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煤矿采掘区队机电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17
/ 2

浅谈煤矿采掘区队机电管理

杨冉

中煤能源鄂尔多斯市伊化矿业资源有限责任公司掘锚一队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 017100


摘要:煤矿企业想要更好的发展,需要加强机电设备的安全管理,提高安全系数。本文深入分析煤矿机电设备安全管理工作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加强煤矿机电设备的安全管理方法和策略,进而提高煤矿企业的安全和稳定发展,提高机电设备的可靠性,煤矿企业还要完善企业的管理制度,积极培养专业机电设备管理的技术人员,提高机电设备的创新技术,机电设备的管理人员要做好设备的管理和后期保养工作,避免发生煤矿的安全事故,进而推动企业的健康。

关键词:煤矿采掘区队机电管理


引言

随着煤炭生产技术的改进和设备升级,现有的煤矿设备的种类、规格型号繁多,维护难度越来越大。对机电设备的点巡检、保养、检修和运行情况跟踪等维护管理工作是煤矿机电设备运行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煤矿企业安全高效生产的重要保障,及时、有效地维保工作,能够消除安全隐患,避免设备老化及损耗,减少因设备原因造成的事故,提高生产效率。

一、掘进机机电设备的常见故障

1.1电气故障

一般情况下掘进机的机电设备电气故障主要发生在控制部分,例如PLC段。其中PLC无输出和接触器问题是主要的故障类型。从问题产生的主要特点来看,PLC无输出的主要原因在于保护器出现问题或控制系统损坏,例如线路虚接等。此时我们会通过状态指示等来判定系统的工作情况,如果灯亮说明有输出,运行正常;如果灯灭则说明PLC输入端可能出现受损情况。在PLC故障后应该先观察状态显示灯是否处于输入状态,其次采取合理的措施来进行短接输入。接触器线圈和继电器线圈无法互通问题也时有产生。电圈烧毁、继电器损坏问题是常见故障影响因素。相关人员会根据万用表对故障区域和故障原因进行分析,然后确定继电器线圈无法接通的根本原因是因为线圈烧毁,还是直流电源未有效接通等。这些故障都可以通过万用表检测或PLC输出端管理来实现。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接触器无法可靠吸合,则需要考虑电压状态问题。掘进机系统中的接触器以低压保持、高压吸合模式正常工作,供电电源在受到功率影响干扰时就会导致电流过大、电压下降,此时需要尽可能地增加供电电缆的截面积,从而将电缆长度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让系统处于正常的工作状态之下;如果出现设备损坏问题则需要更换相应的元器件。

1.2忽视经济管理

管理煤矿井下的设备并不仅仅包括管理煤矿技术设备,更需要将经济管理纳入其中,以求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出机电设备的使用价值,以求有效地节省维修的费用。但是,我国多数开采煤矿的企业并没有重视煤矿机电设备的经济管理,甚至认为只要在开采的过程中让机电设备能够正常使用就达到了维修的要求,这其实也是我国多数煤矿企业普遍的想法。这种常规的想法就会使得煤矿井下机电设备一直被积压。一旦广大煤矿企业投资金额有所增加,煤矿企业内部的利润就会因此减少,最终阻碍煤矿企业更好地向前发展。

1.3人员能力局限

煤矿综采机电设备结构复杂,因此对操作和维修人员的相应工作能力要求较高。但部分煤矿企业中,操作人员对所使用设备的结构和性能缺乏了解,不能及时发现和报告设备异常故障,且操作不当容易造成设备使用寿命降低。

1.4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不够

煤矿机电设备安全管理工作有很多环节,在开展机电设备管理工作时要严格检查每一个环节,这就要求相关管理人员具有极高的专业性,不过有些煤矿企业的管理人员根本不具备专业的技术知识和能力,机电设备的管理工作无法正常开展。还有的企业不合理采购煤矿机电设备,严重影响机电设备的安全管理工作,加之采购员缺少经验和专业知识能力欠缺,购买机电设备的质量和规格经常出现不符合要求的情况,使得机电设备自身的问题很严重,无法有效开展以后的机电设备管理工作。

