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某电站灾后恢复及河道疏浚施工技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04
/ 5

浅谈某电站灾后恢复及河道疏浚施工技术

于志强 1

(1.中国安能集团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重庆分公司,重庆 巴南, 401320)


摘要:简要介绍了某电站闸首遭受泥石流灾害后,库区上、下游河道堵塞,闸首拦水建筑物损毁严重,不具备拦水发电条件,急需畅通河道、恢复大坝建筑物拦水功能,提出“分阶段导流、分层分区清淤”施工方法,并进行论述,结果表明该方法的施工效果有效,可借鉴、推广应用。

关键词:河道堵塞 清淤 分阶段导流 分层分区

某日凌晨,某冲沟爆发泥石流,引发泥石流灾害。灾后现场查勘,已可见电站拦河闸坝至冲沟沟口下游约600m范围内泥石流冲积物截断河道,严重侵占行洪断面,迫使河水位抬高,两岸护岸、滩地房屋受损。电站首部枢纽区灾损情况如下:

(1)泥石流冲积扇在枢纽大坝下游形成堰塞体,造成闸后河道淤堵;

(2)堰塞体壅水短时将大坝淹没,涌浪反向冲向闸坝,造成多孔泄洪闸工作弧门严重变形移位,水工结构局部受损,闸坝上房屋、机电设备不同程度受淹受损;

(3)上游岷江来沙淤积在该电站首部枢纽库区及进、取水口内。

该灾害导致电站下游厂房停机,蒙受巨大经济损失。为此,利用灾害后枯水时段,开展该电站灾后恢复及河道疏浚,恢复拦水建筑物功能,实现灾后第一个汛前蓄水发电目标。

1 基本情况

1.1 电站基本结构情况

电站位于长江一级支流岷江干流上,于1996年4月4台机组投产运行,投资约13个亿。采用拦水建筑物采用重力式混凝土坝,引水式开发,主要任务为发电。装机260MW,水库正常蓄水位高程1081.00m时,总库容96万m³(“5.12”地震后实际库容小于30万m³)。

电站由首部枢纽、引水系统和厂区枢纽三大部分组成。首部枢纽位于彻底关附近,包括拦河闸坝、溢流堰、取水口和隧洞进水口等建筑物,拦河闸坝顶长232m,最大闸高22.5m,最大坝高29.1m;设有4孔泄洪闸,1孔冲沙闸,1孔引渠闸。闸坝为砂卵石地层地基。闸坝上游左岸靠山侧布置引水隧洞进水口,引水隧洞和调压室构成了电站引水系统,调压室通过压力钢管和地下厂房相连,左岸的地下厂房和右岸的开关站构成厂区枢纽的主要部分。

1.2 河道疏浚主要工程内容及工期情况

主要施工内容

(1)引渠闸、溢流堰、1#冲沙闸、沉砾塘、2#~5#泄洪闸上下游围堰内基坑、引水隧洞无压段及有压段、清淤,上游右岸库区翻渣;

(2)河道导流槽开挖;

(3)上游右岸坝头公路贴坡挡墙砌筑等;

主要工程量及工期情况详见表1.2-1~2。

表1.2-1 主要项目工程量表

序号

名称

单位

工程量

备注

1

引渠闸、溢流堰、1#冲沙闸清淤

万m³

6.7


2

河道导流槽开挖

万m³

95


3

2#~5#泄洪闸上下游围堰内基坑清淤

万m³

14.42


4

沉砾塘清淤

万m³

2


5

引水隧洞无压段清淤

万m³

0.35


6

右岸上游库区翻渣

万m³

1.5


7

合计

万m³

119.97


表1.2-2 主要项目工期表

序号

名称

工作内容

合同工期

备注

1

第一阶段

左岸闸后第一层高程1068m以上清淤完成

22天

2

第二阶段

右岸闸前后第一层高程1068m以上清淤完成

23天

3

第三阶段

左岸闸前后第二层清淤完成

18天

4

第四阶段

右岸闸前后第二层清淤及河道疏浚完成

120天

1.3 灾害情况

电站闸首枢纽灾后情况详见图1.3-1~6。

5fa242efad7b5_html_77cc7491f2a550e2.png5fa242efad7b5_html_60c57fbf250d75e.png

图1.3-1 闸首建筑物灾害情况 图1.3-2 闸首建筑物灾害情况

5fa242efad7b5_html_98fe645a121b60c1.png5fa242efad7b5_html_72ccf5a2c6d0963f.png

图1.3-3 闸首建筑物灾害情况 图1.3-4 闸首下游河道灾害情况

5fa242efad7b5_html_9c07e96f6bce3e35.png5fa242efad7b5_html_cb4d739a168108fd.png

图1.3-5 闸首下游河道灾害情况 图1.3-6 闸首下游冲沟灾害情况

2 主要施工方法

结合闸首拦水建筑物上、下游侧堰塞体淤积深度及性质,利用优势装备,合理设置导流临时建筑物,采取左右岸平面两区,深度两层清淤施工方案。

分区、分层选取如下:

