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电厂土建工程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0-12
/ 2

浅析电厂土建工程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

杨国帅

山东电力工程咨询院有限公司 山东济南 250000

摘要:混凝土施工技术对电厂土建工程质量具有重要影响,尤其是近年来各种安全事故的发生,给人们敲响了警钟,更要加强电厂土建工程质量控制,加强混凝土施工环节的管理工作,掌握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从而提高电厂土建工程质量。基于此,本文阐述了电厂土建工程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重要性及其影响因素,对电厂土建工程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进行了探讨分析。

关键词:电厂土建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重要性;影响因素;要点 一、电厂土建工程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重要性

电厂土建工程中应用到的技术众多,虽然我国混凝土施工技术已经发展的较为成熟,但是和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需要在电厂土建施工过程中引入先进的科学技术来提高施工工艺。在电厂土建工程施工过程中,用料最为广泛的就是混凝土。因此相关人员必须对其进行高度关注。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关系到整个电厂土建工程的整体质量,因此必须提高电厂土建工程中的混凝土技术。在进行电厂土建工程的混凝土施工时,要从混凝土材料的内部施工做起,从根本上提高混凝土的质量,才能够保证电厂土建工程的整体质量。

二、电厂土建工程中的混凝土施工影响因素分析

1、温度因素。混凝土在自身冷却凝固时会释放出热量,使得混凝土的内在受到较大温差的影响而出现裂缝的问题。如果电厂土建工程施工时没有将混凝土的温度控制在标准范围之内,且没有应用一些降温方法来给混凝土降温,这就容易导致混凝土自身大量的热量释放出来,使混凝土内部水分被迅速的蒸发掉,使混凝土产生较大温差,致使混凝土出现裂缝。此外,如果在气候比较严寒的天气,如冬季混凝土内部水分不会很好的蒸发,而会冻成冰,容易产生混凝土出现裂开问题。

2、混凝土的自缩与凝固因素。混凝土在凝固过程中会伴随着蒸发和放热的情况,这时使得混凝土自身出现收缩,特别是较大规格的混凝土会释放出大量的热量、大量水分蒸发使得混凝土收缩。混凝土的收缩也会受到与混凝土承受压力等同的外力作用影响而收缩,如果混凝土承受自身承受力以上的外力则产生裂缝。此外,混凝土的养护工作对混凝土质量的影响也非常大,需要做好混凝土的养护工作。 三、电厂土建工程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1、混凝土拌制技术要点。首先需要确定计量容器精准性,并根据测试骨料中的含水量,检测骨料含水量是否能够满足工程实际标准。再者,由于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所受影响因素非常多,如果在雨天进行施工,需要定时对原材料进行检测,通常情况下是1~2h检测一次,这样才能够及时调整水量和骨料的比例。在应用机械设备对混凝土进行搅拌过程中,从材料投入到出料,搅拌时间需要严格按照操作说明进行,并通过试验工作进行论证。在混凝土搅拌完毕后,需要注重混凝土搅拌的坍落度测试工作,并在搅拌地点和浇筑区域进行取样工作,组建质量检验小组,保障每个小组检验次数不低于两次,并将浇筑区域检测地点作为最终的评定标准,让后续的混凝土搅拌都能够根据试样标准进行。如在混凝土出料后进行浇筑入模时,浇筑时间不得低于15min,这时即可开展坍落度取样工作,并且对混凝土拌合物的保水性和粘聚性进行观察。

2、混凝土运输技术要点。为了保障混凝土运输的质量性,需要采用专用的搅拌车,运输时间需要根据施工情况和自然条件制定。如果自然温度为10~19℃之间,无搅拌运输时间需要控制在45min以内、有搅拌设备运输时间需要控制在75min。可见,自然温度与运输时间有着反比例关系,温度高混凝土凝结较快,如果不及时送往运输场地会降低混凝土性能。待到混凝土运输到施工场地时,混凝土通常都会出现一定的离析、崩塌等问题,这时就需要对混凝土进行二次搅拌。在二次搅拌中,技术人员不能随意加水,如果需要加水则要保障混凝土原来的水灰比不会改变,并在加水的同时加入一定比例的水泥。如果二次搅拌失败,则混凝土不允许通入施工。

