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发疾病对原发性胃癌腹腔镜手术患者腹部并发症发病率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0-13
/ 2

伴发疾病对原发性胃癌腹腔镜手术患者腹部并发症发病率的影响

陈刚

新汶矿业集团有限 责任 公司中心医院, 山东 泰安 , 271200

摘要: 目的探究伴发疾病对原发性胃癌腹腔镜手术患者腹部并发症发病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0年1月该院收治的138例行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治疗后发生腹部并发症的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62例患者存在术前伴发疾病为伴发组, 其余76例患者术前无伴发疾病为非伴发组。分析伴发疾病情况, 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腹部并发症发病情况和短期生存状况。结果62例患者中1例伴发3种疾病, 9例伴发2种疾病, 以轻度贫血、高血压、低蛋白血症和中度贫血为常见伴发疾病。伴发组患者的腹腔出血、吻合口出血、腹腔感染、吻合口瘘和切口感染发生率均高于非伴发组患者,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两组患者的胰瘘、十二指肠残端瘘、肠梗阻、乳糜漏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伴发组和非伴发组患者术后3、6和12个月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胃癌微创手术患者腹部伴发疾病以贫血、高血压、低蛋白血症为主, 患者术后腹部并发症发生率升高, 但不会影响短期生存状况。

关键词: 胃癌 微创手术 伴发疾病 腹部 并发症

胃癌是我国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 死亡率和发病率居于我国恶性肿瘤首位, 临床中多给予患者胃癌根治术治疗。近年来随着内镜器械的不断发展, 内镜微创手术因其创伤小、恢复快等优势而被逐渐应用于临床手术中, 已有研究指出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对胃癌患者的治疗具有较佳的临床疗效。但患者术后各类并发症发生率较高, 尤其是腹部并发症, 对患者预后产生了严重影响。考虑胃癌患者的发病人群以中老年人群为主, 这类人群多合并其他疾病, 机体各项机能衰退, 对手术的耐受性降低, 以高血压、内分泌系统、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疾病为例, 会延长患者术后恢复时间[3]。因此, 本研究对伴发疾病对原发性胃癌腹腔镜手术患者腹部并发症发病的影响进行了探究, 以期能为后期临床治疗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0年1月本院收治的138例行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治疗后发生腹部并发症的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62例患者存在术前伴发疾病为伴发组, 其余76例患者术前无伴发疾病为非伴发组。伴发组患者中, 男37例, 女25例, 年龄18~81岁, 平均 (48.92±6.23) 岁, 体质指数 (body mass index, BMI) (23.18±1.11) kg/m2。非伴发组患者中, 男46例, 女30例, 年龄19~82岁, 平均 (49.05±6.43) 岁, BMI (23.31±1.37) kg/m2。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经临床诊断为原发性胃癌且于我院顺利完成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的患者;②年龄≥18周岁的患者;③肿瘤未侵犯邻近器官或出现远处转移的患者;④顺利完成所有术后辅助治疗的患者;⑤临床资料和随访资料完整的患者。

排除标准:①中转开腹手术的患者;②姑息性手术患者;③术前化疗的患者;④中途失访或未完成治疗的患者。

1.2 方法

患者术后通过电话、门诊和微信等方式对其进行为期12个月的随访, 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 分析伴发组62例患者伴发疾病情况, 包括轻度贫血、高血压、低蛋白血症、中度贫血、腹部手术史、幽门梗阻、心脏病、慢性肺部疾病、糖尿病、重度贫血、肾脏疾病、风湿性疾病和白血病;随访并记录分析伴发组和非伴发组患者的术后腹部并发症发生情况, 包括腹腔出血、吻合口出血、腹腔感染、吻合口瘘、切口感染、胰瘘、十二指肠残端瘘、肠梗阻、乳糜漏;随访并记录比较伴发组和非伴发组患者术后3、6和12个月生存率。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生存率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意义统计学。

2 结果

2.1 患者伴发疾病情况

62例患者中1例伴发3种疾病, 9例伴发2种疾病, 以轻度贫血 (90 g/L≤Hb<120 g>、高血压 (17.74%) 、低蛋白血症 (12.90%) 和中度贫血 (60 g/L≤Hb<90 g>为常见伴发疾病。其次还包括, 腹部手术史 (8.06%) 、幽门梗阻 (8.06%) 、心脏病 (8.06%) 、慢性肺部疾病 (6.45%) 、糖尿病 (6.45%) 、重度贫血 (Hb<60 g>、肾脏疾病 (1.61%) 、风湿性疾病 (1.61%) 和白血病 (1.61%) 。

