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心电图联合心脏彩超对心律失常患者诊断准确率的影响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2-02
/ 2

动态心电图联合心脏彩超对心律失常患者诊断准确率的影响分析

董竞琳 赵欣 于丹

大庆油田总医院心电室 黑龙江 大庆 163001

【摘要】目的:分析心律失常疾病特点,评价动态心电图联合心脏彩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我院心内科2019年6月-2020年5月期间诊治的心律失常疾病患者(n=100),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知情同意情况下进行分组检查,即动态心电图检查的对照1组、心脏彩超检查的对照2组、联合检查的观察组。比较经不同形式检查后不同类型心律失常检出准确率情况以及受检患者对结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不同类型心律失常检出准确率以及检查结果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1组、对照2组,P<0.05。结论:对比单一检查手段,动态心电图+心脏彩超诊断心律失常检出准确率高,助于疾病早期治疗。

【关键词】:动态心电图;心脏彩超;心律失常;检出情况

流行数据调查指出,心血管内科疾病一直呈临床多发趋势。其中,心律失常是典型疾病,是窦房结激动异常、传导障碍所致的节律异常,需早诊断、早治疗,以提高患者的安全性[1]。关于心律失常疾病的诊断方法较多,其中,动态心电图实现了心脏的动态监测,心脏彩超可以评估患者的各房室腔内径等,为提高疾病检出情况,多采取的诊断手段。基于此,本文就我院2019-2020年期间心血管内科患者为例,评价动态心电图联合心脏彩超诊断心律失常的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选自2019年6月-2020年5月,均为心律失常患者,总计100例。其中,男性45例,女性55例;患者年龄43-60岁,平均(56.50±6.80)岁;病程2-8年,平均(4.30±2.30)年。根据检查手段进行分组,对照1组、对照2组、观察组3组基线资料一致,P>0.05。

1.2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伦理委员会批准;(2)检查手段患者知情同意;(3)患者有配合能力。

排除标准:(1)急性疾病患者;(2)肝肾功能障碍患者;(3)依从性较差患者。

1.3检查方法

对照1组:动态心电图检查。检查前告知受检患者相关注意事项,检查时辅助患者平卧位、平稳呼吸,进行12导联心电图监测、25mm/s,按心电图机规定操作,检查期间患者可自由活动,记录24h心电图情况。

对照2组:心脏彩超检查。使用心脏彩超仪,辅助患者仰卧位,探头频率2.5MHz,通过胸测定主动脉内径、室间隔厚度等情况,观察心脏心室、心房变化情况。

观察组:重复进行上述检查。

1.4观察指标

统计束支传导阻滞、室性心律失常、房室传导阻滞等不同类型心律失常检出情况,并就检查结果进行患者满意度调查。

1.5数据统计学处理

基于SPSS21.0导入分析心律失常患者计数资料,以例(n)、率(%)表示以及(x2)检验,P值小于0.05证明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检出结果分析

100例心律失常患者的不同类型心律失常检出情况见表1,经统计学计算,观察组检出准确率均高于对照1组、2组,P<0.05。

1 不同类型心律失常检出情况分析(n=100,%)

组别

束支传导阻滞(n=10)

室性心律失常(n=20)

房室传导阻滞(n=25)

窦性心律失常(n=15)

频发性心律失常(n=15)

偶发性心律失常(n=15)

准确率

对照1组

4(40%)

5(25%)

10(40%)

8(53.33%)

3(20%)

4(26.66%)

34(34%)

对照2组

5(50%)

10(50%)

8(32%)

7(46.67%)

8(53.33%)

8(53.33%)

46(46%)

观察组

9(90%)

20(100%)

23(92%)

14(93.33%)

13(86.66%)

14(93.33%)

93(93%)

2.2检查满意度分析

100例心律失常患者经不同检查方案的检查结果满意度调查结果见表2,经统计学计算,观察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1组、2组,P<0.05。

2 心律失常患者检查结果满意度分析(n=100,%)

组别

满意

不满意

对照1组

40(40%)

60(60%)

对照2组

45(45%)

55(55%)

观察组

95(95%)

5(5%)

3 讨论

心律失常一直呈多发趋势,中老年占较大比例,尤其老年人居多。准确的诊断是治疗开展的前提,由于常规心电图检查无法实现动态监测,影响了部分

心律失常诊断[2。动态心电图实现了24h动态数据记录,可以进一步了解心律失常情况,心脏彩超可以反映心脏腔室大小、左心室射血分数等情况。动态心电图与心脏彩超联合检查有明显的优势,助于提升心律失常的检出准确率,利于疾病早期针对性治疗工作的开展[3]。王霞,李晓霞,赵建平研究指出,动态心电图+心脏彩超检查心律失常诊断准确率高,不同类型心律失常检出情况良好[4]

本文结果显示:心律失常疾病患者经不同方法诊断后,采取联合检查的观察组患者不同类型心律失常检出准确率更高,受检患者对检查结果的满意度更高,P<0.05。

综上所述,心律失常疾病具有多发趋势,早诊断、早治疗是提高患者安全性、生活质量的关键。为了提高疾病检出准确率,建议采取动态心电图+心脏彩超联合检查形式。

参考文献:

[1]李俊鹏,吕精巧,吴向菊.动态心电图联合心脏彩超对早期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价值研究[J].临床研究,2018,26(6):154-156.

[2]武霞,杨清华,刘学键等.24 h动态心电图联合心肌肌钙蛋白Ⅰ评价放射性心脏损伤的应用研究[J].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2020,29(6):421-426.

[3]郑帆,白一苹.常规心电图与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心律失常的诊断价值比较[J].山西医药杂志,2020,49(16):2201-2202.

[4]王霞,李晓霞,赵建平.动态心电图联合心脏彩超对心律失常患者诊断准确率的影响分析[J].中外医疗,2020,39(20):15-17.