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科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04
/ 1

结核科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

黄晓秋

四川省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 四川成都 610066 结核科护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是不断满足患者个性化的健康需求,为其提供更加安全、优质的临床护理,从根本上提升其生活质量,大大降低安全隐患,起到减少护患纠纷的作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结核科护理要求也更加严格,传统形式的护理形式已经难以满足患者及其家属的个性化需求。因此,为了减少护患纠纷,需要医院护理部门时刻关注护理安全隐患,并提出科学化的防范措施,从根本上提升护理满意度,减少安全隐患。

一、结核科护理安全隐患
(一)法律意识淡薄,风险意识弱,缺乏自我保护意识
一些护理人员仅仅重视医院结核患者健康方面的问题,往往会忽视法律问题,说话不够严谨,存在语言行为不当,使患者缺乏安全感,尤其是缺乏与患者在危急状况下的沟通经验,严重时会对威胁患者生命安全,引发医疗纠纷。
(二)对结核病的防护与职业暴露防范意识存在不足

近年来,复治结核病人、复治耐多药结核病人、以及结核合并HIV艾滋病(双感病人)的不断增加,给护理人员的防护带来更大的心理压力和挑战。尤其是在综合医院和基层医院,对肺结核病及双感病人的防护意识尚存不足。

(三)护理人力资源配备不足,质量管理体系不健全
很多医院存在护理人员编制相对不足的问题,护士与床位比、护士与医生比不能够达到国家标准。当患者数量增加的时候,医院护理人员数量会存在相对不足的现象。加上一些老年患者自身护理能力较差,护理工作总量大大增加,甚至存在超负荷运转的问题。这些状况使护理人员身心俱疲。人力资源的不足以及管理体系不够健全的问题会增加护理过程中的安全隐患。

二、结核科护理安全隐患防范对策
(一)强化法制教育,提高安全意识
医院要对护理人员定期进行法律法规方面的培训,不断提升护理人员对护理安全的认知,增强法律意识以及自我保护意识。并且经常交流沟通技巧,避免态度生硬,增强护理意识。护理安全隐患防范工作属于护理管理的重中之重,同时也是护理质量水平得到保证的影响因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衡量医院的实际护理水平。

(二)强化防护意识,做好标准预防,加强职业暴露防范和管理

现在,结核病表现日趋复杂,合并症多。加上艾滋病的快速传播,结核病合并艾滋病(双感)病人也日渐增加。呼吸道感染和体液感染风险随时存在。加强标准预防,做好职业暴露防范是每个医护人员的重要职责,也是防止自身和家庭不遭受伤害的重要措施。护理管理部门一定要让每一位护士强化防护意识,认真做到标准预防。一旦发生职业暴露,严格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等做好应急处理。

(三)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落实风险防范措施
护理工作中的规章制度是确保患者护理安全的制度,在指导以及强化安全护理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护理制定中的查对制度、分级护理以及交接班制度等都需要从医院实际情况出发,结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增强制度制定的针对性以及全面性,使每项护理制度都可以落到实处。
(四)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强化专业技术培训
医院需要从多角度关怀结核科护理人员,解决其切身利益,在充分调动护理人员自身主观能动性的基础上,使护理人员工作效率大大提升,从根本上提升护理质量水平。与此同时,医院需要增强护理人员在护理记录书写方面的规范性以及责任感,增强护理记录的真实性以及全面性,有效提升护理记录质量。为了更好地对护理记录进行监督,需要安排专人进行复查,借助抽查方式,保障书写质量,设立质量督导管理部门,强化前瞻性护理管理。此外,应确立质量考核标准,对考核指标进行量化,加强护理监督以及护理检查,提高护理期间每个环节的护理质量安全。

结核病合并的并发症增多,尤其是近年来结核病合并艾滋病病人的增长是对结核科护理人员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需要护理人员及时发现安全隐患,随时强化法制教育,加强结核病及HIV/AIDS防护意识、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提高整体素质、合理配置人力资源以及强化专业技术培训,从根本上减少安全隐患,减少护理人员的自身伤害,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