(1)分区:以2#泄洪闸上游1#束水导墙、下游1#导墙为纵向导流已有结构物,构筑上、下游临时横向土石围堰作为横向导流临时结构物,形成左、右岸基坑;

(2)分层:以2#泄洪闸下游1#导墙顶高程1068m为基准,分上、下两层;上层清淤最深深度约8m,下层清淤最深深度约6m。

通过上述分区分层,共四阶段施工。

2.1 第一阶段

2.1.1 基本情况

本阶段主要工程项目:1#冲砂闸、溢流堰、引渠闸闸后高程1068以上清淤。工期约22天,清淤工程量约13.2万m³。

2.1.2 重难点分析

(1)导流已有建筑物

1)纵向建筑物

①下游1#导墙;

2)横向建筑物

①受损的2#泄洪闸检修工作门、1#冲砂闸弧形工作门。

(2)新增导流建筑物

1)纵向建筑物

①下游纵向导流堤;

2)横向建筑物

①(若需)下游纵向导流堤末端填筑连接左岸的横向围堰。

通过上述导流建筑物,形成第一阶段左岸闸后高程1068m以上第一层清淤基坑。

本阶段施工重难点为:新增导流建筑物及泄水槽的施工。详见图2.1-1

5fa242efad7b5_html_f85d5546d46d3349.png

图2.1-1 第一阶段纵向导流堤平面设计图

2.1.3 施工技术

(1) 下游纵向导流堤施工

结合河道淤积及过流现状,利用左岸浅滩,快速修筑3条临时便道,通往河道中央,翻挖河道,初步形成下游纵向导流堤堰基,而后,自彻底关大桥向上,掏挖河道,利用清淤料分段填筑下游纵向导流堤,多余部分运至渣场。

首先充分利用4.5m³、2.2m³挖掘机涉水及挖掘能力,在左岸正对冲沟部位快速涉水挖掘形成2#临时便道,边涉水边填筑进占河道中央,并在河道中央上、下形成普通挖掘机作业平台,具备履带装备涉水通行条件;

其次,普通挖掘机沿河道中央作业平台“一”字排开,深挖右岸河槽,加固导流堤堰基,同时,高性能挖掘机继续沿河道上、下游端头涉水挖掘普通挖掘机作业平台;

最后,边加固下游纵向导流堤堰基,边形成左岸基坑第一层清淤工作面。详见图2.1-2~4

5fa242efad7b5_html_65687f9d14126dc7.jpg5fa242efad7b5_html_71b31dc7102823c.jpg

图2.1-2 左右岸重装设备进占河道中央 图2.1-3 左岸重装设备进占河道中央

5fa242efad7b5_html_9cb1ba4ddf57a707.jpg

图2.1-4 第一阶段纵向导流堤形成

(2) 泄水槽施工

下游纵向导流堤形成后,按照自下而上顺序,沿彻底关大桥向上游1#冲砂闸深挖深掏泄水槽。泄水槽开挖底宽拟设置在6~8m,纵坡为2%,随左岸第一层清淤降层,泄水槽逐渐降层,基坑工作面内道路辅助埋设钢筋混凝土涵管。

2.1.4 节点目标完成情况

(1)第一阶段清淤施工19天完成,较原工期提前3天完成。

2.2 第二阶段

2.2.1 基本情况

本阶段主要工程项目:2#~5#泄洪闸闸前后高程1068m以上清淤。工期约23天,清淤工程量约22.6万m³。

2.2.2 重难点分析

(1)导流已有建筑物

1)纵向建筑物

①上游1#束水墙;

②下游1#导墙;

2)横向建筑物

①受损的2#泄洪闸检修工作门、1#冲砂闸弧形工作门。

(2)导流临时建筑物

1)纵向建筑物

①上游1#束水墙纵向土石围堰;

②下游纵向导流堤。

2)横向建筑物

①上游1#束水墙至右岸的横向围堰;

