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足浴在临床中的使用及效果评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02
/ 1

中药足浴在临床中的使用及效果评价

郑晨 于晓燕

西海岸新区中心医院 山东 青岛 266555

【摘要】中药足浴就是利用合适的中药配方熬成中药水来泡脚,其中的有效中药成分在热水的热力帮助下,渗透进皮肤,被足部毛细血管吸收,进入人体血液循环系统,从而达到改善体质、调理身体、治疗疾病的效果。黄帝内经》记载:阴脉集于足下,而聚于足心,谓经脉之行;三经皆起于足。即足部是三阴经的起点,三阳经的终点。足掌有300多处穴位、67个反射区,是人体的一个缩影。通过足浴和足部按摩刺激,可促使全身血液循环改善,调节各脏腑器官的功能,改善内脏产生的病理变化,提高机体自我防御及免疫力。

【关键词】中药足浴、临床应用

脚自古就有人体的第二心脏之说。对那些感觉经常手脚冰凉的人,中药足浴是一个极好的方法。脚虽然离人体的心脏位置最远,但负担最重,所以,这个地方最容易导致血液循环不好。

如果有人得了风寒感冒了,甚至不用吃药,泡泡脚,汗一出,体内的寒邪被驱散,感冒就好了。这是说明体内的寒湿已经被泡脚的热水和中药逼出体外了。精气血津液神,是研究人体生命物质及生命活动的理论。主要阐释精、气、血、津液、神的概念、来源、分布、功能、代谢、相互关系及其与脏腑之间的关系。经络,是研究人体经络系统的循行分布、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与脏腑相互关系的理论。主要阐述经络的概念、经络系统的组成、人体经络系统的循行分布规律和经络的生理功能和应用等。体质,是研究人体体质的形成、特征、类型及其与疾病的发生、病因、病机、诊断、预防和治疗关系的理论。主要阐述体质的概念和形成、体质的生物学基础、体质的分型和特征、体质理论的应用等。中医认为,应用不同的中药煎汁足浴,可治疗不同的病症,

如:

下肢血栓性闭塞性脉管炎、趾甲炎、湿疹足癣、足趾变形、下肢静脉曲张;

风湿关节痛、足跟痛、腰痛及坐骨神经痛;

慢性咽炎、鼻炎、感冒、咳嗽、气管炎、支气管哮喘;

头晕、头痛、失眠、耳鸣、颈椎综合征、神经衰弱;

胃下垂、便秘等胃肠道疾病;糖尿病、脑萎缩、老年痴呆症。

心血管疾病如高血压、低血压、冠心病、中风后遗症、肥胖症;

此外,中药足浴对于美容祛斑亦有较好疗效。

中药足浴是用中药煎煮取汁泡脚的一种保健治疗方法。中药足浴疗法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以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为原则,用不同的中药煎汁足浴,具有广泛适应证。在护理过程中,按治疗时间,按疗程经心施治,再采用中药足浴按摩的方法,既操作简便、效果显著,也经济安全,可避免很多药物的不良反应。特别是对于久坐不动、身体较弱、疾病较多的人来说,坚持中药足浴是非常好的保健方式。但是,中药足浴不一定适合任何体质的人。如果患有各种严重出血病的人,如吐血、便血、咯血、脑出血、胃出血、子宫出血等,不适合泡脚,以免加重组织出血;足部有外伤、水疱、疥疮、发炎、化脓、溃疡、水肿及较重的静脉曲张的患者也不适合中药足浴。中药足浴虽好,却也并非人人适宜,对于一些心脏病、低血压、孕妇等特殊人群来说,一定要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应在医护人员指导下使用.


参考文献:

1.蔡永敏 崔英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0

2.崔家鹏 医学杂志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