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在妇产科护理中的临床应用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0-13
/ 2

优质护理在妇产科护理中的临床应用分析

赵琳

湖北省 宜城市流水镇卫生院 湖北 宜城 441413

【摘 要】目的:探究妇产科护理中推行优质护理的方法及效果。方法:从在某医接受治疗的妇产科患者中随机择取 114 例作为观察对象,分成两组, 其中对照组采取的护理方法为常规护理,实验组采取的护理方法为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实验组的 SAS 评分、SDS 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妇产科护理中推行的优质护理全面满足了患者的身心需求,在充分发挥护理作用的同时,对于患者负性情绪的改善和患者满意度的提高有积极的意义,有广泛推行的临床必要。

【关键词】优质护理;妇产科;焦虑;抑郁;护理满意度

当今社会,生活节奏不断加快,人们在努力的去适应社会的过程中也给自身带来了沉重的压力,繁忙的工作使人的身心时刻处于紧绷状态。如果没有合理的调节压力的措施或对自身的健康状况不够关注,可能会带来各种疾病。尤其是女性,更需要进行呵护。在今天,社会上的很多女性既要顾好自己又要兼顾家庭,她们承受的身心压力非常大,所以患上妇科病的可能性也很大。因而,这些患者住院以后,需要得到医护人员的精心护理和照顾。为了提升女性患者的护理质量,提升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 本次研究特选取某医收治的 160 例产妇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 目的是对优质护理干预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在某医接受治疗的妇产科患者中随机择取 114 例作为观察对象,分成两组,其中一组为对照组,纳入患者 57 例,入院时间为 2018 年 6 月至 2019 年 6 月,最大年龄者 50 岁,最小年龄者 24 岁,异位妊娠 20 例,子宫内膜炎 15 例,阴道炎 12 例,宫颈炎 5 例,其他 5 例;另一组为实验组,纳入患者 57 例,入院时间为 2017 年 11 月至 2018 年 4 月,最大年龄者 52 岁,最小年龄者 25 岁,异位妊娠 19 例,子宫内膜炎 15 例,阴道炎13 例,宫颈炎 4 例,其他 6 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对比性良好。

1.2方法

以常规护理方法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护理,如巡视病房,严密观察患者的各项指标,遵医嘱给药,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汇报医生,并协助处理等。对实验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1)加强病房巡视力度,对患者的各项指标加强严密 的监测,及时识别异常情况的征兆,将患者的情况及时向医生汇报,以娴熟的技能配合医生进行对症处理。遵医嘱合理给药,静脉滴注时以娴熟的技巧进针,进针失败需要再次进针时,先对患者表示歉意,安抚患者的情绪,取得其配合后再次进针,叮嘱患者及其家属切勿凭借自身感受擅自调快滴速,以免带来不良的影响。进行各项护理操作前做好解释说明,耐心解答患者的疑惑,取得患者积极配合后再实施护理操作。(2)心理护理:对于缺乏经验、极易产生心理障碍的初产妇,护理人员首先要以亲和的态度迎接其入院,有利于更加高效地开展护理工作。产妇住院后, 对于畏惧生产疼痛的产妇,护理人员耐心向产妇介绍及其安全性,并告诉其良好的心态有利于婴儿的顺利产出,增强产妇信心、积极性并减少其焦虑;对于畏惧承担母亲责任的初产妇,护理人员应耐心开导,告诉其母亲的自豪感;对于有心理阴影的经产妇,护理人员可告诉其现代妇产科医学已经相当成熟,减少其担忧,同时采取在病房里播放舒缓的轻音乐等措施来减轻孕妇的焦虑感。(3)病房环境护理:要注意病房的卫生,使病房时刻保持干净、整洁,及时开窗通风,促进病房内空气流通,同时适当控制室内温度与湿度,防潮防干;也可在病房中布置一些卡通物件或淡粉色窗帘,使病房更加温馨、舒适。(4)强化饮食护理:即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告诉患者及其家属合理饮食的重要性,指导患者增加维生素、蛋白质的摄入量,告诉其辛辣性食物、凉性食物最好别摄入,引导患者合理饮食,对无人帮忙订餐的患者,帮助其订餐。(5)健康教育:结合宣教手册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健康教育指导,针对不同类型的患者,介绍相关的疾病知识, 耐心解答患者及其家属提出的疑问,有针对性地进行解答,引导其对疾病进行正确的认识,指导其掌握一些保健方法,如怎样进行会阴的正确冲洗等。(6)产后优质护理干预:①关心产妇心理状况,关注婴儿身体状况并及时告知产妇,使其消除心理顾虑。护理人员陪伴左右,多与产妇交流沟通,使其放松心情,防止产后抑郁的发生。②产妇产后身体较为虚弱,提醒其注意不要食用寒凉食物,避免接触风寒。

