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检测数据存在的问题探讨

/ 2

环境检测数据存在的问题探讨

李杰 1 李红彬 2

  1. 天津贝源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天津 西青区300380

2天津市长津微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天津 西青区300380

摘要:为缓解环境压力,促进环境可持续发展,环保部门在相关技术和方法上取得了新的进展,但是环境检测作为新的基础工作是相关部门面临的重要问题。我国环境检测数据的应用存在很多问题,迫切需要探索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以确保数据的有效应用。本文从测试人员、数据分析和技术方法的使用等方面总结了数据质量的各种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方案和加强数据管理的建议。

关键词:环境检测;检测数据;数据应用

前言:环境检测是环境保护的基础,大气、水和土壤的质量变化和趋势必须通过数据反映出来,这也是检督和管理的重要依据。环境检测数据在污染源的检督管理中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也是制定环境保护法规和计划的主要依据。因此,环境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是确保环境管理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工作。检测数据必须真实、客观、完整、准确地反映污染源的排放量和环境质量。

.检测数据存在问题的原因

环境检测以环境为基础,利用物理、化学和生物技术手段对污染物及相关成分进行定性、定量和系统的综合分析,以探索环境质量变化规律。环境检测的重要性在于能够准确、及时、全面地反映环境质量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为环境管理、污染源控制和环境规划提供科学依据。因此,检测数据应具有代表性、准确性、精确性、可比性和完整性。但是,目前检测数据的获取仍然存在很多问题,直接影响检测数据的质量。

检测频率不足,缺乏代表性数据

在检测各种污染源时,由于人力和物力的限制,人工采样仍是主要的检测方法。与持续排放污染源相比,通过这种方法获得的检测数据相对较短,导致数据的代表性不强。目前,工业废水的检测一般每季度进行一次,工业废气污染源也主要按季度进行检测,土壤和固体废物污染物的检测频率较低。通过这种方式获得的检测数据不能充分、有效地反映出检测区域的污染状况,数据不具有代表性,准确性低,直接影响着检测数据的应用。

检测人员的技术能力不能满足实际检测需求

水污染、废物污染和固体废物污染都是连续排放,但是排放量和污染程度不稳定。环境检测人员检测污染物排放单位的污染源时,应根据不同的实际情况和不同的生产环节检测污染物,形成特定的目标检测数据,并制定污染量变化数据表。这要求检视数据必须准确且具有代表性,同时对检测人员的专业和技术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尽管目前的大多数检测人员都有现场采样的能力,但他们对污染物排放装置的复杂生产过程和技术知之甚少。

检测体系运行不畅,环境质量意识薄弱

一些第三方检测公司或检测站,主观上对环境质量不重视,使质量控制成为空谈,根本没有改善环境质量的意识和对策。一些检测人员只是完成任务,甚至草草了事,没有社会责任感,因此很难保证数据的准确性。

(四)环境质量管理体系不完善,实施混乱

环境质量管理体系最初是检测公司所有人员的工作基础和实施标准,它由多个文档组成,用于规范和限制与测试数据相关的所有测试活动,最终目标是确保测试数据客观、公正、准确和科学。质量管理体系的运作需要测试公司所有人员的积极有效的合作与支持,如果人员、资金等不到位,将很难实施质量体系,甚至成为工作的绊脚石。

.针对检测数据问题的解决措施   

提高数据准确性

实验室分析是确定数据准确性的关键程序,实验分析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软件,主要包括检测与分析的技术规范,实验室人员的技术能力、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和实验室的管理状况。另一部分是硬件,主要包括检测的分析设备、标准化的试剂、实验室的分析条件等。在软件和硬件上给予大力支持,便能使数据准确性提高。

检测数据必须具有代表性

检测数据必须首先获取样本,这是分析测试数据的基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样品的收集必须符合相关规范的要求,并采用具有代表性的样品。如果样本不具有代表性,则无论后续分析的准确性如何,获得的数据都将毫无意义。数据具有代表性,首先是样品采集要做好。样品代表性根据采样方法、采样工具、’采样位置、现场质量控制和人员经验来确定。例如,污染源抽样可以根据排放浓度和排放量的差异对国家重点污染源、省重点污染源、一般污染源等进行分类,根据不同的污染源,采用不同的采样频率。

提高检测数据的完整性

所采集样品的完整性决定了测试数据的完整性。首先,必须有专业技术人员来筛选、检查和确定采样位置,这些选择需要经过批准的程序或样本概率的计算,从而可以使样本在时间和空间上具有代表性。一旦完成抽样工作,就必须根据计划要求的频率和时间段进行抽样。出于任何原因,不允许减少或取消采样。在对所有选定位置进行采样之后,可以整合通过精确分析获得的检测数据,使其成为有效数据。

加强检测人员质量保证意识

通常,测试公司和检控站使用教学培训、考试题和真实机器演示之类的方法来增强检测人员质量保证意识,测试公司和检控站的领导者必须具有质量保证意识,每个机构的负责人都被写在质量体系文件中,并承担相应的责任。同时,全体人员要经常学习《质量体系文件》和《检测机构资格管理办法》等有关文件,以不断增强人员的责任感,认识到准确的数据是测试人员的底线。

建立责任追溯机制

第三方检测公司和检测站要严格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等,建立质量体系,对采样地点、实验分析的全过程、有关分析结果进行记录,保证检测数据的客观性、真实性和准确性,每个测试组织都应存档原始记录和电子分析数据。

加强过程督和事后

严格处理违反法规的行为,生态环境管理部门和资质认定部门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对检查机构和人员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进行查处。环境检测数据应具有真实性和准确性,采样要符合法律法规和其他环境检测规范。若有违规机构,应根据违规情况,责令其改正、罚款或取消检测资格,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同时被吊销资质的检测机构三年内不得申请检测资质。 

环境管理部门任命专家对检测机构进行随机检查,并通过调查原始记录,合同和质量来发现问题,还可以通过能力测试、统计调查、远程抽查、投诉处理和其他方法进行监督。

加强社会

通过媒体宣传和举办宣传教育讲座,公众可以了解环境质量的重要性,有意识地进行监督。同时,还可以创新相关部门监管方式,鼓励人们群众积极发挥监督作用,促进检测机构信用体系的维护。

结语: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还没有得到解决,针对这种情况,中国积极开展环境检测工作,对生存和环境条件进行实际分析,促进可持续发展。同时也针对社会发展和环境污染制定了针对性的措施,以有效减少环境污染的程度,只有从发展的角度出发,才能为将来的环境优化提供相应的支持。

参考文献:

[1]张凡秀,赵鹏,张思宝.浅析我国环境检测现状及对策[J].山东化工,2008(37).

[2]潘佳佳.强化环境检测质量管理体系建设[J].化工管理,201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