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建设管理中合同管理的运用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0-12
/ 2

建筑工程建设管理中合同管理的运用探讨

宋飞 孙作桥

1身份证号: 41282419890820****, 河南 郑州 450000

2身份证号:41072419850522****, 河南 郑州 450000

摘要:建筑工程建设合同是确定双方责任义务与合作关系的关键所在,合同管理能够有助于建筑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文章通过对建设工程合同管理重要性进行分析,探讨合同管理问题与有效措施。

关键词:建筑工程;建设管理;合同管理;建设合同

引言

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建筑企业积极转型,调整组织结构,适应发展新环境,对工程项目管理高度重视,提出向管理要效益的目标。通过提高管理水平,实现降本增效,获得更多的利益空间,增强自身的竞争力。从实践分析,强化项目合同管理,有着重要的意义,备受管理者的关注。

1建筑工程建设管理中合同管理的重要性

建筑工程合同管理主要就是围绕着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涉及到的所有合同文件进行有效管理。因为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涉及到了较多的合作方,相互之间的合作必然也就涉及到了权责方面的明确,这也就必然需要借助于合同文件予以保障和约束,最终促使建筑工程项目能够得到有序完成。由此可见,建筑工程合同管理不仅仅表现出了较高的复杂性,同样也呈现出了较为明显的重要性,成为建筑工程建设管理必不可少的基本任务。建筑工程合同管理对于工程项目建设的多个方面存在直接影响,比如从施工质量方面来看,具体质量标准以及验收程序都需要在合同中予以明确,进而就可以在后续依据合同进行施工建设以及验收管理,对于出现的质量问题也可以按照合同要求,安排相匹配的人员负责,在质量保障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对于施工进度而言,因为合同中都会标明具体工期要求,这也就需要按照合同规定予以精细化管理,如果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了延期现象,也可以借助于合同予以追责处理;从建筑工程施工成本上来看,合同管理的经济保障作用同样不容忽视,不仅仅可以借助于合同来实现工程付款方式的管理,还能够充分利用合同价确定以及合同索赔等方式,最大程度上保障自身利益不受损失。

2建筑工程建设管理中合同管理现状

2.1双方法律意识淡薄

从建筑市场现状分析,依旧处于买方市场,很多项目承包商为了能够获得项目的承包权,前期会接受严苛的合同,然而后期为保障自己的利益,通过分包或者非法转包等手段,擅自进行转包,使得工程质量难以得到保障,留下很多隐患。除此之外,部分业主除了跟项目承包商签订项目合同外,双方私下还会签订协议,部分协议与原来的合同相悖,留下潜在的风险,威胁建筑工程质量。

2.2合同签订后没有交底,忽略变更管理

很多单位都非常重视合同的签订,但是合同签订后,却没有进行“合同交底”,而把重心放在技术交底、图纸交底等工作上。合同文件在签订完之后,一般都会整理好锁进文件柜里,其他工程相关人员通常不太清楚合同的内容和条款,不知合同规定下的具体目标,给出现合同纠纷埋下很大的隐患。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工程变更,而工程变更往往涉及到工程、技术、环境、法律、经济等方面内容,这样工程变更处理起来比较麻烦和困难。这就需要合同管理人员根据实际工作经验和相关资料信息对合同进行变更,但合同管理人员缺乏及时变更意识和相关的知识储备,给己方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2.3双方法律意识淡薄

从建筑市场现状分析,依旧处于买方市场,很多项目承包商为了能够获得项目的承包权,前期会接受严苛的合同,然而后期为保障自己的利益,通过分包或者非法转包等手段,擅自进行转包,使得工程质量难以得到保障,留下很多隐患。除此之外,部分业主除了跟项目承包商签订项目合同外,双方私下还会签订协议,部分协议与原来的合同相悖,留下潜在的风险,威胁建筑工程质量。

