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肾镜碎石术对复杂性肾结石的治疗价值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03
/ 2

经皮肾镜碎石术对复杂性肾结石的治疗价值分析

张绍辉

平舆县中医院 外科 河南驻马店 463400


[摘要] 目的 研究经皮肾镜碎石术对复杂性肾结石的治疗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10月至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复杂性肾结石患者7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8例。对照组实施开放手术治疗,观察组实施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术后的总临床有效率、术后下床时间、住院时间、结石清除率。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4.74%)较对照组(78.85%)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时间及住院时间皆少于对照组,结石清除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皮肾镜碎石术对复杂性肾结石临床效果良好,术后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安全性更高。

[关键词] 经皮肾镜碎石术;复杂性肾结石;并发症

肾结石是临床上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患者多会感受到不同程度的疼痛、肋脊角叩击痛,甚至有血尿的出现[1]。肾结石疾病的复杂程度主要与结石的大小、形状、性质及是否伴随尿路感染、肾功能受损情况有一定的关系[2]。针对复杂性肾结石临床上多采取手术方式进行治疗,常见的手术有开放手术,但是该手术方式,目前被认为有一定的弊端,比如伤口较大、术中失血量过多以及取石难度较大且不彻底。经皮肾镜碎石术属于一种微创手术,与开放手术相比,更具优势,目前临床上应用也较为广泛,并且临床效果获得医学界认可[3]。本研究旨在分析经皮肾镜碎石术对复杂性肾结石的治疗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10月至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76例复杂性肾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8例。观察组男19例,女19例;年龄28-57岁,平均年龄(39.84±8.62)岁;对照组男24例,女14例;年龄30-58岁,平均年龄(45.37±8.82)岁。统计学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对比性。

1.2 入选标准 (1)纳入标准:①临床检查确诊为复杂肾结石患者;②无手术禁忌者;③知情签署同意书。(2)排除标准:①严重心肺功能障碍者;②认知功能不全者;③精神疾病者;④有代谢功能异常者;⑤依从性低者。

1.3 方法 对照组行开放手术治疗,具体措施如下:在患者11或12肋下缘切口进行手术,切口在10-15cm,按照常规手术要求进行开放手术取石,术后给予抗感染和对症等处理。手术结束后,将取出结石数与X线检测结果进行对照。观察组行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具体操作如下:患侧留置输尿管导管,取俯卧位,患侧腰部垫高,根据CT等检查结果选取最佳穿刺点,经输尿管导管注入无菌生理盐水创造人工肾积水,超声定位下向目标肾盏穿刺,穿刺成功后放置斑马导丝,在斑马导丝引导下应用筋膜扩张器逐级扩张建立经皮肾镜取石通道,找到结石后肾镜直视下用气压弹道碎石器械将结石击碎后经取石通道冲出。

1.4 评价指标 (1)临床有效率:分为治愈、显效、有效、无效四个等级,治愈:患者结石全部清除干净,术后恢复良好,24h后可自行下床活动,基本没有并发症发生;显效:患者结石全部清除干净,术后24h可自行下床活动,需要人照顾,有部分患者有并发症发生;有效:患者结石没有清除干净,术后24h不能自行下床活动,有并发症发生,但在可控制范围;无效:患者结石没有清除干净,术后24h不能自行下床活动,不良反较多,需要紧急措施处理;总有效率=(治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患者例数×100%。(2)临床指标:统计患者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时间以及住院时间以及患者结石清除率。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以5fa0d3f826f50_html_f34eb43421d0c2a7.gif 表示计量资料,组间用非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用配对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有效率及结石清除率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及结石清除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1 两组患者临床有效率及结石清除率对比n(%)

组别

治愈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结石清除率

对照组(n=38)

8(21.05)

12(31.58)

10(26.32)

8(21.05)

30(78.85)

21(55.26)

观察组(n=38)

16(42.11)

13(34.21)

7(18.42)

2(5.26)

36(94.74)

34(89.47)

χ2





4.146

11.120

P





0.042

0.001

2.2 临床指标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皆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 两组患者临床指标对比(5fa0d3f826f50_html_130dc459ecc2b078.gif±s

组别

手术时间(h)

下床活动时间(d)

住院时间(d)

对照组(n=38)

2.68±1.43

13.84±4.37

20.81±3.87

观察组(n=38)

0.76±0.64

6.81±2.61

13.27±3.51

t

7.555

8.514

8.932

P

0.000

0.000

0.000

3 讨论

肾结石主要部位是在人体肾脏部分,包括肾盏、肾盂以及输尿管连接处,多数结石出现在人体肾盏及肾盂中,极少数患者的结石出现在肾实质内[4-5]。复杂性肾结石患者在选择治疗手段上,多以取出结石为主,临床治疗方式多为手术治疗,以往手术方式多为开放手术取石,但弊端较多,加之由于近代医学发展迅速,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技术越来越成熟,临床治疗效果较好,目前,更多的复杂性肾结石患者选择经皮肾镜碎石术进行治疗。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总临床效果较高,患者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皆少于对照组,结石清除率高于对照组,术后脓毒血症、尿漏、大出血以及切口感染的总发生率也低于对照组,表明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临床效果良好,术后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安全性更高。原因在于,经皮肾镜碎石术相对比开放手术更能准确的确定结石位置,直达病灶,能够有效缩短手术时间;经皮肾镜碎石手术中建立的经皮肾镜通道伤口较小,能够有效减少伤口与外面接触的面积,降低患者术后被感染引起并发症的概率,建立经皮肾镜取石通道,进行冲水行取石,大大提高患者的结石清除率,避免二次手术。

综上所述,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临床效果良好,术后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安全性更高,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武艺,薛书成,屈健,等.微创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临床研究(附103例报告)[J].微创泌尿外科杂志,2017,6(4):210-212.

[2]李小航,朱玮,李九智,etal.不同肾盏穿刺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疗效比较[J].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017(6):413-417.

[3]田春彦,宫平.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患者的术后护理干预价值和并发症发生率评价[J].结直肠肛门外科,2018,24(21):283-284.

[4]黄占洪,李文科,刘跃光,等.经皮肾镜取石术与输尿管软镜碎石术治疗肾下盏结石的疗效对比[J].腹腔镜外科杂志,2017,22(3):215-218.

[5]卫超,张宇聪,甘家骅,等.标准经皮肾镜取石术与无管化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肾结石的比较研究[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18,39(7):532-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