3、混凝土浇筑技术要点。在正式开展混凝土浇筑之前,需要对混凝土均匀性、坍落度进行严格检查,并且还需要采用模板、支架、钢筋、预埋件进行检查,保障混凝土能够满足实际标准,之后再开展浇筑工作。在浇筑过程中,需要保证模板的整洁度和干净度,如果出现裂缝问题需要及时填塞。由于混凝土在从高处模板浇筑时,很容易出现离析问题,这就要求施工人员能够严格控制模板的倾斜高度和浇筑坡度,这样能够降低混凝土出现离析的几率,也就是保障浇筑高度在2m以内,如果在2m以上,则需要采用串筒或其他导入设备进行操作,保证串筒出料下方与混凝土堆的距离在1m以内。在混凝土浇筑施工完毕后,需要认真检查混凝土表面,并对混凝土露出部分进行抹平处理,定浆后开展第二次抹平处理。如果施工温度相对较低,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混凝土强度,这时可以采用蓄热的方法或融入添加剂进行养护工作。

4、捣实技术要点。捣实技术就是混凝土在浇筑完毕之后,将混凝土气泡排出过程中,保证混凝土具有稳定外部形态,同时符合土建工程对混凝土硬度的要求。混凝土在对模板完成浇筑施工之后,必须对模板表面混凝土进行捣实,减少模板和混凝土之间存在的气泡,保证混凝土可以均匀覆盖在模板表面,进而提高混凝土整体结构强度。捣实过程中需要十分注意,严禁碰到混凝土周围预埋件及钢筋。从捣实形式上来说,捣实技术主要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分别为人工捣实及机械捣实。其中人工捣实就是工作人员借助专门捣实工具,开展捣实及扦插操作。人工捣实主要在小型部件捣实施工中应用,因为自身应用条件十分有限,捣实工作效率低下,进而应用范围较窄;机械捣实主要是通过机械设备开展捣实施工。

5、施工缝处理技术。混凝土浇筑过程,由于浇筑技术、浇筑环境、人力条件等因素,会导致正常的施工作业无法连续开展,有时会出现施工停歇时间超出水泥凝固时间范围的现象,因此,有必要在浇筑过程进行施工缝留置操作。针对施工缝留置的施工,需要先将缝隙中的杂石清理干净,再进行内部混凝土浇筑。可参照相关工艺设计要求与技术标准,由此明确施工缝留置的准确位置,结合施工缝周围混凝土的结合力强度,保证施工缝位置时混凝土结构中的薄弱环节。在施工缝处理环节,还应注意严格遵循相设计方案进行止水带的安装。

6、混凝土养护工作技术要点。在混凝土施工工艺当中,混凝土的热化作用是需要着重考虑的一点。在特定的温度下,适当的热化作用能够在整体上提升混凝土的耐久度与硬化强度,因此,需要通过适宜的养护措施来实现这一特性。在混凝土初凝之后,可通过高压水枪对伸缩缝和施工缝进行彻底的清理操作,并使用养护膜对其进行严密的覆盖,养护膜可采取塑料薄膜或篷布等来代替。接下来,需要控制结构表面的湿度,若水分蒸发过多,则会形成过多的混凝土收缩裂缝,影响混凝土质量。可结合混凝土配合比设置养护方案,通过养生液喷涂达到保温效果与凝结湿度要求。

结束语

综上所述,混凝土施工是电厂土建工程建设的重点内容,并且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好坏不仅对整个电厂土建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有影响,更重要的是电厂土建项目往往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其工程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安全,因此对电厂土建工程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进行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程苏娟.试论土建工程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J].建材与装饰,2016(30)

[2]吴增云.浅谈电厂土建工程施工中的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应用[J].门窗,2016(10) [3]刘济溶.谈电厂土建工程施工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J].电力设备,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