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交叉韧带断裂合并半月板损伤的关节镜手术治疗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0-29
/ 2

前交叉韧带断裂合并半月板损伤的关节镜手术治疗

崔运利

沈阳第四人民医院 辽宁 沈阳 110000


【摘要】目的:探讨观察前交叉韧带断裂合并半月板损伤的关节镜手术治疗效果。方法:2018.1.1—2019.12.30,收治90例前交叉韧带断裂合并半月板损伤患者,基于双色球分组法将90例患者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关节镜下切除残端重建术治疗(患者45例,对照组)、关节镜下保留残端重建术治疗(患者45例,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45例患者的手术治疗有效率大于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手术前的Lysholm评分、IKDC评分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手术后的Lysholm评分、IKDC评分优于手术前,观察组手术后的Lysholm评分、IKDC评分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前交叉韧带断裂合并半月板损伤选择合理的关节镜手术治疗方案,疗效显著,患者的膝关节功能得到显著改善。

【关键词】前交叉韧带断裂;半月板损伤;关节镜下切除残端重建术;关节镜下保留残端重建术;手术治疗有效率

前交叉韧带断裂会导致人体膝关节不稳定,会增加半月板损伤、关节软骨损伤的几率。若患者在发生前交叉韧带断裂后,并发半月板损伤,则会加速膝关节骨关节炎发展,因此需及时开展重建术治疗[1]。有研究[2]指出,前交叉韧带断裂多伴有或继发半月板损伤后,会对患者的膝关节完整性、稳定性造成影响。因此,想要提高前交叉韧带断裂合并半月板损伤的临床治疗效果,不仅需要及时施展有效方案治疗前交叉韧带断裂,还需实施手术治疗半月板损伤。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2018.1.1—2019.12.30,收治90例前交叉韧带断裂合并半月板损伤患者,基于双色球分组法将90例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5例。观察组男女比是33:12;年龄20-57岁(34.43±5.87)岁。对照组男女比是34:11;年龄20-57岁(34.60±5.96)岁。两组临床数据对比,P>0.05,可展开对比。

1.2方法

全麻,仰卧,常规给予止血带,并在前内侧入路或前外侧入路置入关节镜,观察患者的半月板与韧带损伤情况,首先修复半月板。若半月板游离缘撕裂,则实施部分切除修整治疗。若半月板的前后角、边缘、滑膜缘撕裂,则进行适当修整,然后应用缝线从内至外缝合。通过关节镜观察患者的前交叉韧带断裂残端形态,实施自体四股腘绳肌腱移植治疗。采用可吸收缝合线对残端进行处理,在近端滑膜完整部位缝1-2针,将骨侧等长点暴露出来,置入ACL胫骨导向器,并在胫骨中打入导针,钻取骨隧道。镜下钻取股骨隧道,对照组完成股骨隧道制备后,去除韧带残端,将移植韧带置入骨隧道翻袢后收紧韧带,确认关节稳定后予以韧带固定。观察组将移植物置入后,方法同前进行收紧,确认关节稳定后,完成移植韧带固定操作。

1.3观察指标

  1. 手术治疗有效率,疗效评定标准如[3]下,显效:患者手术后伴半月板得到修复,膝关节功能显著改善。有效:患者手术后伴半月板有一定修复,膝关节功能有一定改善。无效:未达到以上标准。

  2. Lysholm评分:在手术前后采用Lysholm膝关节评分[4]评估,总分100分,分数越高,膝关节状态越好。

  3. IKDC评分:在手术前后采用IKDC膝关节功能评分[5]评估,总分100分,分数越高,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越好。

1.4统计学方法

所有研究数据均应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2.1两组手术治疗有效率对比

观察组28例患者的手术治疗有效率大于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P<0.05)。详情见表一。

表1 两组手术治疗有效率对比(n/%)

组别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治疗有效率

对照组

45

14

20

11

34(75.6%)

观察组

45

20

24

1

44(97.8%)

X²值

-

-

-

-

13.224

P值

-

-

-

-

0.01


2.2两组手术前后的Lysholm评分、IKDC评分对比

两组手术前的Lysholm评分、IKDC评分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手术后的Lysholm评分、IKDC评分优于手术前,观察组手术后的Lysholm评分、IKDC评分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P<0.05)。详情见表二。

表2 两组手术前后的Lysholm评分、IKDC评分对比(分)

组别

例数

Lysholm评分

IKDC评分

手术前

手术后

手术前

手术后

对照组

45

60.02±5.43

76.89±5.67

40.45±4.65

57.76±4.13

观察组

45

60.07±5.46

88.76±6.02

40.49±4.72

71.23±4.35

t值

-

0.387

9.886

0.377

6.095

P值

-

0.65

0.01

0.54

0.01


讨论

前交叉韧带断裂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膝关节损伤,多数患者同时合并半月板损伤,临床诊断容易出现漏诊现象,会对临床治疗造成不良影响。为降低疾病的漏诊率,术前应详细分析患者的病情,了解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还需借助磁共振成像等检查确诊疾病。手术过程中必须在关节镜下详细检查患者的韧带损伤与半月板损伤情况,避免盲目治疗的现象。

在关节镜下详细检查患者的韧带断裂以及半月板损伤情况,明确半月板损伤后,积极缝合半月板。在缝合完后后进行前交叉韧带断裂重建手术治疗,可从韧带解剖结构出发,明确韧带血管以及神经组织的实际情况。在手术过程中适当保留患者的韧带残端,可促进神经系统、韧带血管重建,可减少对机体造成的损害。再者,保留韧带残端,还可促使患者的膝关节感觉恢复,可促进骨隧道定位,可预防隧道扩大,可进一步提高手术疗效。

由上可知,前交叉韧带断裂合并半月板损伤采用关节镜手术治疗,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李典,白伦浩.前交叉韧带断裂伴半月板损伤相关因素分析及关节镜手术治疗效果研究[J].中国基层医药,2020,27(6):703-707.

[2]张辉,庄万强,魏庆华, 等.关节镜手术治疗前交叉韧带断裂合并半月板损伤[J].中医正骨,2018,30(7):56-57.

[3]佑路标,夏磊,王龙, 等.关节镜下自体腘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对老年急性前交叉韧带断裂病人膝关节肌力和位置觉的影响[J].临床外科杂志,2019,27(11):995-998.

[4]李锋,吴昊,项群.关节镜下自体腓骨长肌肌腱重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断裂的疗效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20,20(57):49-50.

[5]张壮岱,杨永兴,冯志军, 等.关节镜下非解剖型与理想化重建前交叉韧带治疗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断裂的临床效果观察[J].临床误诊误治,2019,32(5):8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