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有效性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0-29
/ 2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有效性分析

孙华美

山东省乳山市人民医院 山东威海 264500

摘要:目的:探究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应用。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7月我院收治的120例怀疑为DVT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分析血栓情况。结果:120例疑似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经手术证实均为下肢深静脉血栓,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明确有116例患者存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彩色多普勒超声的诊断准确率为96.67%(116/120)。结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能够提升诊断效果,可作为此病临床诊断的有效方法,值得推广。

关键词: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检出率

中图分类号:R445 文献标识码:A

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veinthrombosis,DVT)为一种常见的周围血管疾病,目前临床认为该疾病的发生与静脉血管壁损伤、血液高凝等因素相关。DVT发生后患者会出现下肢疼痛、肿胀以及浅静脉曲张等,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下肢深静脉造影是诊断DVT的金标准,但是该检测方法会产生一定痛苦,患者诊断依从性差,因此需要一种无创简单的检测方式,降低损伤并可清楚分析疾病情况。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9年3月至2020年7月我院收治的120例怀疑为DVT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表现为不同程度下肢疼痛、肿胀等症状。本次120例患者中,男68例,女52例,年龄27~81岁;导致疾病发生原因:长期卧床或者慢性疾病患者42例,外科手术或者下肢骨折患者49例,其他原因患者29例。

1.2 方法

所有患者所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GELOGIQS6型彩色多普勒超声仪,肥胖患者选择扇形探头(5.2MHz),其余探头频率是10~13MHz。患者平卧,大腿向外侧稍微旋转。先在腹股沟处做横切面扫描,了解股总动脉、股总静脉位置,之后沿股总静脉向上扫描,从髂静脉扫描到收肌管裂孔水平线,之后再向下扫描,重点扫描股隐连接部。之后患者俯卧位,踝部垫小枕头,膝关节稍微屈曲,确保腘静脉充盈。先扫描小腿腘静脉,之后沿小腿静脉走向做纵切面扫描、横切面扫描,之后扫描静脉管壁、内径以及血流。做小腿静脉的横切面扫描时,做血管压瘪试验。

1.3 观察指标

此次研究选择的观察指标为股总静脉(CFV)内径、下肢股浅静脉(SFV)内径、内侧腓肠静脉(MGV)内径以及股周围静脉近段(PTV)内径。并对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并确定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的诊断准确率,诊断准确率以手术病理诊断为标准,诊断符合率=(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阳性病例数/手术病理诊断阳性病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总结诊断结果

本课题的120例疑似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经手术证实:86例患者是左下肢深静脉血栓、34例患者是右下肢深静脉血栓;76例患者是腘静脉血栓,36例患者是髂股静脉血栓、8例患者同时存在腘静脉血栓以及髂股静脉血栓;7例患者是慢性下肢深静脉血栓、7例患者是亚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106例患者是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发现:83例患者是左下肢深静脉血栓、33例患者是右下肢深静脉血栓;74例患者是腘静脉血栓,35例患者是髂股静脉血栓、7例患者同时存在腘静脉血栓以及髂股静脉血栓;7例患者是慢性下肢深静脉血栓、6例患者是亚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103例患者是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

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明确有116例患者存在下肢深静脉血栓,诊断准确率为96.67%(116/120)。

2.2 影像学表现

根据本组资料不同阶段的下肢静脉血栓的回声有不同的特点:①急性期(指1~2周内的血栓):栓塞部位静脉管腔内径增宽,内见实质性低回声或极低回声,完全或不完全填充于管腔内,探头加压管腔不能被压瘪,未见血流信号或可探及少量血流信号。本组106例呈典型的该期表现。②亚急性期(2周~6个月的血栓):栓塞部位管腔内径可正常或增宽,内呈等回声或稍高回声,血栓收缩和溶解,探头加压管腔不能被压瘪,在血栓再通的部位可显示不规则条状彩色血流信号。本组中7例符合该期表现。③慢性期(6个月以上的血栓):管壁呈局限性或弥漫性增厚,不光整,血管内径变细,内见不规则、不均质较强回声,管腔再通后血流增多。本组中7例患者符合该期表现。

3 讨论

下肢深静脉血栓一般发生在术后患者卧床期患者、高龄患者以及慢性疾病患者之中,导致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主要原因在于患者长期卧床,导致患者的血液容易在一处淤积,从而造成此并发症形成。当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之后,患者下肢会出现肿胀感和压痛感,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如果未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该并发症将可能会进一步发展,从而导致肺拴塞以及血栓综合征等不良情况发生,严重的情况下甚至直接危及患者的生命健康,所以对此并发症进行有效的诊断至关重要。对于下肢深静脉血栓这一并发症,常规诊断方法即为影像诊断,通常以X线造影来进行诊断,该诊断方法具有一些优势,但在长期诊断实践之中发现,常规X线造影对患者会产生较高的辐射,并且对于一些肾功能不全的患者,该诊断方法并不适用,所以这种诊断方法并不具备较高的推广价值。

超声医师在检查下肢深静脉时要熟悉、掌握下肢静脉的解剖走行,判断有无静脉变异,分析临床表现,还需适当调节彩色增益、标尺等仪器参数,使显像达到最佳,进行患侧与健侧对比检查,以减少漏诊、误诊。笔者在临床工作中体会:①左下肢血栓患者多于右下肢,主要由于右髂总动脉交叉在左髂总静脉之上,引起左侧静脉血流缓慢所致。②工作中注意观察患者肢体肿胀的部位,当患者下肢肿胀,尤其是大腿肿胀明显时,而股静脉内径增宽,血管内呈旋涡状云雾样改变,为血栓形成前状态,注意观察髂静脉是否有血栓形成。③静脉变异,腘静脉可由一条变异成两条,临床中患者小腿肿胀不明显,可有一支腘静脉栓塞,若临床医师疏忽容易漏诊。④熟悉血管解剖结构、走形特点,当下肢静脉显示不理想而条件允许时,选择站立位检查。⑤超声医师要提高对DVT形成各期超声图像特征认知。急性期加压血管或挤压肢体时要谨慎,以防止血栓脱落,造成肺栓塞,增加疾病严重程度。

综上所述,下肢深静脉血栓可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可有效诊断疾病,具有较高的检出率,广泛应用于临床。

参考文献:

[1] 杜学智.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价值分析[J].双足与保健,2019,28(11):65-66.

[2] 李文琴.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应用及效率提升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43):153.

[3] 胡科.下肢深静脉血栓诊断中彩色多普勒超声的应用及超声表现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14):168-169.

[4] 杨艳,夏群,胡金花.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诊断价值评估[J].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2019,5(03):269-272.

[5] 付宪伟,焦兴强,姜淑芹,李梅.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诊断及溶栓治疗效果评价应用分析[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9,3(11):12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