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性护理对干眼症患者社会心理状况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25
/ 2

针对性护理对干眼症患者社会心理状况的影响

李春梅

成都市双流区第一人民医院 四川 双流 610200

【摘要】目的:探究针对性护理对干眼症患者社会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干眼症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编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予以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社会心理状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SAS评分与SDS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SDS评分与SDS评分及护理满意度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干眼症患者予以针对性护理,能够有效缓解患者负面心理情绪,提高患者社会心理状况与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关键词】针对性护理;干眼症;社会心理状况

干眼症是临床较为常见的眼部疾病,并且随着现代人类长时间注视电子屏幕导致用眼疲劳而发病率逐渐增加,是指因各种原因导致的泪液质量异常或者动力学异常而形成疾病[1]。该病的临床主要症状表现为眼部干涩、有轻微痛痒、异物感,在疾病发展严重时会出现灼痛感、受到光照、风等刺激会出现眼泪、分泌物增多等。临床治疗干眼症采用治疗加护理手段,针对性护理对干眼症患者疾病康复具有良好的效果。本次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干眼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究针对性护理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本院收治的干眼症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编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8例。观察组男20例,女18例,年龄40~65岁,平均年龄(52.56±4.28)岁,病程1~4年,平均病程(2.56±0.58)年;对照组患者男19例,女19例,年龄41~65岁,平均年龄(52.89±4.14)岁,病程1.5~4年,平均病程(2.79±0.82)年。对比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组间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次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讨论通过,患者及家属签署同意书。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护理人员对患者眼部情况进行检查,根据患者病情对患者进行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针对性护理。①健康教育。对患者及家属详细介绍医院情况、疾病知识,使患者对自身疾病产生基本了解。对患者说明治疗及护理手段,用药方法及注意事项,安抚患者面对医院陌生环境等而产生的不安心理。②心理护理。多数患者会因为眼部不适,以及较长的治疗过程而产生焦虑、抑郁等消极情绪,护理人员应随时观察患者心理变化,若患者出现任何心理异常应及时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让患者听舒缓的音乐或者做一些游戏、运动来帮助患者释放压力[2]。③饮食护理。为患者制定相关饮食方案,保持患者的营养均衡,叮嘱患者饮食禁忌。控制患者使用电子设备的时间,减少对眼部的刺激,帮助患者疾病好转。当患者出现眼部感染应及时采取措施,定期对患者眼部清洁和按摩。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社会心理状况与护理满意度。社会心理状况采用SAS量表与SDS量表,分数越低情况越好;护理满意度采用自制评价量表,数值越大满意度越高。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5.2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5fbdc6e449e07_html_85f845d4e490362a.gif ±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x2检验。有统计学意义以(P<0.05)表示。

2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社会心理状况

护理前,两组患者SAS评分与SDS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SDS评分与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1。

表1对比两组患者社会心理状况(5fbdc6e449e07_html_85f845d4e490362a.gif ±s)

组别

n

SAS评分

SDS评分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观察组

38

56.48±6.41

36.48±2.63

54.35±7.30

40.86±2.35

对照组

38

56.14±6.59

42.36±3.35

54.22±7.53

49.42±3.55

t


0.228

8.511

0.076

12.394

P


0.820

0.000

0.939

0.000

2.2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2。

表2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n,%)

组别

n

满意

比较满意

不满意

满意度

观察组

38

30

7

1

97.37

对照组

38

18

7

13

65.79

x2

-

-

-

-

12.608

P

-

-

-

-

0.000

3结论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患有眼部疾病,并且疾病逐渐年轻化。其原因在于电子设备的不断增加,社会中存在越来越多的电子屏幕,并且现代人类用眼频率与用眼时长不断增加,导致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患上眼部疾病,包括干眼症。干眼症患者初期症状不明显,随着病情的发展,由轻微的眼部不适发展成严重的眼部疼痛,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影响。因此,针对干眼症应该早发现早治疗,这样才能保证疾病能够较快恢复,预防对眼睛造成更大的损害[3]。临床研究针对干眼症患者应用治疗联合针对性护理,能够帮助患者对疾病和用眼安全和健康有正确的认识。缓解患者心理上的焦虑和抑郁情绪,使患者能够积极进行治疗和护理,让患者疾病症状能够更快得到缓解。通过对患者定制饮食方案,对患者进行眼部按摩和清洁,控制患者的用眼时间,维持患者良好的饮食习惯和用眼习惯,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本次研究选用我院收治的干眼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结果显示,护理前,两组患者SAS评分与SDS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SDS评分与SDS评分及护理满意度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

综上所述,对干眼症患者施加针对性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增强患者社会心理状况,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较高的护理效果。通过针对性护理,使患者对眼睛的保护有正确的认识,同时时刻注意保护眼睛,关爱视力,出现不适应及时到正规的医疗机构检查和治疗。因此可以临床推广该手段。

参考文献:

[1]王小兰.针对性护理对干眼症患者社会心理状况的影响研究[J].养生保健指南,2018,000(001):146-146.

[2]康素芬,王霞萍,张海燕.针对性护理干预对干眼症患者的社会心理状况的效果观察[J].家庭保健,2018,000(014):127.

[3]孙明玉,方小满,卢延虹,等.针对性护理干预对肝硬化患者心理社会状况的影响[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18,045(002):382-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