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式教学在职业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0-12
/ 2

混合式教学在职业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欧阳婷婷

云南工业技师学院 云南省曲靖市 655000

摘要:随着智能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以教师为主体的传统教学模式在授课内容信息量增多及教学课时不断压缩的影响下,越来越不适应现代职业教育理念的发展和学生全面发展的个性化需求。教师都期望找到自己最佳的教学模式。对于职业教育来说,学生知识和技能的获取方式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对职业能力的预期呈现出多样化、个性化的趋势,智能信息技术与职业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混合式教学应运而生。就混合式教学在职业教育中的应用,对技术支持、教师的准备、学生的准备、教学评价等方面加以阐述。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职业教育;教学评价;

前言

混合式教学模式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有效方式,需要良好的教学资源库作基础,对教师的专业水平也提出了更高地要求,学校要从资金和政策上给予大力支持。高职生的特点,又决定着他们自学知识比较吃力,学习的自觉性较差,要给学生适应期,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教师有足够的耐心,还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无形之中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和工作难度,对高职院校持续开展混合式教学的效果提出了挑战,这是在今后工作中需要继续研究和探讨的课题。

一、混合式教学的概念

混合式教学是传统的师生面对面教学与智能信息化的网络教学通过多种教学形式、多种教学技术、多种教学手段、多种教学质量评价等融合,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新型教学方式。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虚拟现实等新信息技术建立混合式教学,来解决学情分析、在线直播、课堂互动、智能录制、教学管理、设备操控、教学评价等问题,对于混合式教学来说,主要体现在多种教学形式、技术、手段等的融合以及丰富的教学互动和科学的教学管理。

二、现高校混合式教学模式发展现状

1.混合式教学模式实施不够完善

传统教学方式,因为学校空间以及老师时间等方面的限制,都采用大班授课。可是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学习偏好各有不同,无法实现因材施教。这些矛盾在“互联网+”的面前都很容易得到了解决。韩淼在对高校实施混合式教学的98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分析,89%的学生都更加喜欢慕课的内容和设计,91%的学生表示这种学习方式更能激发自己的学习积极性。通过学期成绩对比混合式教学班级的及格率比传统课堂班级高2.9%,优秀率高3.3%,研究表明合理运用混合式教学模式可以提升教学效果。

2.教学思想难以改变

教育的大趋势是互联网教育与传统教育模式的高度融合。思想决定行动,教学思想难以改变,教学行动的改变就难以实施,思想的改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教师与学生的配合,教师要不断引进新的教学模式,配合新兴技术如多媒体等的应用,汲取新的教学思想,引导学生主动学习,逐渐将角色融入到“解惑”的方向。将教学的中心由教师转变为学生,这样才能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根据美国训练实验室的相关实验显示,如果学生只是单纯的在课堂上听老师讲课,那么这种学习方式的课堂留存率只有5%,而视听结合的学习方式的课堂留存率达到20%,演示学习的课堂留存率则可以达到30%,但是这些学习方式都是属于被动是学习方式范畴,如果学生能够转换学习方式,做到主动学习,那么课堂留存率将有更进一步的提高,若采用讨论学习的方式,那么课堂留存率将会达到50%,学生自己动手实践将使得课堂留存率达到75%,如果能够将自己学习到的知识教授他人,课堂留存率将达到90%。可以看出,不同学习方式的学习效果也是不同的。

三、混合式教学的应用

1.技术支持

技术支持是混合式教学建设的基本条件,特别是课程资源的建设。包括硬件支持和软件支持,硬件如电脑、手机、网络、平板及学习板等;软件如学习平台、ArticulateStudio及各种针对线上教学开发的APP等。基于社会的需求,部分高校与公司开始开展混合式教学的硬件、软件、师资、人员、技术等准备,也出现了一些混合式教学工具,常见的有钉钉、腾讯课堂、雨课堂、学习通、课堂派、Cctalk及智慧职教云课堂等。在选择混合式教学工具时,要考虑到课程特点以及教学工具与课程内容的融合程度。

2.教师的准备

(1)开展混合式教学,教师要从传统的课堂教学向混合式教学转变,把"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和"以教为主"的教学设计结合起来,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结构。目前,面对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多数教师虽然从态度上已经有一定的准备,但是在能力上还没有做好此项准备甲。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混合式教学既能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主体作用,提升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又能体现教师在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

(2)教学准备。确定好计划开展混合式教学的课程,根据专业教学标准、课程标准及教学目标制定教学任务,选择好课程平台及工具。教师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设定分层次的学习活动和任务,根据教学任务准备好电子教案、演示文稿、视频资源、教学动画、教学图片、测试题库和学习指导等教学资源,以及与课程内容相关的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和国家虚拟仿真实验课程等网络教学资源。教师根据课程培养目标选择最佳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设计好在线实训、作业、答疑、讨论、考试等学习活动,同时,混合式教学在直播过程中,要做好教师的风险提示,在教学过程中,避免出现无关信息及网页广告,避免出现直播教学的外界干扰,避免出现教学软件应用中操作不熟练而中断教学情况发生,避免把在线教学当做在线直播,避免准备不充分带来的未知风险。各项教学活动应该完整有效,学生在线学习响应度高,师生互动充分,从而有效促进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资源共享、互动交流和自主式与协作式学习。

(3)教学设计。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习对象和认知水平,在一定的教学设计原则基础上,对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进行精心设计。特别是课程设计方面,要创设学生积极的、协作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参与主动学习,达到学会知识和掌握技能的目的。

3.学生的准备

现在的职业院校学生多数都是网络原住民,更加容易接受混合式教学,融入混合式教学环境。学生在课前要登录互动教学平台,查看推送的课程资料,自主学习课程内容,解答提问,汇总疑问;在课中,要参与课堂互动、讨论,小组讨论与互评、课堂测试及实操训练等;在课后,要完成作业,课后复习、巩固训练与拓展学习,并积极与教师、同学进行交流与研讨。实践中,多数学生都对混合式教学表现出积极、肯定的态度图,部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足,缺少学习气氛,更喜欢教师主导的传统教学。学生对混合式教学的认可度、参与度,学生具备高度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都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网。学生在混合式教学中的满意度,很大程度决定自主学习能力、应用信息技术能力、实践管理能力、成熟度与责任感等。

4.教学评价

混合教学模式下的教学评价,是数据教学评价与传统教学评价相结合。统计数据以全流程多维度的方式,贯穿课前课中课后,整合线上线下,打通课内课外,剔除冗余数据,优化数据结构,实现高效的数据统计分析以及进行有效的数据挖掘,以实现教学质量的监控与管理。

结束语

对于"混合式教学"来说没有完美的固定模式,也没有完美的工具,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探索不同的教学模式与信息技术的融合,才能达到最大限度的教学效果。同时,教师要端正态度,培养高水平的教育教学能力,要抓住"混合式教学"的关键点,相信学生、引导学生,最终才能发展学生、成就学生,树立新时代职业教育下的教师观、课堂观和学生观。

参考文献:

[1]罗映红.高校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与实践探索[J].高教探索,2019(12).

[2]冯晓英,王瑞雪“互联网.+”时代核心目标导向的混合式学习设计模式[J].中国远程教育,201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