通过上述导流建筑物,形成第二阶段右岸高程1068m以上第一层清淤基坑。

本阶段施工重难点为:新增导流建筑物及基坑清淤。详见图2.2-1

5fa242efad7b5_html_4f34c5d2942c39a1.png

图2.2-1 第二阶段新增土石围堰平面设计图

2.2.3 施工技术

(1)上游右岸横向围堰及1#束水墙纵向围堰

由于库区来水量及时段不确定,为防止上游来水漫过1#束水墙,危及3#~5#泄洪闸上游基坑作业人员及机具安全,在紧邻1#束水墙左侧填筑1#束水墙纵向围堰。

上游右岸横向围堰填筑强度及质量,在具体施工过中,注重如下几个方面:

1)在料源选取上,左岸渣场筛选取料;

2)在现场指挥管理上,增派渣场、坝面及填筑工作面协调指挥员,确保细骨料、块石料间隔连续填筑。

上游右岸横向围堰填筑采用自右向左单戗单向进占的方法。详见图2.2-1~2

5fa242efad7b5_html_b45424ee21de57b2.jpg5fa242efad7b5_html_e78141cae2181909.jpg

图2.2-1 上游右岸横向围堰 图2.2-2 1#束水墙挡水围堰

(2)泄水槽施工

上游右岸横向围堰及1#束水墙纵向围堰形成后,因库区高水位运行,上游1#束水墙漏水、横向围堰及下游纵向导流堤渗水、施工泌水等原因,除增加永久抽排水措施外,沿纵向导流堤右侧坡脚增设泄水槽。

泄水槽开挖按照自下而上顺序,采用日立870挖掘机和日立490挖掘机等重型装备,自下游向上游进占,沿纵向导流堤右侧坡脚逐层深掏深挖形成上下游贯通的泄水槽。随泄水槽逐渐降层,基坑工作面内道路交通辅助埋设涵管通行。详见图2.2-3~6

5fa242efad7b5_html_651a72098a887c58.png5fa242efad7b5_html_28a7dbc976389383.png5fa242efad7b5_html_5e3f5cb0db0b8e82.png

图2.2-3上游右岸 图2.2-4 上游右岸 图2.2-5 下游右岸

基坑抽水 泄水槽施工 泄水槽施工

5fa242efad7b5_html_66b51df7d9388d7b.png

图2.2-6 下游右岸泄水槽接力翻挖施工

(3)2#~5#泄洪闸闸室清淤

结合2#~5#泄洪闸闸室内淤积深度约10m,闸室宽度12m,闸室立体上下交叉作业,损毁闸门支臂、门叶不稳固,淤积体承载力差等工况,采用3台挖掘机接力翻渣至护下游坦段,每层翻渣高度为3m,集渣后转运至渣场。详见图2.2-7~9

5fa242efad7b5_html_1f350bdbd68fabea.png5fa242efad7b5_html_1080762b7a45b773.png5fa242efad7b5_html_eff38fcec7e43b89.png

图2.2-7 3#泄洪闸 图2.2-8 4#泄洪闸 图2.2-9 5#泄洪闸

第一层接力翻挖施工 第一层接力翻挖施工 第一层接力翻挖施工

2.2.4 节点目标完成情况

(1)第二阶段上游右岸横向围堰填筑1天,较原工期提前4天。

(2)第二阶段第一层高程1068m以上清淤16天,较原工期提前7天。

2.3 第三阶段

2.3.1 基本情况

本阶段主要工程项目:1#冲砂闸、溢流堰、引渠闸、沉砾塘、喇叭口、引水隧洞无压、有压段清淤至建基面。工期约18天,清淤工程量约19.7万m³。

2.3.2 重难点分析

(1)导流已有建筑物

1)纵向建筑物

①上游1#束水墙;

②下游1#导墙。

(2)导流临时建筑物

1)纵向建筑物

①上游1#束水墙纵向土石围堰;

②下游纵向导流堤;

2)横向建筑物

①上游1#束水墙连接左岸的上游横向围堰。

通过上述导流建筑物,形成第三阶段左岸闸前后引、取水高程1068m以下第二层清淤基坑。

本阶段施工重难点为:新增导流建筑物,引、取水建筑物清淤,恢复电站临时发电运行功能。详见图2.3-1

5fa242efad7b5_html_f07e07fe9add96cf.png

图2.3-1 第三阶段新增土石围堰平面设计图

2.3.3 施工技术

(1)上游右岸横向围堰拆除及上游左岸横向围堰填筑

1)施工准备

由于第三阶段清淤施工特点,第二阶段施工过程中,提前做好如下施工准备:

