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妇产科护理中的风险及人性化管理的实用价值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04
/ 2

探讨妇产科护理中的风险及人性化管理的实用价值

李彬彬

阳原县人民医院 河北 张家口 075800

【摘 要】目的:对妇产科护理中的风险及人性化管理实用价值进行探讨。方法:抽取2018年10月-2020年5月我院妇产科的120例患者作为观察样本,通过双色球法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试验组均为60例。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试验组开展风险控制措施及人性化管理,对比两组不良情绪、护理不良事件的差异。结果:试验组产科、妇科不良事件发生率、护患纠纷率同比对照组低,组间的统计学意义显著,P<0.05;对照组与试验组护理后的HAMA评分同比护理前低,其中试验组比对照组的低,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风险控制即人性化护理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可有效提升护理质量,减少护理不良事件,改善心理状况,具有在临床中全面推广的价值。

【关键词】护理风险;人性化管理;妇产科护理

妇产科作为临床特殊科室之一,其主要接诊的为孕妇及婴儿,护理质量的高低将会直接影响到母婴的身心健康及生命安全。相比于医院中的其他科室,妇产科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概率较高,需要重点进行关注。随着近年来广大民众不断增强的权益意识,护理工作中不仅要做好风险控制,还要提供人性化护理服务,增强护理人员及患者的风险意识和能力,有利于促使护理质量和服务水平的提升,构建和谐友好的护患关系[1]。本文抽取我院妇产科的120例患者作为观察样本,现作如下分析和汇报:

1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抽取2018年10月-2020年5月我院妇产科的120例患者作为观察样本,通过双色球法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试验组均为60例。对照组年龄分布19-42岁,平均年龄则为(25.7±1.8)岁;其中妇科28例,产科32例,产科孕周区间39-41周,平均孕周则为(40.4±0.4)周;试验组年龄分布20-43岁,平均年龄则为(26.2±1.7)岁;其中妇科29例,产科31例,产科孕周区间40-42周,平均孕周则为(40.5±0.3)周。对比两个组的基线资料,数据上差异不显著,P>0.05,可作公平比较。

    1. 方法

对照组的护理用的是常规护理干预,涉及到的全部护理操作遵医嘱进行即可。试验组的护理用的为风险控制及人性化护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护理人员方面:妇产科潜在的护理风险比较多,原因之一是护理人员细心、耐心的观察能力比较缺乏,不能及时发现护理问题的存在,更不能及时进行处理或者采取的处理方法不适宜。需要将妇产科护理人员定期组织到一起接受职业道德教育的学习培训,提升其责任感和责任意识,促使其能够专注的进行工作,积极的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除此之外,还要进一步加强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及能力,以专门培训的方式促使其专业技能显著性提高,增强其对紧急风险事件进行处理的能力,为患者住院期间的安心疗养提供保证。(2)患者方面:以患者受教育水平、家庭情况、经济水平、认知能力等作为依据,对管理方案进行制定,同时对其基本情况进行充分、全面的评估,强化疾病知识的宣教指导,及时帮助患者纠正错误的认知和行为,以免发生不良事件。

    1. 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主要包括妇科不良事件、产科不良事件、护患纠纷,运用HAMA(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定患者的心理状况,若HAMA评分高,则表明焦虑情绪严重[2]

    1. 统计学分析

全部有关数据在处理时用的为SPSS22.0软件,(5fa1fa79b3b42_html_199d25296068e7ac.gif )、(%)各行表示的为计量资料、计数资料,对比用的为t检验、x2检验,P<0.05表明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护理不良事件及护患纠纷发生率

试验组均比对照组的产科、妇科不良事件发生率、护患纠纷发生率低,两组数据间具有明显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所示。

表 1 对比两组护理不良事件及护患纠纷发生率[n(%)]

组别

产科不良护理事件

妇科不良护理事件

护患纠纷率

对照组(n=60)

8(13.3)

9(15.0)

7(11.7)

试验组(n=60)

1(1.7)

2(3.3)

1(1.7)

x2

5.8859

4.9041

4.8214

P

0.0152

0.0267

0.0281

2.2 对比两组焦虑情绪改善情况

试验组护理前、后的HAMA评分各为(10.6±1.4)分、(4.6±0.4)分,对照组护理前、后的HAMA评分各为(10.8±1.5)分、(8.6±0.7)分。组间行比较,两组护理后的HAMA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护理质量、医患关系在医院中的任何科室都是备受关注的问题,由于护理风险可在各细节中存在,且会对护理质量、患者生命安全产生直接性影响,倘若护理人员不能仔细进行观察,则难以及时发现和确定各种潜在的病因;与此同时,由于部分护理人员对护理处理技巧并不熟练,无法对护理工作中的突发事件进行有效应对,所以会极大的增加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概率[3-4]。妇产科患者入院后,需要根据其具体情况和病情需要,将科学有效、针对性的护理风险防范措施、人性化护理措施制定好,这样不仅可对护理质量进行改善,还可以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对患者消极情绪进行改善,促进护患友好和谐关系的创建,提高整体护理效果和满意度[5]

本次研究发现,试验组患者的产科、妇科不良事件及护患纠纷发生率、护理后的HAMA评分同比对照组患者降低,组间数据行比较,P均<0.05。从而足以表明,风险控制即人性化护理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可有效提升护理质量,减少护理不良事件,改善心理状况,具有在临床中全面推广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孙建平.人性化管理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实用价值[J].医学食疗与健康,2020,18(03):130+133.

[2] 马玲.风险控制及人性化管理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J].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19,6(30):35.

[3] 刘玲.探讨妇产科护理中的风险及人性化管理的实用价值[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10):109+117.

[4] 武稚雅.人性化管理措施在控制妇产科护理风险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14):111.

[5] 琚金梅,刘华莉,唐会枚,等.探讨妇产科护理中的风险及人性化管理的实用价值[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8,24(01):409-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