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护理对脑梗死后遗吞咽障碍患者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0-29
/ 2

饮食护理对脑梗死后遗吞咽障碍患者的影响

冯梅,张玲;

重庆市 巴南区第二人民医院 重庆 400054


【摘要】目的 关于饮食护理对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护理所发挥的作用探究。方法 选择2019年1月到2020年5月期间64例到我院进行治疗的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按照入院挂号尾数的奇偶数随机分为二组,奇数为观察组(32例),偶数为对照组(32例)。在护理的过程中分别对两组患者配合饮食护理和常规护理,对不同护理以后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的康复总有效率为87.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50%,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结论 将饮食护理应用在对脑梗死后移吞咽障碍患者当中可以有效的提升患者吞咽障碍康复的作用效率,是一种理想的护理手段。

【关键词】饮食护理;脑梗死;后遗症;吞咽障碍;护理效果


脑梗死是临床上严重的一种脑科疾病,很多患者会合并严重的吞咽功能障碍,这是患者在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种并发症[1]。患者出现吞咽障碍的时候可能会引发误吸、吸入性肺炎、营养不良和脱水等一系列的并发症,严重情况下会导致患者的呼吸道出现堵塞,甚至会使患者出现窒息等危险及生命的情况。本文主要研究饮食护理对脑梗死后移吞咽障碍患者的影响,详情见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项目所有的调查对象入组起止时间为:2019年1月到2020年5月,选择64例研究病例按照入院挂号尾数的奇偶数随机分为二组,奇数为观察组(32例),偶数为对照组(32例)。观察组中,男:15例,女:17例,对照组中,男:14例,女:18例;观察组病例入组时年龄区间为:[22,76](岁),年龄均数为(45.82±17.55)岁;对照组病例入组时年龄区间为:[21,77](岁),年龄均数为(46.28±16.89)岁。所有的研究病例得到确诊,同时签署知情同意书,患者的临床资料经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对以上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验证,一般资料之间无差异(P0.05),符合比较的原则。

1.2方法

本文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干预,积极为患者进行进食康复训练,同时要限制食物的性状,根据卒中后吞咽功能康复计划为患者实施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之上为患者配合饮食干预,具体的护理为:

在患者进餐之前的0.5h要使患者进行适当的休息,着手做好一系列的进食准备,保证患者能够具有良好的就餐环境,并安排患者在安静舒适的环境之内调养。可以为患者选择适当的进餐工具,使患者可尝试进行进食,并且将头部向前期大约20°,使身体向健侧肢体倾斜大约30°,保持气道的通畅性,防止在进行训练的过程中出现误吸。注意,如果患者不能够直立做起,可以选择仰卧位,将头部向前伸,对患者患侧肢体垫一个软垫,在家属的协助之下完成进食。在进食结束以后将床位抬高大约30°,并保持0.5h,餐后为患者应用温水漱口,同时通过冷刺激进行处理,以便提升患者对食物的敏感性,综合改善患者的摄食功能。

1.3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患者的康复有效率,主要将患者的康复总有效率分为治愈、显效、有效和无效4个等级。康复总有效率根据洼田饮水试验的实验结果进行评价,洼田饮水试验主要分为1~5,5个等级,一级:患者能够轻易将水咽下,说明吞咽功能最佳;二级:患者分两次以上将水咽下,期间不会出现呛咳;三级:可以一次将水咽下,但是会有呛咳;四级:患者可以分两次以上将水咽下,期间也会出现呛咳;五级:患者很难将水全部咽下,且存在平凡的呛咳。①洼田饮水试验达到一级,则说明患者治愈;②饮水试验为二级,说明显效;③饮水试验为三级,说明有效;饮水试验为四、五级,说明无效[2]。注:康复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本文进行统计学验证时,应用的统计学软件为IBM公司的最新版本的SPSS26.0,对研究中所有的数据、样本率、构成比、单、双总体等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康复有效率进行卡方c2)验证,并以自然数或百分数(n/%)进行表达;以P值(P value)检验上述所有概率模型当中数据的显著性水平,并以“P0.05”表示数据差异存在显著性水平,否则不存在显著性水平。


2.结果

观察组的康复总有效率为87.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50%,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康复有效率比较(n/%)

项目

n

总有效率

观察组

32

28(87.50)

对照组

32

20(62.50)

卡方

/

5.3333

P

/

0.0209


3.讨论

吞咽障碍在临床上是脑梗死患者比较常见的一种后遗症,吞咽障碍在临床上是脑梗死患者比较常见的一种后遗症,同时临床医生和护士还要进行通力的合作,要及时的进行治疗的调整,并制定有效的合理的康复计划,积极的做好临床的相关护理干预,强化饮食护理,循序渐进地为患者通过鼻饲、饮食等不同的形式来促进肠内营养,为患者及早的开展康复训练,做好关于饮食、吞咽障碍等方面的训练工作,同时还要积极的为患者进行排痰训练和咳嗽的练习,强化患者激励训练,有效的促进患者吞咽功能的康复[3]。通过对本文的结果这些分析能够看出,观察组患者的吞咽功能的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因此能够证明为患者实施饮食护理计划的可行性,说明饮食护理对患者在进行干预的过程当中可有效的调动患者整个身体机能的配合训练,促进患者吞咽功能的全面康复。综上所述,将饮食护理应用在对脑梗死后移吞咽障碍患者当中可以有效的提升患者吞咽障碍康复的作用效率,是一种理想的护理手段。

【参考文献】

[1]岳琼.饮食护理对脑梗死后遗吞咽障碍患者的影响[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5(18):109.

[2]朱志悦.脑梗死后吞咽功能障碍的治疗及护理现状[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20,35(02):34-37.

[3]秦鑫.脑梗死病人吞咽障碍的护理方法探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92):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