①进水口钢架桥架设,并通过桥梁动静荷载试验验收,具备重车通行条件;详见图2.3-2。

5fa242efad7b5_html_da2164c261dc04b4.jpg5fa242efad7b5_html_59e1587e9d6f724f.jpg

图2.3-2 进水口钢架桥动静荷载验收

②完成上游右岸库区滩地接力翻渣,增大上游右岸过流断面,择时填筑左岸上游围堰堰梗、靠山体侧纵向围堰,束窄左岸过流断面,减小第三阶段上游左岸过水流量,左岸块石备料等,利于加快左岸围堰快速填筑;详见图2.3-3~5。

5fa242efad7b5_html_d9e4f28437ce4b43.png5fa242efad7b5_html_4de48c0f15586378.png

图2.3-3 右岸上游扩大过水断面 2.3-4左岸上游束窄过水断面

5fa242efad7b5_html_f449d864abe5cf72.png

2.3-5左岸上游围堰填筑块石备料

(2)新增围堰拆除及填筑

上游右岸横向围堰拆除与上游左岸横向围堰填筑同步进行。即上游右岸横向围堰拆除自围堰中段向左、右岸同时拆除;上游左岸横向围堰填筑顺序:自左、右双向中断填筑。详见图2.3-6~10。

5fa242efad7b5_html_2cbc7da9a18da532.png5fa242efad7b5_html_7388cf9eae48bf56.png5fa242efad7b5_html_eced475e7647d7f3.png

图2.3-6上游右岸 图2.3-7上游左岸 图2.3-8上游左岸

横向围堰拆除 横向围堰填筑 横向围堰填筑设备准备

5fa242efad7b5_html_b07ff3a1fe6df201.png5fa242efad7b5_html_5cd785f6bb43d4f9.png

图2.3-9上游左岸横向围堰填筑 图2.3-10上游左岸横向围堰加固

(3)沉砾塘清淤

最初,沉砾塘清淤通道利用引渠闸工作门自由启闭工况通行;随施工推进,发现该闸门损毁不具备自由启闭通行条件。

经分析取水口拦漂网、拦木栅闸、拦污栅等结构尺寸及高程关系,详见图2.3-11~12。

5fa242efad7b5_html_7db37ff38755b2f0.jpg5fa242efad7b5_html_fd47400c2afcd8ca.jpg

图2.3-11上游左岸取水口技术参数 图2.3-12上游左岸拦木栅闸技术参数

提出如下两种通道方案:

①1#冲砂闸→拦木栅闸→沉砾塘;

②取水口拦漂网→沉砾塘。

后选取方案②通道更为便捷快速。详见图2.3-13~14

5fa242efad7b5_html_ff7e72987f6138fb.png5fa242efad7b5_html_a499aed139efc78e.png

图2.3-13上游左岸取水口拦漂网拆除 图2.3-14上游左岸取水口出渣通道形成

闸坝上游淤积体成分主要为淤沙,重型设备通行承载力不足,从渣场选料取料,换填取水口→沉砾塘→喇叭口→引水隧洞无压段淤沙路基。该条道路为沉砾塘以下结构物清淤的主要施工通道,当重型设备无法到达的区域采用2台挖掘机接力翻渣,挖运至渣场。详见图2.3-15~17。

5fa242efad7b5_html_df4e49265cd61bb8.png5fa242efad7b5_html_e8ac82b16e251d96.jpg

图2.3-15 沉砾塘路基换填 图2.3-16 沉砾塘路基形成

5fa242efad7b5_html_a1d73e2be0a20d76.jpg

图2.3-17 沉砾塘等结构部位清淤

2.3.4 节点目标完成情况

(1)第三阶段左岸上游横向围堰填筑1天完成,较原工期提前5天。

(2)第三阶段左岸引、取水建筑物清淤至建基面高程13天完成,较原工期提前5天。

2.4 第四阶段

2.4.1 基本情况

本阶段主要工程项目:2#~5#泄洪闸闸前后第二层清淤,彻底关大桥下游900m河道疏浚。

受春节放假(12天)及年后突发全国性疫情(42天)影响,实际工期由原120天缩短54天至66天。清淤工程量约53.5万m³。

2.4.2 重难点分析

(1)导流已有建筑物

1)纵向建筑物

①上游1#束水墙;

②下游1#导墙、3#导墙。

2)横向建筑物

①受损1#冲砂闸弧形工作门;

(2)新增导流建筑物:

1)纵向建筑物

①上游1#束水墙临时填筑纵向土石围堰;

②下游临时填筑纵向导流堤。

2)横向建筑物

①上游1#束水墙至上游库区右岸的横向临时土石围堰;

②下游1#导墙连接右岸的横向临时土石围堰;