二、掘进机机电设备的管理

2.1建立标准化数据模型

在机电设备维护工作中主要涉及到的业务数据主要有设备数据、点巡检工作要求、保养工作要求、检测检验工作要求、点巡检记录、保养记录、检修记录、检测检验记录和缺陷故障记录等。需要标准化设备类别数据,形成设备类别主数据,这是实现标准化管理的基础。根据设备类别将维护工作相关信息进行标准化设计,将工作要求转化为规则和步骤,形成工作标准数据。依据此标准数据,可利用算法实现工作计划的自动排程,避免遗漏和过期问题。对工作计划、工作记录进行标准化设计,形成执行数据,以利于开展监督考核工作。

2.2油压系统维护

如果油压系统不供油,那么工作人员需要尽快查找故障所在位置,并进行维修处理。如果油箱出现内部温度低,油液黏性大等问题,工作人员需要尽快检修,避免油压系统出现不供油的情况。如果在对油压系统零部件稳定性检测过程中发现油压系统工作速率时快时慢,则需要对油压系统通路堆积的污垢进行清理,降低油压系统工作压力。另外,在对油压系统中油液黏度检测时,要重点关注液面高度以及是否出现漩涡,如果出现漩涡需要通过截流,减少油弯道流向。

2.3全面做好检查工作

注意按照一定的要求进行操作,这样才能够在减少设备风险的基础上缩短使用设备的时间。注意在投产前、投产中和投产后的每一个环节都检查设备运行的状况,这样才能够在发现问题之后更好地解决问题。此外,更需要通过做好预防工作来有效地防止触电事故。严格检查井下的现场环境,严禁出现“走过场”的现象。注意在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工作的基础上配置专业的防漏电措施,最终自然能够减少触电事故发生的概率。

2.4转变设备管理理念

(1)应用系统管理方法,施行设备整体管理。综采机电设备是由多种设备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不同设备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依赖,因此设备的管理应以整体系统为目标,在设备配置、维修、保养等方面,综合管理和调配,保障各种设备负荷均衡、保养时间间隔合理。(2)强化成本控制理念,以先进管理降成本。煤矿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应综合考虑效率、成本和安全之间的关系,在保障安全前提下,主动通过先进的管理措施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3)加强设备管理体系建设,提高运行效率。完善的设备管理体系是保障设备安全、稳定运行的前提,因此应从高层重视体系的建设,从基层落实体系的执行,层层监督,将具体设备的管理责任落实到人[3]

2.5不断加大机电设备的资金投入

煤矿企业想要实现现代化的安全生产方式,需要引进先进的煤矿机电设备,不断加大机电设备的资金投入。企业要始终坚持安全生产的管理理念,增加成本投入,及时对机电设备进行改进和升级,根据相关的标准和要求制定合理的规划方案,保证煤矿企业的所有使用设备都能正常工作,一些配置不完整的设备要按照规定的要求进行完善和更新换代。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对机电设备进行维修和保护,保证设备的质量和安全使用,严禁使用一切违规、不安全、缺少安全标识、易爆炸的机电设备,从根源上减少安全隐患[2]

结束语

设备标准化管理模式以机电设备运行管理系统为载体,已先后在国家能源集团的神东煤炭集团、准能集团和宁夏煤业共计31个煤矿单位进行了推广实施,有效杜绝了设备维护工作遗漏和过期的问题,提高了人员工作效率和工作能力,保障了机电设备的正常运行,减少了因机电事故造成的生产影响,有效保障了生产安全,提高了煤矿企业的经济效益[1]

参考文献:

[1]候德安.煤矿综采机电设备管理措施创新[J].机械管理开发,2020,35(10):281-282+289.

[2]祁晓伟.煤矿井下机电设备的管理与维修探究[J].当代化工研究,2020(19):121-122.

[3]闫振.煤矿井下掘进机机电设备常见故障及维护管理措施[J].技术与市场,2020,27(10):8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