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分型治疗偏头痛的临床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12
/ 2

中医内科分型治疗偏头痛的临床效果

简梓明

厦门集美简梓明中医(综合)诊所 福建省厦门市 361023

摘要:目的 探究中医内科分型在治疗偏头痛所发挥的效果。方法 文章主要针对2018年5月至2019年11月就诊的64例偏头痛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并在取得他们的同意后,对这些患者进行随机的分组,即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2例。其中在临床治疗时对照组主要采用的治疗方法为西药治疗;治疗组主要采用中医内科分型治疗的方式,对比两组治疗的效果。结果 治疗组在接受治疗后其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在复发率上治疗组要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偏头痛的程度、发生的频率和时间等都优于对照组,病情得到了有效的改善。两组在对比时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治疗偏头痛可以采取中医内科分型治疗的方式,能够更好的缓解患者的病痛,降低复发率,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关键词:中医内科分型治疗;偏头痛;治疗效果

偏头痛在临床中较为常见,现阶段,随着生活压力或者工作压力等方面的影响,女性患病的几率明显高于男性,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当患者发生偏头痛时不仅会产生较差的情绪,还会影响工作的效率,更加严重的还会使患者面临心脑血管疾病的困扰。因此,加强对偏头痛的治疗尤为重要。在治疗时需要考虑到偏头痛的发病机制,如果长时间的使用一些止痛药物,患者就会发生过度依赖西药的现象,进而形成慢性头痛,导致复发率升高。而中医治疗具有独特的优势,能够根据分型对这些患者制定出不同的治疗方案,治疗效果更好,以下对来我所的接受治疗的64例偏头痛患者进行了研究,其详细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本文选择的主要研究对象为我所在2018年5月-2019年11月接受治疗64例偏头痛患者,并采取随机抽取的方式将这些患者进行分组,即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2例。其中对照组中男患者占13例,女患者占19例,年龄均在20-80岁之间;病程都在(0.5-15)年左右。根据中医分型,风阳上扰型的患者共10例,瘀阻脑络型患者共11例,肝肾阴虚型的患者共6例,肝郁气滞性的患者共5例。治疗组中男患者共10例,女患者占20例,年龄均在22-75岁之间;病程都在(0.5-14)年左右。根据中医分型,风阳上扰型的患者共11例,瘀阻脑络型患者共10例,肝肾阴虚型的患者共5例,肝郁气滞性的患者共6例。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其并无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

    1. 治疗方法

对照组中主要采用西药进行治疗。其治疗方法为:患者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 ,每次服用5毫克,每天服用1次,在晚上睡前服用,服用时间为2个月左右。其中12例患者疼痛比较剧烈的加用尼美舒利分散片0.1g,一天两次,一般服用2到3天,疼痛明显缓解就停服。

治疗组中主要采用中医内科分型治疗的方式,如表1所示:










1 不同分型的患者使用的药剂

不同分型

药剂

风 阳 上 扰 型

麦芽30g、生牡蛎30g,石决明25g、珍珠母25g、川牛膝10g、佛手10g、天麻10g、僵蚕10g、钩藤10g、炒栀子10g

瘀阻脑络型

生牡蛎30g、生龙骨30g、葛根30g、丹参235g,赤芍10、川牛膝10g、佛手10g、桃仁10g川芎15g、红花5g。

肝郁气滞型

珍珠母30g、柴胡15g、川芎15g、白蒺藜10g、郁金10g、白芍10g,紫丹参12g、全蝎末5g

肝肾阴虚型

茯苓20g、山药15g、枸杞子15g、熟地15g、菊花15 g,山茱萸10g、天麻10g、白蒺藜10g、丹皮10g

上述中药方剂采用水煎服,一天一剂,每剂煎两遍,每次煎成200毫升,分成早晚各一次服用,疗程1到2个月。

1.3评价标准及指标判定疗效的标准

无效:患者在接受治疗后,其症状相对于之前并没有发生任何变化,尤其是在头痛程度和发作的时间方面。显效:患者在接受治疗后,其各种临床症状都有明显的缓解,并且这些症状都基本消除。

观察指标:在对两组患者进行为期5个月的随访,观察此期间所发生的复发现象;对两组在头痛程度、头痛持续的时间上所发生变化。其中0分代表的是没有痛感;2分代表的轻微的疼痛,但是对于生活的影响较小;4分为疼痛感不强,但是对生活产生了一定的影响。6分以上代表头痛感更强,严重影响了日常的生活。

1.4统计学处理

本文主要采取的统计学软件为SPSS20.0,在对这些治疗和相关数据进行重点的分析,其中计数资料主要以n或者%进行表示,当出现P值大于0.05时,说明其并无差异统计学意义,相反则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

2 结 果

2.1 总治疗效果对比情况

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显效10例,有效11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为65.62%;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显效15例,有效16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6.87%。两组对比后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

2.2 比较两组的头痛指标

治疗组的头痛程度在评分后,其分数为(2.4±0.8)分,头痛的频率评分为(3.1±0.3);头痛持续的时间为(2.9±1.2)h;对照组的头痛程度在评分后,其分数为(4.9±0.6)分,头痛的频率评分为(4.4±0.2);头痛持续的时间为(4.2±1.0)h。对比这几项指标,其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且(P<0.05)。

3 讨 论

偏头痛属于原发性的头痛,当患者发生中度头痛或者搏动样头痛时,需要在临床治疗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方式缓解相应的症状或者保障用药后不再复发。针对于一些发病率较高的患者,在减轻他们的病程时间和缓解病痛后,还需要在次数上进行有效控制。虽然患者发生急性头痛的情况可以采取西药进行治疗,但是由于没有针对具体的病因进行治疗,其出现的效果并不显著。同时采用西药治疗,其复发率难以得到有效的控制。因此,合理采取中医内科分型治疗方式,遵循辩证论治的原则,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分型后,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这些根据不同类型患者采取的辨证论治方式,辩证准确,选方精当,就能够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根据现代研究能够使得患者的脑部血流更加顺畅,增强患者的脑循环血量,使一些受损的脑组织得到保护。同时患者的神经系统功能在不断改善后,患者所发生的头痛情况也会越来越轻。

综上所述,临床治疗偏头痛可以采取中医内科分型治疗的方式,能够较好的缓解患者的病痛,降低复发率,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 曾一.中医内科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探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76):196-197.

  2. 刘正君.中医内科治疗偏头痛方案选择及效果分析[J].亚太传统医药,2015,11(09):86-87.

  3. 倪进军,赵艳敏,王铃清.偏头痛中医分期治疗与辨证分型研究的不足及对策[J].辽宁中医杂志,2014,41(08):1632-1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