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踝关节骨折手术治疗的临床现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03
/ 2

分析踝关节骨折手术治疗的临床现状

梁兵

遵义市红花岗区骨科医院,贵州遵义 563000

【摘要】目的:分析踝关节骨折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于2010年8月-2019年8月时间段内,选择88例来我院接受踝关节骨折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按照随机划分的原则,划分为手术组和常规组,分别采取手术治疗方案和保守治疗方案。通过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获得研究结果。结果:手术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指标、住院时间指标、VAS评分指标,显著优于常规组,结果差异显著,P<0.05。手术组患者术后踝关节功能优良率为97.73%;常规组为84.09%,结果差异显著,P<0.05。结论:踝关节骨折临床治疗中,采取手术治疗方案,克服了保守治疗方法的弊端,有效促进患者骨折部位的愈合,加速踝关节功能恢复。

【关键词】踝关节骨折手术治疗


踝关节属于屈戌关节,当进行不稳定跖屈运动,很容易产生关节骨折以及扭伤。临床常见的踝关节骨折,多数为旋前外旋型骨折,患者踝关节活动会受到极大影响,促使其生活质量降低。临床中多采取保守治疗方法和手术治疗方法,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验证,手术治疗方法的优势更加突出,现结合踝关节骨折手术治疗研究,分析其应用效果,作如下论述:

1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选择88例来我院接受踝关节骨折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按照随机划分的原则,划分为手术组和常规组,各44例。手术组男性29例,女性15例,平均年龄(39.89±3.23)岁;常规组男性31例,女性13例,平均年龄(39.78±3.24)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对象按照Ashurst Bromer划分如下:①Ⅳ度旋前外旋型骨折46例;②Ⅲ度旋前外旋型骨折22例;Ⅱ度旋前外旋型骨折10例;Ⅳ度旋后外旋型骨折10例。患者踝关节骨折的原因,具体为跌倒、车祸、扭伤。

    1. 方法

      1. 常规组

对常规组患者,采用保守治疗方案,即手法整复石膏外固定治疗方案。患者保持平卧位,为其进行常规牵引,完成内踝前移的复位。按照距骨推挤磨造操作方法,进行踝关节内翻,完成内踝复位。对后踝骨折的患者,采取关节囊复位方法。如果复位的效果比较好,可以在维持踝关节内翻位时,选用U形石膏,为其进行固定。完成固定后,将患者患肢提高,适当活动足趾关节,加强功能康复锻炼。采用手法复位方法,石膏固定4周左右,可以重新进行固定,选择中立位,使用U形石膏进行固定,同时适当背伸踝关节,进行跖屈活动。治疗7周之后,开展带石膏不负重锻炼。通过X线检查,了解患者骨折部位的愈合情况,若达到愈合状态,那么可以拆除石膏。

      1. 手术组

对手术组患者,运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方案进行治疗。手术时选择内外侧入路,按照皮肤、皮下、筋膜各层顺序切开,骨膜下分离展现骨折端,采取直视下手法,对骨折端进行复位。复位时,按照外踝-下胫腓联合-后踝内踝次序操作。使用克氏针或者钢丝,进行临时固定。外踝部位,使用解剖型钢板固定,放置位置为腓骨外侧;下胫腓联合使用中空螺钉或者带袢钢板进行固定处理;后踝及内踝使用中空螺钉或者克氏针进行固定[1]。整个操作,需借助C臂机辅助,整个操作要达到恢复骨折原有对位对线,保证关节面平整;经过手术恢复踝穴原有解剖关系。对下胫腓进行固定,选择踝关节中立位,使用复位钳进行复位,要避免过度复位。完成上述操作后,进行伤口冲洗,按照顺序缝合软组织。手术后24h内,静脉用抗生素,避免发生感染。根据患者的情况,为其进行消肿止痛治疗。手术后第3天,进行踝关节主动功能训练;术后4-6周,根据患者恢复情况,逐渐进行扶拐部位负重行走训练,结合锻炼情况,术后8-16周进行完全负重行走锻炼。术后6-8周,取出固定下胫腓用的螺钉,剩余固定物,视患者情况,在10-18月取出。

    1. 观察指标

本次研究中采用的观察指标包括VAS(疼痛评分)指标、骨折愈合时间指标、住院时间指标、踝关节功能优良率指标。使用的VAS评分指标,患者得分越低,证明疼痛程度越轻。对于踝关节功能的评估,通过X线片检查,并且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综合判定。评价标准如下:①患者踝关节活动受限,且疼痛和肿胀等临床症状没有得到改善;经过X线片检查确定骨折畸形愈合,评定为功能差。②患者踝关节功能得到恢复,但活动时存在疼痛感,经过X线检查确定骨折愈合,评定为功能良。③患者踝关节功能恢复正常,活动后出现轻微酸痛感,经过X线检查确定踝穴正常,则评定为愈合。④患者踝关节功能完全恢复到正常水平,则评定为优[3]

    1. 统计学分析

本次实验数据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VAS评分

从两组患者治疗后的VAS评分结果分析,手术组患者治疗后1d、治疗3d的VAS评分显著低于常规组,结果差异显著,P<0.05。数据如下:(1)手术组。治疗后1d的VAS评分(3.9±1.2)分;3d后VAS评分(2.9±1.2)分。(2)常规组。治疗后1d的VAS评分(4.8±1.3)分;3d后VAS评分(3.8±1.1)分。

2.2骨折愈合时间与住院时间

踝关节患者临床治疗中,采用保守治疗方法,患者骨折愈合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指标,同手术组患者的相比,明显要长,两组结果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情况如下:①常规组。骨折愈合时间为(11.1±0.9)周;住院时间为(5.9±1.6)d。②手术组。骨折愈合时间为(9.7±1.2)周;住院时间为(4.2±1.7)d。

2.3踝关节优良率

采取手术治疗方案,患者术后踝关节功能优良率比较高,结果为97.73%(43/44);常规组为84.09%(37/44)。两组结果差异显著,P<0.05。详细数据如表1所示。

表1 踝关节功能评估结果

组别

例数(n)

愈合

常规组

44

1

13

10

10

手术组

44

7

27

5

5

P值





<0.05

3 讨论

骨科临床中踝关节骨折脱位疾病较为常见,实施治疗多采用常规治疗方案以及手术治疗方法[3]。其中,常规治疗方案的操作简单,受到患者及其家属的广泛认可,治疗成本相对较低。不过采用常规治疗方法,由于固定不全面,极易造成骨折脱位复发。采用的手术治疗方案,克服了传统方法的局限,可快速解决患者踝关节活动受限这一问题,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使其能够尽快恢复正常生活以及投入工作,在临床治疗中的推广应用率逐渐提高[4]

综上所述,采用手术治疗方法,具有一定的优势,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房学峰.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脱位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9,10(21):37-39.

[2]张希峰,李强,杨宗华,等.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脱位的临床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6):202-203.

[3]刘进.保守疗法与手术疗法治疗旋后外旋型踝关节骨折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J].心理月刊,2019,14(10):174.

[4]孙长庚.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脱位的临床效果分析[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9,26(10):25.

作者简介:梁兵(1964.08-),男,瑶族,广西桂林人,本科学历,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骨科临床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