫CT来说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补充检查方式。增强CT会显示出脾实质强化而血肿保持不变,形成非常明显的密度差异,脾实质内血肿的形状一般都会呈现出圆形或者卵圆形的等密度或低密度区。单纯的脾撕裂在增强CT扫描的脾实质内会看到线样的低密度区;多发性脾撕裂CT扫描的表现通常为粉碎性脾,呈现出多发性低密度区,一般都会牵连到脾包膜,而且伴随着腹腔积血的情况,脾脏不增强的部分,就提示着有损伤或者是供应脾脏段的动脉栓塞现象。

脾撕裂伤CT影像显示为脾内带状、斑片状或不规则状低密度影,而且通常都会伴随着腹腔积血征象,脾内血肿密度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新鲜血肿呈现出等高或略高的密度。随着时间的流逝和延长,患者的血红蛋白溶解和血肿水容量会上升,而血肿密度会逐渐的降低,这有利于临床的诊断。脾包膜下血肿CT会显示为等高或略高于脾密度影,与脾内等密度血肿一样,但是CT平扫会有发生漏诊的可能,因此还需要做增强CT才能最终确诊。有相关的文献报道,大概有1%-15%左右的脾损伤患者,在受到损伤后就马上做CT扫描呈现出来的现象是正常的,但是在48小时之后再进行复查CT才会发现脾损伤征象,潜伏期一般都在3周时间左右,有一小部分的患者潜伏期可长达几个月甚至是数年。

4结语

脾脏属于人体腹部脏器中最容易受到伤害的器官,外伤性脾破裂患者需要及时准确的进行诊断,这样才会为临床抢救和治疗赢得时间,降低死亡率。CT作为一种常见的临床检查方法,不仅对患者没有损伤,而且能迅速准确的明确脾脏的损伤位置及程度,对脾损伤的诊断具有敏感性,特异性,而且成像速度快、密度分辨率高同时能够检测到有否存在合并损伤。根据患者的脾脏破裂的性质、程度不同其CT扫描的表现也各有不同,有极少数的患者脾破裂征象较为隐蔽,平扫有时不容易被发现,但增强CT能够有效的将病变显示清楚,并且可以进一步的估计损伤程度,以此来对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进行指导,有利于对患者预后情况的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