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正畸科新入职人员器械管理培训的方法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24
/ 2


关于正畸科新入职人员器械管理培训的方法研究

梁雪 刘琼 马婷婷 金荣 闵巧梅通讯作者

西安交通大学口腔医院正畸科 陕西西安 710004

【摘要】目的:现阶段大部分口腔专科医院招聘的护士,在校期间所学专业为临床综合护理,口腔专科护理技能相对欠缺。医院在新护士入职后往往需要花费大量时间进行岗前培训,本研究旨在探索新的器械管理培训方法,降低新入职人员的培训成本,提高培训效率。希望能为医院在口腔正畸新入职护士专用器械的辨识与管理教学上提供一些参考。方法:选取10名新入职的护理人员,按照数字随机分为两组,5名为试验组(A),5名为对照组(B),均由1名高年资的护理人员,进行器械介绍及分类培训。培训1周后,B组采用无标记器械进行清洗、计数练习;A组采用彩色橡皮圈标记器械进行清洗、计数练习,练习1周后对10名护理人员进行器械清洗、计数测试。记录清洗效率,计数花费时间并检查计数结果准确率。结果:A组新入职护理人员清洗和计数所用时间低于B组,计数正确率高于B组。结论:通过对口腔新入职的护理人员,采用带有分类标记的器械进行培训及训练,可有效提高岗前培训效率,加快临床工作的熟悉进度,进而提高临床工作效率。

[关键词] 正畸科;新入职护士培训;器械管理;工作效率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口腔保健意识与诊疗需求在不断增强,对口腔护理人才的需求日益加大[1],口腔医学已经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且与国际口腔医学接轨,对口腔护理人才的需求日益加大[2]。口腔护理专业性突出,但我国大多数护士均毕业于普通护理院校,在校期间以学习临床护理技能为主,口腔专科护理知识及技能相对欠缺[3]。目前,对口腔护理岗位的新入职护士专业培训水平参差不齐,尤其是在口腔专用器械的辨识与管理培训上缺乏规范化管理。在以往相关研究中,新入职护士培训有传统的教学方式,也有研究为提高效率采用了情景教学的方式[4],但既往培训效果欠佳,需要通过规范化教育培训,提高培训效率,降低培训成本。本研究以正畸科新入职护士为例,拟探究一种新的器械管理培训方法,采用芬兰普鲁梅卡生产的器械分类标识环(品牌名称:LM,材料为硅胶,共12种颜色可供选择),将标识环套在器械的钳柄,避开器械的功能部位[5],标记的器械,以实现对新入职护士器械管理培训的规范化、高效化。希望能为正畸科护士的器械管理培训方法上提供一些参考。


  1. 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取西安交通大学口腔医院正畸科2016年8月-2019年8月新入职的护理人员10名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人。10人均为护理本科应届毕业生(非口腔护理专业),女性,年龄在22-23岁之间,既往均未接受过口腔正畸专科护理的相关培训。试验组和对照组之间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 P > 0.05,具有可比性。(如表1)


表1 A组和B组一般资料对照表

分组

A组(人)

B组(人)

P

人数

5

5

NS*

平均年龄

21.22±1.3

21.43±1.4

NS*

注:NS*表示无统计学差异P > 0.05

1.2方法

1.2.1理论培训

在进行操作教学前,先对10名新入职护理人员统一进行岗前培训,由1名高年资的护理人员对器械辩识、用途及分类进行讲解,并结合口腔专科器械书籍学习相关理论知识,并在完成后进行测试。(如表2)

表2 A组和B组理论知识考核对照表

分组

A组(人)

B组(人)

P

人数

5

5

NS*

平均成绩

92±1.3

91±1.4

NS*

注:NS*表示无统计学差异P > 0.05

1.2.2实践培训工作

口腔正畸科日常使用的器械包括末端切断钳、细丝切断钳、转矩钳、细丝弯制钳等。B组新入职护士在培训1周后,采用无标记器械进行清洗、计数练习。而A组新入职护士在培训1周后,采用芬兰普鲁梅卡生产的器械分类标识环标记的器械进行清洗、计数练习。练习1周后对10名护理人员进行器械清洗、计数测试。记录清洗时间,计数时间并检查计数结果准确率。

  1. 结果

对研究对象的培训结果分三次进行对比,以减少误差。(在未告知试验组和对照组的前提下,每次计数量为100把器械 ,由末端切断钳、细丝切断钳、转矩钳、细丝弯制钳等组成)(如表3)。图1、2分别展示了试验组、对照组的平均清洗、计数时间以及计数正确率的结果对比。

表3 A组和B组操作考核对照表


组别

清洗时间

计数时间

计数正确率

第一次

A组

9m40s

4m49s

100

B组

11m21s

7m06s

91

第二次

A组

9m36s

4m18s

99

B组

10m58s

6m26s

90

第三次

A组

10m02s

3m39s

100

B组

11m09s

7m06s

92


表4 A组与B组培训效果分析表


试验组均值

对照组均值

t

p

清洗时间

9m46s±3.25

11m9s±4.15

-8.47

0.014

计数时间

3m45s±1.88

6m53s±2.24

-6.30

0.024

计数准确率

100.00±0.35

99.33±0.46

9.83

0.010


5fbc779bb8550_html_1e0e1911ef37396.gif


5fbc779bb8550_html_eddc4ba96f0a788b.gif

“*”表示使用标识环后较使用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1. 结论

(1)在统一培训下,两组新入职护士在理论成绩上差别不大,说明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和学习能力差距不大;

(2)A组护理人员清洗和计数所用时间低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计数准确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1. 讨论

目前,我国口腔专科护士培训还处于摸索阶段,对比其他国家,如在美国并无口腔专科护士,而是牙科助理或口腔卫生士[6],其工作均为配合口腔医师完成诊疗工作。我国从事口腔专科护理工作的护士在校期间,口腔专业护理知识学习内容较少,缺乏口腔专业知识储备。口腔专科护士对口腔专业知识及技能的掌握是完成好的护理工作的基础,因此有必要对口腔专业护士尤其是新护士进行规范化培训[7]就正畸专科护理而言,新入职护士对正畸专用器械,调拌材料,口腔诊疗新技术等项目的认知都相对匮乏[8]。传统的教学方式,是通过对教课书上理论知识的学即“满堂灌”“填鸭式”,或者是由高年资带教老师言传身教和经验分享,也有部分研究在口腔医学教学中采用情景教学法的优势。如何让新入职护士在经过系统规范化培训以后,能够迅速胜任口腔专科护理相关工作,成为了口腔医院新入职护士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9]

综上:对口腔新入职的护理人员,采用带有分类标记的器械进行规范化培训及训练,可有效提高岗前培训的效率,加快临床工作的熟悉进度,进而提高临床工作效率。该方法值得在口腔医院新入职护理人员的规范化培训中进行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李爽.口腔保健在口腔科临床中的重要作用.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 2019-10-18

[2] 刘英华,王自梅,朱苗.口腔专科新护士手册在规范化培训中的效

果评价[J].医药前沿,2017,7(35):329-330.

[3]李秀娥,李华,李培军,等.对非口腔专业新上岗护士在职培训的实

践[J].中国护理管理,2009,9(12):59-60

[4] 张振波. 情景式教学在口腔医学教学中的应用探析 科教文汇(下旬刊) 2019.11.041 R-4;G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