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白细胞输血技术在降低输血不良反应中的作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0-16
/ 2


少白细胞输血技术在降低输血不良反应中的作用

蓝上钏

浙江省苍南县血站 浙江 温州 325800

【摘要】目的:研究少白细胞输血技术在降低输血不良反应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输血治疗的危重症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输血方式分为两组,每组25例,对照组行常规输血技术,实验组行少白细胞输血技术,对比输血效果。结果:实验组(X2=5.4265,P=0.0241)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P<0.05。输血前,两组C反应蛋白(t=2.4225,P=0.7458)P>0.05。输血后,实验组C反应蛋白(t=3.5248,P=0.0031)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少白细胞输血技术可降低输血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应用与推广。

关键词:少白细胞输血技术输血不良反应应用价值


目前临床常输血写作为辅助治疗危重症患者的重要手段,能够帮助患者改善生命体征,争取更多的抢救时间。虽然近年来溶血性输血发生率持续降低,但仍旧存在较多的非溶血性输血不良反应,严重危及到患者的生命安全。有关研究表明,采用少白细胞输血技术可有效降低患者的输血不良反应,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1]。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少白细胞输血技术在降低输血不良反应中的作用,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输血治疗的危重症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输血方式分为两组,每组25例,对照组行常规输血技术,实验组行少白细胞输血技术,对比输血效果。实验组男女15:10,平均(35.25±11.74)岁;对照组男女14:11,平均(32.22±11.33)岁,一般资料P>0.05。

1.2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输血技术:在患者进行交叉配血实验检测合格后,直接予以患者输血,并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若存在异常情况,立即停止输血,上报进行急救处理。

实验组行少白细胞输血技术:细胞筛选法去除白细胞后进行输血,后续过程同常规输血技术相同。

1.3观察指标

(1)对比不良反应发生率。(2)对比输血前后C反应蛋白水平。

1.4数据分析

用SPSS20.0软件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来表示,计数资料运用卡方来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1. 结果

2.1两组不良反应对比

实验组(X2=5.4265,P=0.0241)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不良反应对比[n%]

组别

例数

发热

蛋白尿

皮肤红疹

胸闷

总发生率

实验组

25

1(4.00%)

0(0.00%)

1(4.00%)

0(0.00%)

2(8.00%)

对照组

25

1(4.00%)

1(4.00%)

4(16.00%)

2(8.00%)

8(32.00%)

X2

-

-

-

-

-

5.4265

P

-

-

-

-

-

0.0241

2.2两组输血前后C反应蛋白水平对比

输血前,两组C反应蛋白(t=2.4225,P=0.7458)P>0.05。输血后,实验组C反应蛋白(t=3.5248,P=0.0031)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输血前后C反应蛋白水平对比[x±s]

组别

例数

输血前(mg/L)

输血后(mg/L)

实验组

25

7.52±2.42

6.58±2.12

对照组

25

7.41±2.02

11.42±1.52

t

-

2.4225

3.5248

P

-

0.7458

0.0031

3.讨论

输血是临床治疗危重症患者的常用辅助治疗手段,多用于外科手术或外伤术、产后大出血等治疗当中,可有效帮助患者提高血容量,增加治疗时间,还可,充分预防血液凝固障碍,帮助患者维持生命体征[2]。但输血作为异体输入方式,易发生溶血现象,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治疗前血型鉴定技术可有效降低溶血现象,但在治疗期间仍存在非溶血性输血不良反应,非溶血性输血患者的临床表现为恶心呕吐,体温升高,寒战等,输血不良反应主要受到白细胞数量的干扰,导致输血治疗后易发生感染疾病。而采用少白细胞输血技术能够对血液中的白细胞数量进行有效的控制,进而有效降低白细胞炎性介质传播疾病的概率,减少不良反应,具备较高的临床使用价值[3]。通过本文论述可知,实验组8.00%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32.00%,P<0.05。输血前,两组C反应蛋白P>0.05。输血后,实验组C反应蛋白(6.58±2.12)mg/L低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输血治疗患者应用少白细胞输血技术护理效果优于常规输血技术,值得临床推广和运用。

参考文献:

[1]张甜甜,李国华,杨洪霞.少白细胞输血技术降低输血不良反应的临床效果分析[J].心理月刊,2020,15(13):20+22.

[2]孔德瑞.少白细胞输血技术的应用及对输血不良反应的影响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20,8(07):90+93.

[3]章佳婷子.少白细胞输血技术降低输血不良反应的效果[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9,13(01):227-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