③下游3#导墙连接左岸的横向临时土石围堰。

通过上述导流建筑物,形成第四阶段右岸2#~5#泄洪闸闸前后高程1068m以下第二层清淤基坑。

本阶段施工重难点主要为:新增导流建筑物、基坑清淤及配合金结施工。详见图2.4-1

5fa242efad7b5_html_40f07b188ac78b2d.png

图2.4-1第四阶段新增土石围堰平面设计图

2.4.3 施工技术

(1)上游右岸横向围堰防渗

该围堰跨度4个月,时间较久,围堰防渗施工尤为重要。后全国疫情影响人材机进场难,工期压缩严重,方案由高喷灌浆调整为台阶状黏土心墙防渗措施。同时,在3#泄洪闸上游铺盖段及2#泄洪闸护坦末端段设置集中排水点、泄水槽,为金结施工创造干地施工条件。

(2)配合金结施工工作

主要配合工作内容为闸室工作弧门切割、检修闸门启闭、4#泄洪闸工作门切割、弧型门工作安装。

主要施工方法:采取在2#~5#泄洪闸上、下游各配置2台挖掘机,按照5#→3#→2#→4#顺序依次专项配合施工,接力翻渣,逐层开挖至1065m底板高程,每层不超过3m,确保金结闸门切割作业人员安全。而后细部门槽清理,采用小型挖掘机、人工配合,辅以潜水泵排水。弧型门工作安装定位基础清理,采用挖掘机配合人工抽水的方式。

(3)围堰拆除

1)引渠闸下游横向围堰拆除

首先,在引渠闸排沙道砌筑3m×3m×14m的沙袋挡墙;而后,协调1#冲砂闸开度,拆除该围堰。

2)右岸下游横向围堰拆除

金结单位移交工作面后,协调1#冲砂闸开度,启动围堰拆除。堰体拆除采用分段开挖法,自左至右一次退挖完成。

3)2#泄洪闸上游横向围堰拆除

考虑到该部位围堰拆除高度约13m(高程为1078m~1065m)及人员设备拆除安全性,首先,协调1#冲砂闸开度,控制该围堰上游来水水位高程不高于1076m;其次,自上游右岸基坑内抽水至2#泄洪闸上游基坑冲水平压,平压水位高程控制在1076.5m;再次,采用接力翻渣法,自下而上退挖至高程1076m;而后,挖掘机坐落于平台高程1076涉水作业,接力翻挖至1073m;最后,在全停水期间,3次循环启闭2#泄洪闸工作闸门,采用水冲方式拆除剩余部分围堰堰体。

4)上游右岸横向围堰拆除

考虑到该围堰拆除高度约15m,高程为1080m~1065m及人员、设备拆除安全性,采用分层拆除,层高为3m。

第一次拆除高程1080m~1078m,在拆除围堰主体前降围堰高度降至1078m。

全停水期间围堰拆除,其程序为:关闭3#~5#泄洪闸工作门→本层破口,闸室基坑充水平压→本层开挖→打开3#泄洪闸工作门,降低基坑水位。堰体拆除采用反铲接力自左至右翻渣退挖。

2.3.4 节点目标完成情况

(1)上游左岸横向围堰1天拆除完成,较原拆除完成计划工期,提前4天转入第四阶段施工。

(2)上游右岸横向围堰2天填筑完成,较原工期提前3天完成。

(3)上游右岸横向围堰拆除完毕,河道疏浚工程完工,较原工期提前42天完成。

3 结语

电站灾后恢复及河道疏浚工程,克服灾后建筑物损毁情况未知、库区及河道淤积体性质复杂、闸首上游来水不明、机械设备涉水作业效率低、交叉配合施工相互制约及疫情影响工期压缩严重等诸多不利条件,因地制宜,采取“分层分区清淤、分阶段导流”的施工方法;因势利导,强化电站内外部沟通协调,合理调度闸门运行开度,较好完成工程任务目标。历经260多天的艰苦努力,全面安全完成河道疏浚工程和4套泄洪闸门机电安装工程工期目标,提前完成机组蓄水发电目标。详见图3.1-1~2

5fa242efad7b5_html_db2440be45837e0c.jpg

图3.1-1 电站拦河闸坝泥石流灾害航拍图

5fa242efad7b5_html_4588fea3f5e18a19.png

图3.1-2 电站拦河闸坝灾后恢复成果图

1.作者介绍:于志强,1980年09月,男,中国安能集团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重庆分公司(转隶前单位名称为: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水电第三总队第八支队),401320,工程师,副总工程师,本科。


— 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