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瘫患儿实施生物刺激反馈治疗联合系统康复治疗对改善运动功能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05
/ 2

脑 瘫患儿实施生物刺激反馈治疗联合系统康复治疗对改善运动功能的研究

张金宝 1 史亚萍 2

1 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西京医院 )儿科, 陕西省 西安市 710032 2 空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 军大口腔医院 ) 儿童口腔科, 陕西省 西安市 710032

摘要:目的:研究生物刺激反馈治疗联合系统康复治疗对脑瘫患儿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入治疗的脑瘫患儿46例,时间为2018年6月-2020年1月,依据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23例)行系统性康复治疗,观察组(23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行生物刺激反馈治疗。对比两组患儿运动功能。结果:采用GMFM-88(小儿脑瘫粗大运动评定量表)评估患儿运动功能,经治疗后观察组A、B、C、D、E功能区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瘫患儿经生物刺激反馈联合系统康复治疗,可显著改善患儿临床病症,提高患儿运动功能,值得推广。

关键词:生物刺激反馈治疗;系统康复治疗;脑瘫;运动功能;临床价值

前言

小儿脑性瘫痪俗称“脑瘫”,指患儿出生1月后脑部发育未成熟时期,因非进行性脑损伤,而造成的各运动功能障碍为主的综合征,是临床小儿时期常见的中枢神经障碍综合征[1]。因脑部病变而累及四肢,病发后常伴有智力缺损、行为异常、语言障碍等多种症状,严重影响患儿的正常发育,且为患儿家庭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负担[2]。因此,如何改善脑瘫患儿的临床病症是目前研究的重点,而临床常用治疗措施以康复训练、药物治疗、手术等多种方法,为进一步探讨小儿瘫痪治疗的最佳方案,本文以46例患儿为例,分析生物刺激反馈联合系统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8年6月-2020年1月收入治疗的脑瘫患儿46例,依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23例,男女患儿比例为13:10;年龄范围为7月-6岁,平均(3.66±1.26)岁。观察组23例,男女患儿比例为12:11;年龄范围为8月-7岁,平均(3.73±1.42)岁。两组研究对象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系统康复治疗,其内容包含:①翻身:若患儿不能翻身,保持平躺,由治疗师辅助患儿翻动下身,拉动外侧上肢,使其带动躯干翻转;②爬行:辅助患儿摆出正确的支撑方式,于患儿前1m处,摆放玩具、零食,呼喊患儿名字,拍掌等多种方法,吸引患儿注意力,诱导患儿向前爬行,依据实际情况调整间距;③坐立:将患儿放置于宝宝椅中,用布条穿过椅背,系于患儿腰部,避免患儿碰撞桌面,然后医生抓住患儿的前臂,协助坐立,并保持5min。④站立:若患儿无法正常着地,对其实施适当的按摩(或佩戴矫正器),训练时,由治疗师看护,避免意外发生。⑤步行:患儿保持坐立,前后摇动患儿双下肢,然后待患儿腿部肌肉习惯后,辅助患儿手扶平行杠,固定下肢,诱导患儿另一下肢屈膝、抬腿,然后依据足跟、脚掌的顺序着地。上述训练均依据患儿年龄、实际病情进行调整。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生物刺激反馈治疗,采取非侵入式脑机接口技术,以单通道测量患儿头部前额的叶脑部。以酒精擦拭过儿童眉部2.5cm处的皮肤,同时擦拭电极片,然后贴于此处,将参考电极放置于两个电极中间,按动开关对患儿实施治疗,依据实际情况调整刺激时间和电流强度。

1.3观察指标

以小儿脑瘫粗大运动评定量表(GMFM-88)评估,其中包含A(卧位与翻身)、B(坐)、C(爬与跪)、D(站立)、E(走、跑与跳)等五个项目,A包含17项(共51分)、B包含19项(57分)、C包含13项(共39分)、D包含13项(39分)、E包含24项(共72分)。患儿得分与其运动功能成正相关,即分数越高,患儿运动功能越好。

1.4统计学方法

以SPSS22.0分析,计量资料以平均数±标准差(5fa365094985f_html_2e8f59336a66bac8.gif ±s)描述,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结果

观察组患儿各功能区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儿运动功能评分比较(5fa365094985f_html_2e8f59336a66bac8.gif ±s,分)

组别

例数

A功能区

B功能区

C功能区

D功能区

E功能区

对照组

23

44.66±4.26

50.64±2.33

30.65±2.46

32.65±2.61

64.59±3.62

观察组

23

48.93±2.62

56.86±3.55

36.95±2.43

37.49±2.56

70.66±4.23

t


4.095

7.025

8.738

6.349

5.229

P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3.讨论

小儿脑瘫是临床常见病症,是新生儿出生1月内发生的非进行性脑损伤综合征,而近年来临床数据显示,该病症病发率显著提升,该病症病发后可导致患儿智力缺损、行为异常等,严重影响患儿的成长发育,而临床治疗方法多样,常以系统康复治疗为主要措施,给予患儿各项运动功能训练,从不同角度着手,给予患儿不同的康复措施,经综合、系统的康复锻炼,从而显著改善患儿各项运动功能[3]。而生物刺激反馈治疗是临床常用的物理疗法,可通过对患儿脑部实施有效的电流刺激,从而促使患儿大脑血流量增加,改善患儿脑组织血氧供给情况,活化超氧化物歧化酶,减少细胞毒性物质的分泌,最终达到保护患儿神经元,减少脑损伤的目的[4]。同时经反复电刺激治疗,可促使患儿脑组织中的部分神经细胞活化,益于新神经功能网络的重新构建,继而促使神经冲动传递至骨骼肌,改善患儿运动功能[5]。且本文实验中观察组患儿A、B、C、D、E各功能区的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可见给予脑瘫患儿联合治疗,可显著改善患儿运动功能,促使患儿及早康复。

综上所述,生物反馈刺激治疗联合系统康复治疗,可显著改善脑瘫患儿的运动功能,且该疗法是一种简单、无创、无痛、无任何不良反应的有效治疗措施,对脑瘫患儿康复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孙瑞,彭巍巍,赵洁.综合康复治疗脑瘫患儿的认知能力、神经功能恢复的疗效分析[J].世界中西医结合,2020,15(4):742-744

[2]孙秋冬.康复护理干预对小儿脑瘫患儿运动功能及康复效果的影响[J].内蒙古医学,2019,51(12):1499

[3]王晓霞.系统康复训练联合小脑顶核电刺激在小儿脑瘫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J].大医生,2019,4(1):142-143.

[4]陶康.脑电生物反馈治疗联合康复训练对痉挛型脑瘫患儿运动功能及脑功能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20,27(01):153-156.

[5]任青.系统康复护理对痉挛型小儿脑性瘫痪治疗效果的影响[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2017,20(01):13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