3建筑工程建设管理中合同管理措施

3.1完善合同管理制度

流程化和规范的合同管理制度能够保证合同的签订,职责的履行以及发生纠纷之后依法维权等一系列活动有据可依,使争端事务的解决更高效,进而保证建筑工程进展过程更加顺利。建筑行业涉及的合同比较多,涉及不同的利益方和生产环节,合同的洽谈,拟定,签订,履行,解除以及终止需要大量的准备和行动,完善的合同管理制度能够严格把控每一个合同涉及的环节,提高合同管理的质量,提高建筑工程的管理效率。现今,将合同的管理制度融入公司的管理体系中,能够提高相关部门对于合同管理的关注程度,进而形成比较完善的法律意识。每个建筑企业都应该认识到,合同管理制度关系到建筑工程能否按计划完成并保证工程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经济效益和行业口碑,制定滴水不漏的合同管理制度对于企业来说是具有重大价值的,而且对于整个建筑行业来说,完善的合同管理制度能够规范市场行为,促进建筑行业可持续,更高效地发展。

3.2加强合同变更的管理

工程变更在合同变更中出现的频率最大,同时在工程索赔中占有较大的份额。合同变更则意味着拥有了工程索赔的机会,因此,必须加强对合同变更的管理。这就要求合同管理人员应及时收集、记录和整理所涉及变更的所有文件,例如:施工计划、技术说明、施工图纸、建筑规范及建设单位的变更指令,同时对变更部分进行准确的分析和审查。工程变更、签证及工程施工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对合同的工程造价造成极大的影响,因此,需要深入研究合同的每条条款,加强对工程变更及签证的管理,加强对反索赔和索赔的研究,真正实现施工合同控制管理的目标。

3.3强化合同双方法律意识

首先,合同准备环节。此环节明确项目合同管理的组织机构架构,明晰项目合同管理的部门职责,同时确定合同体系,理顺参与项目合同管理各个主体的关系。除此之外,进行项目合同条款的拟定。其次,项目合同实施环节。此阶段主要围绕合同谈判和合同签订以及履行,落实各项工作。实施合同方面,要求落实合同交底制度,高质量完成计划编审和勘察以及设计等,围绕工程施工和设计变更以及现场签证等,采取系列措施。此工程项目合同管理实践中,采取总承包模式,实施勘察、设计以及施工等的一体化管理,以此确保项目合同管理工作全面落实。另外,项目合同结算和管理评价。进入到项目合同管理的最终关节,采取结算的方式,确定工程的最终合同价。采取评价手段,围绕项目合同管理执行和工程承包人执行等内容评定,分析项目合同管理工作存在的不足与问题,提出改进措施。从整个流程分析,涉及的内容较多,项目合同管理人员要具有较强的合同意识和法律意识,认真履行合同管理职责和任务,保障管理工作落实到位,切实保障管理工作落实到位。

3.4进行合理的风险转移

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会有许多不可控制的因素,导致不可预估的风险的产生。因此就需要将风险进行合理的转移。例如上文提出的索赔制度就是一项有效的风险转移措施。这就需要合同管理人员深入的了解科学的索赔方式,熟悉相关规定以及有关流程,应用科学合法的措施对施工过程中的风险进行合理规避,使风险得到合理的转移。另外也可以利用现代保险体系,为整个建筑工程的各个方面购买相关保险,在合规合法的前提下由第三方进行风险的承担,保证建筑工程合同双方风险的合理转移和相互信任,推动了建筑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的建设管理中合同管理是重要的一环,关系到工程能否顺利推进以及行业的市场规范。我国的建筑业正在迅速发展过程中,合同管理制度的科学化和规范化将会影响市场发展状况,企业还应该强化合同管理工作,提高双方法律观念意识,重视合同签订与变更等方面的管理控制,进行合理的风险转移。

参考文献

[1]付英.建筑工程分包合同管理实施策略[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03):296-297+300.

[2]陈欣.浅析建筑工程合同管理与风险防范控制[J].四川建材,2020,46(01):197-198.

[3]代燕.建筑工程合同管理与风险防范控制[J].居舍,2019(35):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