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科研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02
/ 2

高校科研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研究

朱一梁

厦门理工学院 福建厦门 361024

要: 当前,国家科技政策与评价体系调整改革正在不断贯彻落实。而高校科研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是科技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信息化建设问题具有重要研究意义。本文以高校科研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现状为切入点,进一步分析了高校科研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需求,并提出了高校科研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建设意见,希望可以为高校科研项目管理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 高校;科研管理;信息化建设;功能需求;建设建议

言: 自国家科技政策和评价提出调整改革以来。国家投入的科研经费也在逐步增加,为高校的科研管理与统筹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工作量。如何加强高校科研项目管理质量与管理效率是当前的重要问题。信息化建设可以有效采用网络信息技术搭建数字化信息管理平台,将科研工作者从繁杂的财务工作中解脱出来,有助于加强高校科技管理质量。

1 高校科研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现状与不足

1.1 管理模式落后,部门无法协同

高校科研项目管理工作涉及与学校人事部门、财务部门、资产部门、科管部门等其他部门的协同,其研究经费以及业绩考核需要采用不同的数据形式进行交互,需要很多部门的配合。当前大多数高校的相关部门都具有自身独立的信息管理系统,但是部门与部门之间却缺乏协同和配合,而且学校中的系统平台开发模式均具有特异性,无法顺利地进行数据交互[1],协同升级更是存在大量的难题,而且浏览器的兼容性也存在很大的问题,使得信息化的诸多优势丧失。

1.2 模块管理功能与过程管理之间信息化衔接性欠佳

高校科研项目管理工作的工作内容较为繁杂,主要是以科研项目为核心,进行申报、立项、研究与结题的整体过程管理。同时还应该加强对于知识产权、科研统计、项目管理以及科研绩效等问题的模块管理。应该根据不同的类别进行划分与汇总。例如,按照学科部门进行统计分析,并且向相关的负责人提供科研工作的进展以及相关数据报告,便于对科研进度进行评价。但是实际管理工作中却缺乏有效的衔接,各个系统之间的数据无法同步,而且系统的协同与集成工作不到位,缺乏清晰的逻辑性,只能简单的记录数据,却没有处理数据的能力,进一步降低了信息化管理建设的作用。

1.3 内部信息化缺乏顶层设计,信息化建设缺乏投入

科研信息化建设应该以学习的组织进行架构,并且充分考虑学校的资源组成。因此,科研信息化建设应该是校园管理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不是独立的信息站。但是当前高校科研信息系统普遍存在缺乏顶层设计的情况,无法有效适应当前的发展求[2]。而且当前高校信息化建设的资金或资源投入不足以满足信息化建设的需求。因此,各高校应该进一步加强对于信息化建设的认知,推动科研管理水平地提高。

2 高校科研信息系统的实质需求与功能实现

2.1 信息系统的需求分析

信息系统主要应用技术为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需要满足高校的教学、科研、安全、后勤、科研以及管理等多种需求。其中的科研管理信息系统的需求主要包括立项科研项目、科研项目的成功管理、完成与财务的对接功能以及加强无纸化的经费管理以及实现科研项目信息的延展性功能等[3]。同时,还应该根据科研成果的级别进行管理,并且对科研水平进行评价和数据统计。自动生成科研数据表格,满足跨部门的科研数据统计与调查,充分落实人机交互。并加强数据的存储能力以及安全保障水平。

2.2 信息系统功能模块架构

应该根据科研项目管理工作的实质将信息系统进行模块构建,一般情况下可以分为三层。第一层主要包括科研人员的个人信息,主要包括科研项目、论文以及成果和专利的录入等。而第二层主要是对科研组织的水平进行评估,并根据不同的科研水平给予不同的经费[4],并对科研项目的论文级别进行奠定,对不同学院的科研人员进行阶段性科研水平进行评估和数据统计。最后一层则是对于科研数据的管理,具体内容包括对于数据的备份和还原,并加强系统的权限和职能分工,优化数据查询、统计以及分析的功能。

2.3 信息系统的系统门户功能与设计

科研管理信息系统主要包括对外门户以及对内门户两个功能。应该根据用户的需求不同,为用户提供针对性服务。内对门户的主要功能为针对科研人员的单独科研通知以及科研信息综合服务和学校OA系统等。而对外门户主要包括科研工作对外信息发布以及动态信息更新,并建立校内外科研人员的心得交流平台,具体的门户功能应该根据高校的自身需求进行针对性设计。

3 高校科研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建议

3.1 高校信息化建设全链条管理

科研信息系统应该通过现有的资源完成科学化的设计,进一步降低开发难度,实现全链条管理,提高科研信息系统的工作效率,为学校的相关人员提供优质服务。而且应该加强不同层级以及系统之间的数据交互,特别是对于财务部门的对接,实现项目与财务和成果的一站式达到,加强数据、资源以及科研人员之间关联性,加强不同部门的协同作用

[5],进一步强化师生的体验感。

3.2 构建科学的高校科研管理信息化模式

科研信息系统应该充分尊重高校的管理模式,上级部门通过科研信息系统将科研信息进行发布,并且进行信息反馈,加速管理的网络化模式转变,根据不同的层级和不同部门的信息进行辐射,使得科研信息的交互传递具有扁平化的特点,将相关的管理人员从繁杂的事物中解脱出来,加强其宏观控制能力,提高管理效率。

3.3 加强复合型信息化人才培养

高校科研信息系统的管理者一定要具备完善的知识体系,高超的管理意识、通过加强对于复合型信息化人才的培养,可以全面提高科研信息系统的管理效率,是重要的工作内容,应该通过参加学术讲座、针对性培训等方法[6],加强相关管理人员的理论知识学习,明确信息技术的实质,并具备创新能力,可以充分适应当前的大环境,并积极发挥出科研信息系统的重要管理能力,进一步提高高校科研信息管理的管理水平。

4 结 论:

随着社会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化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社会的各大行业,为日常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了巨大的便利。科研管理工作是高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高校的科研水准。本文主要现有高校科研管理信息系统的不足之处,并对高校科研管理信息系统的需求进行了深入地分析,并提出了高校科研管理信息系统的改进意见,希望可以使高校科研管理机制更加完成,让高校的科研管理水平得到长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邓玲, 黄宗海, 李颀,等. 大数据时代高校教改项目管理信息化平台建设研究[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8, 442(16):18-19.

[2] 刘俊, 卓东. 高校新建园区项目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的应用与体会——以清华大学昌平科研基地为例[J]. 中国工程咨询, 2019, 000(005):81-87.

[3] 聂伟皓. 高校信息化建设项目管理的问题分析及措施[J]. 中国战略新兴产业, 2019, 000(042):190.

[4] 周晶. 当前高校科研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思考[J].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版), 2017, 000(007):21-21.

[5] 秦文丽, 李英莲, 周姣,等. 基于部门业务协同的信息共享问题研究 ——以高校科研项目管理为例[J]. 信息周刊, 2018(25):0482-0482.

[6] 何芹, 李华. "双一流"建设与高校科研项目管理的互动机理研究[J]. 现代商业, 2018, 511(30):122-123.


基金项目: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项目编号:JAS180403


作者简介:朱一梁19861民族:汉籍贯(精确到市):福建莆田当前职称:研究实习员学历:本科学士研究方向:科研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