2.2 两组腹部并发症情况比较

伴发组患者的腹腔出血、吻合口出血、腹腔感染、吻合口瘘和切口感染发生率均高于非伴发组患者,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两组患者的胰瘘、十二指肠残端瘘、肠梗阻、乳糜漏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2.3 两组术后短期生存状况比较

伴发组和非伴发组患者术后3、6个月和12个月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表1 两组腹部并发症情况比较例 (%) Table 1 Comparison of abdominal complica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n (%)

5f855e643a5ec_html_6a09f637b3c34f11.jpg

表2 两组术后短期生存状况比较例 (%) Table 2 Comparison of postoperative short-term survival statu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n (%)

5f855e643a5ec_html_c9d04f06f1f97605.jpg

3 讨论

临床中对于胃癌患者的治疗已经逐步进入微创治疗时代, 但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重, 中老年胃癌患者的数量相应增多。且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我国日益西化的饮食习惯也造成了日益升高的肥胖症发生率。已有研究指出, 高BMI和老龄化是胃癌患者术前伴发心脏病、高血压病和肾脏疾病等的危险因素, 而术前伴发疾病可能会对胃癌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和生存状况产生影]。患者术后并发症不仅会延长恢复时间, 增加住院费用, 严重的甚至可能导致二次手术或死亡。近几年随着内镜器械的不断完善及其相关操作技术的不断成熟, 腹腔镜手术因术后疼痛小、切口小和恢复快等优势而被广泛应用于对原发性胃癌患者的治疗中, 且其疗效也得到了临床医师和患者的肯定, 随着腹腔镜手术的不断推广, 本院近年来对原发性胃癌患者的治疗多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虽然腹腔镜手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已经得到证实, 但其属于四级手术, 具有相当的难度, 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 对其预后产生了影响。因此, 本研究中重点就伴发疾病对原发性胃癌腹腔镜手术患者腹部并发症发病的影响进行了探究, 以期能为后期腹腔镜手术治疗提供参考。

本研究结果显示, 伴发组患者的腹腔出血、吻合口出血、腹腔感染、吻合口瘘和切口感染发生率均高于非伴发组患者,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已有研究指出高血压对外科手术患者术后近期并发症的发生有着重要作用, 高血压患者术后心率失常、不稳定血压和术后出血的发生率均显著升]。胃癌患者的免疫能力低下, 恶性肿瘤代谢程度高, 且围术期需要禁食, 这些因素均会降低患者对手术的耐受力, 增大了患者术后腹腔出血和吻合口出血的发生率。部分患者伴发糖尿病, 糖尿病会对消化道的吸收、分泌、运动功能产生影响, 严重者甚至出现消化道运动障]。高血糖会增大血管炎症反应, 降低胶原纤维的聚集能力, 延长术后伤口愈合时间, 增大腹腔感染和切口感染的发生率, 且高血糖还会影响机体的补体能力, 降低粒细胞吞噬功能和机体抵抗力, 也会增大感染的发生率[。此外, 部分患者存在轻度、中度、重度贫血, 体内红细胞数量锐减, 对氧气的携带能力降低, 易发血管增生, 促进了肿瘤组织的增生, 且贫血会降低患者的精神状态和身体状态, 进而影响术后生活质量]。因贫血而导致的组织缺氧和缺血会影响术后辅助化疗效果, 影响患者预后, 会出现感染等并发症。中老年群体对手术的耐受性差, 伴发糖尿病、高血压和贫血等患者术后感染和并发症的发生率也较高, 会导致吻合口生长及愈合缓慢, 增大了吻合口瘘的发生率。同时对于伴发肝功能不良相关疾病的患者来说, 其合成蛋白的能力较低, 易发低蛋白血症, 低蛋白血症会降低血浆胶体渗透压, 造成周围组织水肿, 使吻合口粘连和水肿严重, 影响吻合口的愈合, 多发吻合口瘘。本研究中伴发组和非伴发组患者术后3、6和12个月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这与部分研究结论不一, 部分研究认为胃癌患者伴发疾病, 对手术的耐受性降低, 可能会对其近期并发症的发生和短期存活率产生影像。这可能是由于本研究中所选取研究对象较少所致误差, 今后会扩大研究对象进行进一步研究。

综上所述, 胃癌微创手术患者腹部伴发疾病以贫血、高血压、低蛋白血症为主, 患者术后腹部并发症发生率升高, 但不会影响短期生存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