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放射介入治疗,你需要了解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12
/ 1

肝癌放射介入治疗,你需要了解的

何春

南部县人民医院 四川 南充 637300

肝癌是临床上多见的恶性肿瘤的一种,如果在早期时发现可以采取手术切除进行治疗,但是因为肝癌的临床症状表现不明显,大部分病人在发现时已经是肝癌晚期,晚期手术治疗的切除率仅为5%-20%,而且手术切除后病人的生存率也不理想。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放射介入治疗作为一种微创疗法在肝癌治疗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不能选择手术治疗的肝癌病人放射介入治疗是首选的治疗方法,它可有效抑制肿瘤的生长,改善病人的生活治疗,提高病人的生存率,对于肝癌的治疗效果非常明显。

  1. 什么是放射介入治疗

放射介入治疗这个词是20世界60年代末Margulis首次提出,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门边缘性学科。放射介入学是通过影像设备的引导,结合临床诊断和影像诊断,再通过临床医学的治疗,达到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的一种技术。它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是血管介入放射学和非血管介入放射学。

  1. 血管介入放射学对肝癌的治疗

血管性介入治疗主要包含有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经肝动脉灌注化疗书(TAI)以及经门静脉化疗栓塞术等,目前肝癌介入治疗的方法主要是TACE。

  1.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肝脏正常的功血来源有25%-30%是来自于肝动脉,肝癌的血供有90%-99%是来源于肝动脉,有少部分是门静脉供应的。TACE主要是将化疗药物和超液化碘油混合成一种乳剂,使肿瘤血管发生栓塞,肿瘤因缺血就会发生坏死。因为碘油可以长时间在肝癌组织中滞留,所以,在栓塞供应肿瘤血液动脉的同时,也可使化疗药物缓慢释放,药物的浓度可长时间维持不变,可有效杀死癌细胞,对正常肝脏造成的影响也比较小,对于无法手术治疗的中晚期肝癌病人是首选的治疗方法,也是小肝癌的首选治疗方法。有研究学者发现,对于经过TACE治疗的肝癌病人1年、3年、5年的生存率分别是50%、20%和6%。直径小于5厘米的小肝癌病人,通过使用微导管技术,超选择至肝断货是亚段动脉,然后注入一些大剂量碘油化疗药物,造成肿瘤终末端动脉和小静脉发生完全栓塞,还可加入明胶海绵颗粒栓塞为肿瘤功血的动脉,进而达到一种内可行肝段切除的治疗。

TACE也存在着缺点,就是大多数肿瘤的坏死都不完全,需要经过多次治疗。TACE术后手术切除的病理标本周围仍残有成活的肿瘤细胞,这多是因为肿瘤细胞产生耐药性、栓塞不完全或是肿瘤侧支血供完成了重新建立。经过多次TACE术后达半年以上时间的病人扔残有肿瘤细胞也是因肝外侧支血供的原因,使癌细胞继续生长和扩散。

  1. 经肝动脉灌注化疗:通常情况下经肝动脉灌注化疗术要与栓塞术同时进行的,单纯使用灌注化疗多是在肝动脉造影后出现动静脉瘘,又没有条件再做漏口封闭的病人。肝癌血供有超过90%以上是来源与肝动脉,经导管肝动脉灌注化疗可以在短时间里将多种化疗药物联合使用浸注到肿瘤组织,进而杀死癌细胞,但是原发性肝癌对化疗药物的敏感度不高,单纯使用肝动脉灌注化疗的效果相对于TACE的效果差很多。

  1. 非血管介入反射学对肝癌的治疗

肺血管介入治疗主要是对局部的消融治疗。经皮直接穿刺到肝肿瘤内,然后再利用化学方法或是物理方法完成肿瘤物的破坏,主要方法有以下几种。

  1. 化学药物注射法:这种方法是20世界80年代被首次报道出,通过超声引导用穿刺针可直接穿刺肿瘤,再将95%的无水酒精慢慢注射到瘤内,高浓度的乙醇渗透到肿瘤组织物中,使肿瘤细胞发生坏死,小血管发生栓塞或是形成纤维组织;肿瘤发生坏死的同时,肿瘤的恶性程度也明显降低,这种方法的主要优点就是操作简单,费用也比较低。PEI需要多次注射,大量酒精注入肝脏可使其发生累积性的肝损伤,甚至发生肝硬化;如果病人对酒精不耐受或是注射过程中发生疼痛等,都会影响病人的治疗。近些年,临床上使用多位多孔注射装置可以一次性完成均匀注射直径在5-6厘米大小的瘤体,这对比较大肿瘤的治疗有着重要的作用,也可减少多次穿刺给病人带来的身体不适以及并发症等。

  2. 超声聚焦疗法(HIFU):它的作用远离是将低能量的超声波聚焦在肿瘤组织处,利用在聚焦区域处的聚焦形成的高强度超声波产生的瞬态高温效应,杀死焦域处的肿瘤组织,在非聚焦区域的组织,不会受到明显的损坏。此方法的优点是不会对病人造成创伤,不会发生骨髓抑制,可以在门诊进行治疗的一种方法,可以达到深部聚焦,这是一种非常好的非手术治疗方法。但是因为呼吸运动产生的影响,会使肝脏移动较大或是肋骨也会对声能产生一些反射和阻挡,使其在临床上的应用会受到一些限制,所以此方法治疗还需要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