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经络学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02
/ 2

中医经络学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应用

张靖

太原市第三人民医院,山西 太原 030000

[摘要]:《素问.灵兰秘典论》说:“肺者,相傅之官。”可见肺在一身脏腑中的重要作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位主要在肺,肺有病变可则可见胸闷、咳嗽、喘息等症状,亦可导致肺通调水道功能减退,即可发生水液停聚,而生痰饮,甚则水泛而肿。结合中医经络学的健康宣教,通过点穴刺激手太阴肺经,可缓解新冠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自我保健意识,提高治愈率,减少病死率。

[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肺的功能 经络学 手太阴肺经

2019年12月以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从武汉向全国蔓延,国家卫建委印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中提出,各有关医疗机构在医疗救治工作中发挥中医药作用,中医联合会诊制度,促进医疗救治取得良好的效果,本文通过学习肺的功能,将从中医经络学理念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普通性、轻型患者的中医养生进行思考。

  1.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位在肺,肺在五脏的生理功能之一:肺主气,司呼吸。肺主气即全身的气均是由肺来主持和管理,这个气既包括了呼吸之气,也包括了一身之气。人体一生都在进行新陈代谢,需要消耗大量的清气,同时又要产生大量的浊气,清气入体,浊气排出都是依靠肺的生理功能。肺主气功能正常,气道(气管、支气管、咽喉等)通畅的情况下,通过肺的一呼一吸,顺利完成气体交换 。肺主一身之气,这一功能体现在宗气的生成,宗气是脾胃化生的水谷精气与肺从自然界吸入的清气相结合,基于胸中而成,肺的通气功能也能通过心脉将此清气布散到全身。因此说肺通过宗气的形成与布散起到主持一身之气的作用,若肺有病变,不但可影响呼吸运动亦可影响一身之气的生理功能。如肺气不足则呼吸微弱、气短、语音低落。倘若影响到宗气的形成和布散,便会出现疲倦、乏力、气短、自汗等。

  2. 肺主宣发和肃降。宣发即宣布、发散之意。肺主宣发体现在①通过肺的气化,使浊气不断排除体外。②肺主气的功能可将气血、津液输布全身,以发挥滋养濡润所有脏腑的功能。③宣发卫气,调节腠里,通过汗孔将代谢后的津液转化为汗液排除体外。若肺的宣发功能失调,可出现咳嗽、咳痰、喘促胸闷、呼吸困难及鼻塞、喷嚏、无汗等症状。肃降即清肃并向下降之意,肺主肃降体现在①吸入自然界的清气。②肺把吸入自然界的清气和脾转输来的水谷精微下行布散。③肃清肺和呼吸道的异物,以保持呼吸道的洁净。若肺的肃降功能失职,则可出现呼吸短促或表浅、咳嗽、咯血等病理现象。生理情况下:肺的宣发和肃降相互依存,相互配合,相互制约使呼吸保持平稳状态。如若二者失调,便会出现胸闷、咳嗽、喘息等症状。

  3. 肺通调水道。水在人体生理活动中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水的摄入,在体内转运利用及排泄是全身脏腑运动的过程,肺也是其中之一。肺调节水液代谢的作用称之为“通调水道” 。体现在①肺主宣发,将水谷精微和津液宣散于周身,如可通过汗孔,将水以汗的形式排泄于体外② 肺主肃降,使人体水液运行、排泄维持通畅 。因此有:“肺主行水”、“肺为水之上源”的说法。若肺的行水功能失调,则会出现水肿、小便不利的症状。

  4. 肺朝百脉。肺朝百脉即全身的血液都朝会于肺。全身血液通过肺脉流注于肺,通过肺的呼吸功能,进行气体交换,然后再输布全身。而血液的正常运行,亦赖于肺的调节。故有“血非气不运”之说。

通过以上四点对肺的功能的了解,可以知道若肺的功能失调既可影响到宗气的生成和布散,又因肺气虚寒影响到血液的正常运行;既影响津液的调节和排泄,又影响到气机的升降运动。因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位主要在肺,治理和调节肺的功能显得尤为关键,《黄帝内经十二经络养生法》曾说:人体健康的“大药”存在于我们自身之中,这个大药就是经络。通过对经络的刺激,以期达到疏通经络、通理气血,协调阴阳的作用。十二经脉是经络系统的主体,具有表里经脉相合,与相应脏腑络属的主要特征。包括手三阴经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手三阳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足三阳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足三阴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也称为“正经”。而此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是手太阴肺经起病,手太阴肺经手太阴肺经主治肺病、喉、胸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症。如咳嗽、气喘、咽喉肿痛等证。手太阴肺经分布在胸部的外上方,上肢掌面桡侧和手掌及拇指桡侧。起于中府,止于少商,左右各11个穴位。

1、中府穴的位置:胸前壁的外上方、云门穴下1寸,前正中线旁开6寸,平第一肋间隙处。功效:止咳平喘,清泻肺热,通经活络。

2.、云门穴的位置:位于人体胸前壁的外上方,肩胛骨喙突上方,锁骨下窝凹陷处,距前正中线6寸。功效:止咳平喘、清肺除烦

3、天府穴的位置:位于人体臂内侧面,腋前纹头下3寸,肱二头肌桡侧缘凹陷处。 功效:调理肺气,安神定志,宣散肺邪。

4、侠白穴的位置:位于人体臂内侧面,肱二头肌桡侧缘,腋前纹头下4寸,或肘横纹上5寸处。功效:宣肺理气。

  5、尺泽穴的位置:位于手臂肘部,取穴时先将手臂上举,在手臂内侧中央处有粗键,健的外侧即是此穴。功效:止咳平喘。

6、孔最穴位置:伸臂侧掌,在尺泽穴与太渊穴连线的中点上1寸处取穴。功效: 清热止血,润肺理气,平喘利咽。

7、列缺穴的位置: 两个虎口交叉,食指平行搭过去,食指尖按到的这个地方有个骨头,骨头的上端就是列缺穴。功效:止咳平喘,通经活络,利水通淋。

8、经渠穴位置:从腕横纹上1横指桡骨茎突的高点向内侧推至骨边,与桡动脉间的凹陷处。功效:宣肺利咽,降逆平喘,通经活络。

9、太渊穴位置:坐位,伸臂侧掌,在腕横纹桡侧轻触桡动脉,从感觉到搏动处稍往桡侧移动,至凹陷处。功效:止咳化痰。

  10、鱼际位置:仰掌,在第1掌关节后,第1掌骨中点,掌后白肉(大鱼际肌)隆起的边缘,赤白肉际处。功效:清热利咽,止咳平喘,通经活络。

  11、少商穴位置:手拇指末节桡侧,沿指甲桡侧面画一直线与指甲基底缘水平线交点处,按压后会产生疼痛感。功效::清热利咽、解表清热,通利咽喉。

在此次援鄂工作中通过向患者宣教穴位的定位及作用,并协助患者在进行穴位按摩后,患者呼吸道症状及烦躁症状多有改善。目前,国内的抗疫形势好转,武汉的确诊病例数连续几日均为个位数,通过对中医文化经络学及穴位按摩的健康宣教,增加患者的养生理念,也让居家隔离患者也在中医传统文化中受益,在这场抗疫战争中,中医护理发挥了一定的优势。

文献参考:

⑴国家卫健委印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

⑵李德新《中医基础理论》(全国高等中医院校成人教育教材,湖南科技出版社,2002)

⑶赵宇宁《黄帝内经十二经络养生法》(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