1.3效果观察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anxietyscale,SAS)与抑郁自评量表

(self-ratingdepressionscale,SDS)对两组患者的负性情绪进行评价,统计 两组患者的 SAS 评分和 SDS 评分。采用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和统计,发放满意度调查表后,指导患者凭借自身感受对护理服务进行打分,90 分及其以上视为患者非常满意所获得的护理服务,75-89 分视为患者满意所获得的护理服务,74 分及其以下视为患者不满意所获得的护理服务。

1.4统计学方法

对所得数据用 SPSS19.0 进行统计,计量资料用 t 检验,两组 SAS、SDS 评分及护理满意度情况差异用方差进行统计学分析,当 P<0.05 时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采取护理措施前,两组患者在 SAS 评分、SDS 评分上并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采取护理措施后,实验组在 SAS 评分、SDS 评分上比对照组有优势,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远不如实验组,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 1 和表 2

表1两组患者负性情绪评分比较(分)

负性情绪评分

对照图

实验组

护理措施实施前

护理措施实施后

护理措施实施前

护理措施实施后

SAS评分

57.62±4.21

51.32±4.65

57.30±2.65

46.38±5.71

SDS评分

60.23±10.24

55.45±10.32

60.24±11.20

47.82±10.41

表2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组别

n

非常满意(n)

满意(n)

不满意(n)

满意度(%)

对照组

57

30

25

2

96.5

实验组

57

20

23

14

75.4

3讨论

妇产科是临床的重要科室,患者较多且患者比较特殊,均为女性,其护理工作要求较高且较特殊,运用常规的方式对患者进行护理已不足够。面对患者特殊且多样的需求,护理人员需要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优质护理是一种人性化的护理方式,充分体现了对人的尊重,以人为本,是一种整体的、富有创造性的、高效的护理模式,优质护理在“生理-心理-社会” 医学模式转变的大环境中脱颖而出,满足了患者的生理、心理、社会等各方面的需要。通过高质量的护理措施,有利于患者在接受护理期间避免受到病情等问题的困扰,有利于帮助患者改善焦虑、恐惧等不良的心理问题, 对于患者护理依从性的提升有着极大的帮助。而优质护理措施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护理服务理念对妇产科的患者进行护理工作,对于患者的身心健康问题的改善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在此次研究中对实验组患者就进一步加强实施了基础护理、心理护理、健康教育、饮食护理、环境护理这几方面的优质护理,旨在全方位满足患者的需求,全方位地对患者健康的促进起到积极的作用,该组与对照组的对比结果显示:护理后实验组的SAS 评分、SDS 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

综上所述,妇产科护理中推行的优质护理全面满足了患者的身心需求,在充分发挥护理作用的同时,对于患者负性情绪的改善和患者满意度的提高有积极的意义,有广泛推行的临床必要。

参考文献:

[1]吴联芬.优质护理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及临床价值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6,14(1):113-114.

[2]陈清会.优质护理干预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J].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2017,4(13):3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