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我院教师基本信息 优化师资队伍建设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04
/ 4

基于我院教师基本信息 优化师资队伍建设

王新星,杨义,王肖霞,葛正行

贵州中医药大学,贵州贵阳 550000

摘要: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教师的教学质量直接关乎学生未来,打造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是我院师资队伍建设目标。

关键词:师资建设,教学改革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临床医学院教师的根本职责是“教授临床知识[1] ”,为进一步规范职业行为,课题组对师资队伍进行了统计分析。

1.研究方法 对我院《诊断学基础》、《中医内科学》、《西医内科学》近3学年授课教师进行统计。

2.调查结果

2.1 各学年教师年龄统计如下:

表1 2016-2017学年任课教师年龄构成表


诊断学基础

中医内科学

西医内科学

年龄(岁)

上学期

下学期

上学期

下学期

上学期

下学期

20-30

0

0

0

0

0

1

31-40

12

7

10

0

5

19

41-50

13

4

20

0

4

32

>51

0

1

5

0

0

6

表2 2017-2018学年任课教师年龄构成表


诊断学基础

中医内科学

西医内科学

年龄(岁)

上学期

下学期

上学期

下学期

上学期

下学期

20-30

0

0

0

0

0

1

31-40

15

7

3

7

0

5

41-50

11

5

11

21

0

12

>51

0

0

3

6

0

1

表3 2018-2019学年任课教师年龄构成表


诊断学基础

中医内科学

西医内科学

年龄(岁)

上学期

下学期

上学期

下学期

上学期

下学期

20-30

0

0

0

0

1

1

31-40

22

11

5

12

11

12

41-50

15

5

12

26

17

16

>51

1

0

3

4

5

2

2.2 各学年教师性别统计如下:

表4 2016-2017学年任课教师性别构成表


诊断学基础

中医内科学

西医内科学

性别

上学期

下学期

上学期

下学期

上学期

下学期

7

4

17

0

4

38

18

8

18

0

5

20

表5 2017-2018学年任课教师性别构成表


诊断学基础

中医内科学

西医内科学

性别

上学期

下学期

上学期

下学期

上学期

下学期

5

5

11

19

0

12

21

7

6

15

0

7

表6 2018-2019学年任课教师性别构成表


诊断学基础

中医内科学

西医内科学

性别

上学期

下学期

上学期

下学期

上学期

下学期

15

5

14

28

13

14

23

11

5

15

21

17

2.3 各学年教师学历统计如下:

表7 2016-2017学年任课教师学历构成表


诊断学基础

中医内科学

西医内科学

学历

上学期

下学期

上学期

下学期

上学期

下学期

博士

7

1

4

0

1

13

硕士

12

6

21

0

6

37

学士

6

5

10

0

2

8

表8 2017-2018学年任课教师学历构成表


诊断学基础

中医内科学

西医内科学

学历

上学期

下学期

上学期

下学期

上学期

下学期

博士

6

0

5

9

0

5

硕士

13

8

8

17

0

9

学士

7

4

4

7

0

5

表9 2018-2019学年任课教师学历构成表


诊断学基础

中医内科学

西医内科学

学历

上学期

下学期

上学期

下学期

上学期

下学期

博士

9

0

6

11

9

9

硕士

20

11

10

26

13

15

学士

9

5

3

6

12

8

2.4 各学年教师职称统计如下:

表10 2016-2017学年任课教师职称构成表


诊断学基础

中医内科学

西医内科学

职称

上学期

下学期

上学期

下学期

上学期

下学期

教授

1

1

10

0

1

10

副教授

10

5

16

0

3

28

讲师

10

3

6

0

3

14

助教

4

3

3

0

2

6

表11 2017-2018学年任课教师职称构成表


诊断学基础

中医内科学

西医内科学

职称

上学期

下学期

上学期

下学期

上学期

下学期

教授

1

0

4

8

0

3

副教授

6

3

12

18

0

10

讲师

10

6

1

7

0

6

助教

9

3

0

1

0

0

表12 2018-2019学年任课教师职称构成表


诊断学基础

中医内科学

西医内科学

职称

上学期

下学期

上学期

下学期

上学期

下学期

教授

1

1

6

7

9

6

副教授

14

4

9

26

15

13

讲师

17

9

4

9

10

11

助教

6

2

0

1

0

1

3、讨论 近3学年三门课程共计教师428人,其中女性教师217人,占比50.7%。年龄主要集中在41-50岁,共224人,占比52.3%;其次为31-40岁区间,共163人,占比38.1%。职称构成上来看,共有教授69人,占16.1%;副教授192人,占44.9%;讲师126人,占29.4%;助教41人,占9.6%。学历构成上来看,共有博士95人,占22.2%;硕士232人,占54.2%;学士101人,占23.6%。可见我院师资队伍结构相对合理,但教无止境,临床医学教育,更应该将职业素质、临床技能以及自主学习能力定为培养核心[2]。队伍建设可从以下方面入手:

3.1 强化教师集体备课 集体备课是提高青年教师授课水平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组织课程授课教师开展大纲学习、分析学情、制定形成性评价、“三基”资料制作、上学期试卷分析反馈等一系列活动来提升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授课水平[3]

3.2改变传统教学模式 举办新时代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系列讲座,增强我校教师在教学中的信息意识,提升传递、交流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掌握信息化教学资源的设计能力,提升我校教师信息素养。

3.3“以赛促教” 举行教师基本功竞赛、“中医药社杯”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教师发展论坛,加强教师间教学经验、教学方法的交流,组织青年教师参与观摩活动。

3.4 奖惩制度 建立教学奖惩制度,将教学质量、教学纪律、教学效果与课时薪酬的发放、年度评优等挂钩,做到奖惩分明[5]

3.5 课堂教学听课 临床学院分管领导、教研室主任及副主任、教研室教师、新教师均需完成一定量的听课学时,并填写《听课评价表》。还可组织教学经验丰富的督导专家进行同行听课,形成有效的反馈机制。
3.6 开展语言、文字规范化检查 对我校教师授课、教案、讲义、板书、试卷、课件、作业批改用语用字规范展开检查,规范教学过程。

参考文献:

[1] 王飞.大学教师使命:让人成为更完整的人[J].教师发展,2013(23):26-30.

[2] 张丽敏.教师使命的内涵及特征探讨[J].教师教育研究,2012,11(6):7-12.

[3] 张海锋,闫文利,李嘉,等.资深教师听课在青年教师培养中的作用探讨[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8,10(6):756-758.

[4] 周毅,许辉.全科医学临床师资建设的探索[J].长沙医学院学报,2009,9(15):43-45.


基金项目:贵阳中医学院教改课题:合同编号:GZY—JG(2018)09号

贵阳中医学院教改课题:合同编号:GZY—JG(2018)47号

作者简介:王新星(1991),助教,研究方向:肺系疾病中西医临床研究、教学工作。

通讯作者:杨义(1988),讲师,研究方向:肺系疾病中西医临床研究、教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